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愛玲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水資源的大力開發,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生態環境問題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本文擬運用生態工程原理,對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環境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保護對策,以便對水利工程的規劃、施工及管理中環境保護提供參考。【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生態環境引言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水利工程可以有效調節水量配給,有效改善干旱和洪澇災害等問題,是農業生產的必要設施,關系到人類從古至今的發展,而且水利工程同時還具備保持水土,調節生態的功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改善生態環境。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大建設、大發展時期,無論是農業生產還是能源消耗,都對大型水利工程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1、生態工程運用原理(1)資源合理規劃原理在施工中,對工程所占用的土地、場所等,進行合理有效的劃分,以免浪費資源。同時,在專業設計和規劃下,因地制宜建設合理、安全的水利工程,使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兩者之間和諧共榮。(2)循環再生原理將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機械設備以及工程材料,進行合理有效的安排與維修保護,以便保證其安全、循環使用。并且將施工的垃圾與建筑材料的廢料,進行安全、合理、有效地處理和利用,做到安全生態施工,進而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2、水利工程施工建設階段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2.1對陸生植物的影響在水利工程項目的具體施工建設過程中,其對于陸生植物帶來的影響和威脅是比較直接的,也是導致植物覆蓋率降低的重要原因。因為我國很多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都是在一些較為偏僻的區域,并且相關區域的植物覆蓋率可以說是比較高的,但是隨著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以及相關公路等運輸系統的不斷構建,必然也就會對于植物產生較大的破壞影響,導致其植物覆蓋率降低。當然,其對于陸生植物的影響不僅僅表現在植物覆蓋率降低上,在一些珍貴植物或者是水土流失方面同樣也存在著較為惡劣的影響和威脅,需要在具體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中引起高度重視,做好相關植物的保護或者是有效轉移工作,盡量促使其能夠得以存活,避免直接破壞和損壞干擾。2.2對陸生動物的影響水利工程項目施工建設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和威脅還表現在陸生動物方面,因為原有區域內的動物生態平衡必然會隨著水利工程項目主體結構的施工處理而產生較大的干擾,導致其無法有序生活,需要被迫遷徙,很多都有可能會出現大量死亡問題。在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中,因為大量機械設備以及相關人員的活動,必然會導致相關區域內的動物生活受到干擾,不利于生存環境的維系,尤其是對于各類野生動物,更是會產生較大的不利威脅和干擾,最終促使水利工程項目周圍動物生態圈不穩定,無論是對于個體動物,還是對于種群,乃至生態系統,都會產生明顯干擾。2.3對水生生物的影響在水利工程項目的具體施工建設過程中,往往還涉及到了相應水利資源方面的施工處理,這也就必然會對于水生生物產生一定的威脅和干擾,導致其相應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存秩序受損。結合這種水生生物的威脅和干擾來看,其一方面是表現在相應水利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必然會對于水流產生影響,導致其無法按照原有的水流速度以及水量進行運行,進而也就導致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出現變化,帶來的影響和干擾是比較突出的;另外一個方面,相應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質量也會受到較大的干擾,因為隨著水利工程項目的具體施工建設,其必然也極有可能會對于水質產生較大影響,隨著各類污水以及廢水的排放,水質受到較大污染,進而也就導致其不利于水生生物的有效生長,甚至出現大量水生生物的死亡問題,干擾較為突出。3、降低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不良影響的策略3.1完善水利工程環境規劃與設計在水利工程建設的整體設計環節,應著重考慮項目對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的深遠影響,提前做好各類預案,以環境可承載能力為設計的基本前提,在河流的截流、土地的淹沒、居民的遷移安置等方面慎重考慮,重點做好遷移居民的宣傳工作。在施工中,做到廢物、廢料異地掩埋,污水、廢水不直接排放;同時還要做好防塵、大氣污染等方面的工作,施工物料的運輸、存放和使用中加強管理;施工完畢后,要注重恢復區域內的生態環境,使原有的生態鏈條繼續良好運轉。3.2建設與管理生態化在工程建設中不斷加強設計、管理、施工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明確責任領導和區域。完善環境保護制度,是工程建設和所有相關部門的責任與義務,既要金杯銀杯、又要百姓口碑,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在工程施工中把綠色可循環使用的環保無污染建材納入環境保護制度;同時建立生態環境的反饋機制平臺,相關責任部門必須對舉報進行查證,并回饋、公示處理結果。保持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平衡,就是保持自然生態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平衡,保持人類與其他物種之間的平衡。因此必須在工程建設中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在施工環境規劃、加大管理力度、完善環境保護制度方面下功夫,才能堅持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進而推動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不斷向前發展。3.3施工體系科學化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體系的科學化主要包括科學的規劃施工布局和生態施工。對工程系統的內容如施工的范圍、環保要求等了如指掌,并按照環保要求對施工環境、工程所占土地、蓄水量等進行綜合測評,規劃出科學、合理、環保、安全的施工方案。3.4從生態環境保護角度出發進行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科學設計,合理施工,提高環境承載能力,工程設計應該基于對周圍環境的詳細調研,要結合當地生態環境實際情況,確保在生態承載能力范圍內設計施工,施工目標要科學合理。同時,在施工環節,注重生態保護,水利工程完工后,要及時回復周邊生態,而且要建立保護區,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及生物多樣性。結語:人們不斷開采自然資源的同時也在思考,怎樣才能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盡量不破壞生態環境,重新建立新的生態平衡狀態。我們要堅持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工程建設同步進行,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不能以生態為代價尋求經濟發展,水利工程負有保護生態的義務。要用科學的發展觀和生態觀來看待問題,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統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處理水資源利用和環境之間的關系,促進水資源科學利用,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參考文獻:[1]芻議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蔣為洲,肖清平.建筑知識,2017(05).[2]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J].劉春福.河南科技,2017(17).[3]趙巖才.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江西建材,2017(17):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