趙新萍
【摘要】碾壓混凝土壩是水利工程建設中的一種常見形式,其對水利工程質量具有重要影響。基于此,本文闡述了水利工程中的碾壓混凝土壩施工材料準備,對水利工程中的碾壓混凝土壩施工要點及其施工管理進行了論述分析。
【關鍵詞】水利工程;碾壓混凝土壩;施工材料準備;施工;管理
一、水利工程中的碾壓混凝土壩施工材料準備分析
水利工程中的碾壓混凝土壩施工材料準備主要表現為:(1)原材料準備。碾壓混凝土壩所需的原材料幾乎與一般的水泥混凝土一樣,就是水泥、粗骨料、細骨料和摻合料等,然后將這些原材料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配置。碾壓混凝土壩中所需的摻合料有硅灰、粉煤灰和磨細的礦渣以及適量的外加劑等等。其中硅灰的作用是促凝,適用于壩面或者具有較強腐蝕性的結構中。礦渣的作用是自身硬化可以加強碾壓混凝土壩的干硬性。外加劑主要是指減水劑、緩凝劑、早強劑和阻銹劑等,這些外加劑在拌入料之前需要對水泥、外加劑和摻合料之間做相容性實驗,只有相容才能進行拌制。(2)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技術要點分析。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方法是絕對體積法,在設計時主要需要確保抗滲性、強度、抗凍性等這些因素符合大壩的實際要求,碾壓混凝土壩的材料組成與混凝土質量更是息息相關,因而要對這些材料和各種指標進行嚴格要求。關于原材料的指標主要有:含水率、級配、表觀密度、粒徑、外加劑性質、外加劑種類和其相容性等。
二、水利工程中的碾壓混凝土壩施工分析
1、某水利碾壓混凝土壩施工進行分析。某水利工程大壩的壩型經過綜合比選和采用了碾壓混凝土弧形重力壩,整個大壩壩軸線長為242.8m,主要建筑物包括左岸溢流壩部分、右岸溢流壩部分以及河床處溢流壩部分。整個大壩最大壩高達74.8m,碾壓混凝土壩工程約62.5萬m3。
2、模板工程施工分析。結合某水利工程大壩,基于減少模板間的縫隙面,保證模板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并盡量減小滲透,大壩上游(背水面)直立面模板采用的是3m×3.5m(寬×高)的大模板,每套模板采用三塊模板連續翻轉方式,模板之間交替上升,大壩下游(背水面)臺階面處采用正方形的雙層翻升模板,并在模板頂面邊緣區域設置修飾角鋼護面,以保證翻升模板具有足夠的剛度。
3、入倉澆筑施工分析。主要體現在:(1)自卸汽車入倉。為了保障混凝土入倉的操作性,在本項目中,高程在120m以下的混凝土澆筑全部采用自卸汽車入倉的方式,在入倉前,為保持澆筑面清潔,避免雜質干擾,必須對汽車輪胎與車面進行沖壓水槍清洗,清洗后,要設置100m的脫水路段,并設置路表排水溝,以避免污水進入澆筑倉內。(2)負壓溜槽入倉。對于高程在120m以上的區域,受場地條件限制,無法使用自卸汽車運輸入倉,因此要使用負壓溜槽入倉的方式,在大壩壩肩左側區域設置三條負壓溜槽,每條溜槽斷面面積為1.5㎡,為保證倉內安全以及倉內混凝土溫度,倉內落料最大垂直高度為30m,并在出料口采取抗分離裝置,以保證澆筑混凝土的整體性。
4、平倉碾壓施工分析。混凝土平倉設備主要采用濕地推土機,倉面碾壓以振動碾壓為主,碾壓效果測量主要檢測密實度、孔隙率、VC值。為保證壓實度,混凝土碾壓采用斜層平推碾壓,以上游為斜面高點,從上游向下游傾斜,坡度控制在1:10左右,根據現場試驗結果,混凝土集料松鋪厚度一般在35~42cm之間,碾壓壓實后控制在30cm±0.2cm,碾壓過程依次為無振碾壓、振動碾壓、無振碾壓,碾壓次數依次為2次、8次、3次。在高溫天氣下作業時,碾壓過程中要根據氣溫與蒸發量適當進行補水處理。每層混凝土碾壓結束后,應取適當的檢測點對碾壓質量進行檢測,通常,碾壓檢測點間距橫向(大壩軸向)取30m、豎向間距取20m。將檢測結果與目標值進行對比,對達不到目標值的區域進行補碾。
5、層間結合處理施工分析。澆筑前進行碾壓混凝土現場工藝試驗及剪切試驗,根據試驗結果,確定混凝土層間結合處理措施:(1)混凝土拌合后至碾壓完畢之間的間隔控制在2h以內;(2)混凝土層間間隔時間最大不得超過8h,混凝土層間間隔時間如果能控制在6h以內,則下層混凝土可直接上升鋪筑,若混凝土層間間隔時間控制在6h-8h,在下一層混凝土鋪筑前,必須先噴灑一層2mm厚的水泥粉煤灰凈漿,以增強混凝土層間的分子結合力,保證澆筑混凝土的整體性;(3)如果因為氣候、工序等不可調節因素,混凝土層間間隔時間超過8h,則混凝土層間結合按照施工縫處理。
三、水利工程中的碾壓混凝土壩施工管理分析
水利工程建設中的碾壓混凝土壩施工管理主要表現為:(1)科學制定可行性施工方案。水利工程大壩建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天氣溫度、地理位置等影響,因此進行碾壓混凝土施工前,一定要做好現場考察,根據實地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施工技術方案,進而做出修改和調整,以便解決這些在工程中的不利因素所產生的影響。(2)強化原材料管理。水利工程中的碾壓混凝土壩施工時必須對水泥、粉煤灰、砂石骨料,合格后方可進場使用,否則應在24小時之內對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予以退場處理,其中砂石骨料中的人工砂石量的控制是重點,因為其直接影響到碾壓混凝土的泛漿效果,所以必要按照水工碾壓混凝土的施工規范要求來實施,保證其含量合理。(3)合理養護。完成碾壓混凝土施工作業后,為了保障施工質量,就必須加強混凝土的養護,其是有效保障混凝土強度和質量的有效途徑,首先,養護時間要充裕,使水泥與水分之間能充分的反應;其次,可以采用塑料薄膜等保濕材料將碾壓后的混凝土表面覆蓋好,同時定時進行灑水;最后等待混凝土強度上來之后,才可以進行切割收縮縫的工作,否則會不滿足混凝土的強度要求。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水利工程大壩建設不斷增多,為了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碾壓混凝土壩施工質量,其施工過程中需要結合自身地理、水文等條件,因地制宜,嚴格控制碾壓混凝土施工,從而保障水利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姜曉輝等.水利施工中碾壓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要點淺析[J].中國標準化,2017(04)
[2]鄧杰.研究水電站碾壓混凝土大壩施工技術[J].低碳世界,2017(04)
[3]楊軍.碾壓混凝土大壩施工在水利工程中的運用[J].四川建材,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