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林太
【摘要】河道管理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若不對河道采砂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而無限制地、掠奪式地開采河砂、將會破壞河道相對穩定的河勢、破壞河床的沖淤平衡。為使河道采砂走上科學、依法、有序開采的軌道、需制定河道采砂專業規劃作為指導。只有對河道采砂進行科學的規劃、并按規劃進行采集河砂、做到采砂與整治河道相結合、同時進行必要的固岸處理、才能夠保證河道行洪安全和河勢穩定。本文主要分析了河道采砂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河道采砂管理的對策建議。【關鍵詞】河道采砂;管理;對策長期以來,各河段采砂的開發利用對經濟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到處亂采亂取,坑潭未能得到及時有效復平等等,致使河道造成損害,一旦洪水到來,河勢改變,就會給人民群眾造成巨大損失。1、簡議河道采砂帶來的問題1.1影響兩岸堤防的穩定隨著砂石資源需求日益旺盛及采砂作業技術手段的不斷提高,我國主要河流及其干支流上出現了一大批大功率采砂船只,近岸及超量、超范圍、超強度采砂,給河道兩岸堤防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河道采砂對堤防穩定的影響因素主要與采砂深度、采砂坑離堤腳距離、水流條件以及堤防地質條件等密切相關。1.2影響河道的行洪河砂作為河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持河床穩定必不可少的鋪蓋層和保護層。采砂擴大了行洪斷面降低了洪水位,于局部河段行洪是有利的,但就整個流域而言,影響甚微,另外由于采砂管理不善引起的采砂坑及采砂尾堆凌亂分布等會影響河道斷面的規整性,形成新的阻水點,增加河道糙率,不僅會抵消斷面面積擴大而增加的行洪能力,還極有可能減少河道行洪能力,增加河段防洪壓力。1.3影響河道的演變無序超量采砂容易引起河道局部水動力條件惡化,破壞天然情況下的泥沙沖淤平衡,造成河床溝壑遍地,水流散亂,主流線擺動不定,深槽貼岸,易使河勢穩定性受到破壞。筆者認為采砂對河道演變的影響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河砂的超采造成河床整體下降,破壞了泥沙的輸移平衡,改變了河道比降,因而改變了河相關系。(2)引起分汊河道分流分沙比的變化,使主流改道,甚至引起主河道遷移。(3)采砂坑的存在使得河床面凹凸不平,河床糙率增大,主流線(深泓線)擺動不定,河床演變受人為干預向非自然方向發展。1.4影響水生態與水環境河砂層作為水流與河床基礎之間的過渡層,具有涵養水源和凈化水環境的作用,是維持河道水生態與水環境的物質基礎。河道內采砂對水生態與水環境的影響程度與開采強度、開采方式、開采部位、水環境承載力及采砂作業管理等密切相關。 1.5影響國家資源流失。河道中的砂石是國家的礦產資源、開采砂石必須按規定向國家交納資源費或管理費。但是、非法采砂使得大量河道砂石資源被廉價或無償開采、應收的資源費或管理費未能收取、導致國家資源的流失。1.6 影響社會治安穩定發展。由于采砂的高額利益驅使、使各類人員云集采砂場、不法分子對抗河道采砂執法活動、對河道采砂執法人員采取不文手段、甚至有些采砂業主用不合法手段參與河道采砂經營等、導致局部地方的社會治安惡化、嚴重危及社會穩定。2、淺議加強河道采砂管理的措施2.1加快立法步伐河砂是河床的有機組成部分,與資源屬性相比,保障安全是第一性的,國家應盡快出臺規范河道采砂管理的專門法律規范,從法律層面規定河道采砂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門的主體地位,明確有關部門管理責任。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應高度重視河道采砂管理工作,自覺認識河道采砂管理的責任主體地位,科學認識和把握河道采砂與河道工程安全和防洪安全的關系,將河道采砂管理作為水利社會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防汛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開展立法調研,積極建規立制,加快河道采砂管理的法制化進程。2.2理順管理體制過去河道采砂管理由水利部門牽頭管理,國土資源等部門的許可作為水利部門采砂許可的前置條件。簡化收費機制,實行“一費一證”制。按照河道管理實行統一管理與分級管理的原則,河道采砂實行分級管理,進一步明確省、市、縣三級的管理權限。同時,河道采砂應當總量控制、科學規劃、有序開采、嚴格監管、確保安全。河道采砂管理實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領導,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及時解決河道采砂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環境保護、交通運輸、農業、稅務、工商、安全監管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河道采砂管理相關工作。 2.3增強監管能力建立健全河道采砂管理機構,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執法裝備水平,加大工作經費投入,并建立與采砂管理任務相適應的經費投入機制《四川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第六條明確規定。建立和完善部門聯動和上下溝通協調機制,強化管理制度建設和日常管理。大力開展聯合執法和專項執法行動,堅決制止非法采砂行為的發生。3、結語總之,在河道采砂管理中,河道主管部門要發揚不怕苦、不怕累、不畏難的精神,嚴格執法,在治理違法采砂活動中,始終保持高昂的信心和斗志,積極探索和尋求治理新思路、新措施,達到領導滿意,開采者滿意,群眾滿意。在社會上真正樹立河道主管部門的新形象,保持上下政令暢通,長效監管,團結信任,和諧共贏的良好局面。參考文獻:[1] 莊良松.河道采砂危害及其控制對策的探討[J].水利科技,2013,(2).[2] 張雅寧.對渭河下游河道采砂管理的思考[J].陜西水利,2013,(1).[3]高耶,謝永宏,鄒冬生.采砂對河道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對策綜述[J].泥沙研究,2017,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