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法
【摘要】目前,湖泊的富營養化逐漸成為了較為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引發了更為廣泛的關注。一般而言,引流沖污、微生物修復、底泥疏浚等是治理和恢復湖泊生態常用的主要技術,尤其是生物治理技術,更是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關鍵詞】富營養化;湖泊;生態恢復;關鍵技術 近年來,湖泊水質的富營養化引發了生態學家、環境學家們的普遍重視。根據有關研究,導致湖泊生態系統富營養化的基本污染源分為點源污染與非點源污染兩類。湖泊出現富營養化后會表現出水體溶解氧濃度下降、生物種類的銳減、水質降低、生態破壞、對附近居民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等。因此,對富營養化的湖泊水體進行治理和恢復是社會進步、生態環境改善的現實需求。一、湖泊富營養化的形成原因湖泊所所出現的富營養化與現階段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很大關系。主要是由于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將一些工業廢水、生活廢水等排入到河流和湖泊中所導致的,廢水中所含有的的氮、磷等化學元素對水中的生物和藻類植物產生影響,使其快速繁衍,大大降低了水中的氧濃度。造成水質不斷惡化,湖泊中的生物和植物的生存帶來很大危害。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氮與磷等化學元素是水中植物和動物所必須要的條件。在適當的水溫、光照以及養分的補充下為水中植物和生活提供營養。但是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的大量排入,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水環境的平衡,導致水中的營養鹽迅速增加。二、基于湖泊生態系統恢復的理論研究
現階段隨著我國生態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進一步將湖泊生態系統恢復工作落實到實踐中去,但是由于我國現階段對于生態系統恢復的認識還尚不全面,對于生態系統恢復的基礎理論也存在很大的爭議,目前我國對于泊生態系統恢復的有效理論研究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一)自我設計理論
這一理論指的是在充分的時間范圍內,伴隨著時間的流逝,退化生態系統必然會按照當前的自然環境條件進行適應和改變;(二)人為設計理論人為設計理論思想主要是充分利用科學研究領域工程與植被恢復的自然系統為研究基礎,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由于外部條件和環境的不同,生態系統的恢復類型也是多元化的。三、富營養化湖泊生態系統恢復的關鍵技術剖析(一)生物治理技術第一,水生植被修復技術。此項技術借助生態學基本原理以及水生生物的生物學特征,再加上人工、生物調控兩者結合的手段改善水體品質、環境質量的,在此過程中可以充分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進行引種移植等,來完成對物種的保護工作,進一步優化湖泊生態環境。因為大多數水生高等植物具有發達的根系,可以充分吸收大量的水體污染物,另外,在湖泊水中寄生的各種微生物和自然植被的自然生存功能可以有效的幫助湖泊中的污染物的排解,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除此之外,由于湖泊中的植被也可以在光合作用下進一步將光能變為生物的有機能,提升水中的含氧量,促進湖泊的生物的有效循環,然而,對各個湖區而言,其植被類型的選取需要按照植被對湖泊流域氣候水文條件的適應能力而定;與此同時,應當在全面結合栽培難度、繁衍能力、氮磷去除能力等一系列因素的基礎上,挑選出更具耐受性、滿足水質狀況需求、經濟價值更高的先鋒物種。第二,微生物修復技術。該技術主要是指借助人類的科學技術手段,為湖泊中的水生物和植被等營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進一步提升湖泊自身的凈化和恢復能力。在此過程中也可以有效的幫助水中的有害物質降解。逐漸恢復湖泊最初的自然生態水平。在運用此項修復技術的時候,一般是借助向水體中投加生物菌種、依賴所投擲的生物菌種降解水中污染物的方法修復生態系統;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向水體中投放生物促生劑的方式,加快水體中原有微生物的繁殖,最終建立起一個可以有效實現自然降解的生態環境。除上述兩種技術外,行業內經常運用生物操縱修復技術對湖泊生態進行恢復。該技術手段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直接降低水中的營養鹽含量優化湖泊的水質,其主要是通過水中藻類植物的多少來控制和改善湖泊的水質環境。(二)營養鹽控制首先,引流沖污。水質作為湖泊生態鏈條中保持生態平衡的關鍵,對于控制湖泊的生態平衡和維持生物繁衍具有重要作用。不管是規定水庫最小下泄流量,或者引水均有助于水量的增多,提供輸沙、自凈、供水等功能。當水量無法滿足湖泊的基本需求時,補水措施就至關重要了。現階段可以針對環境條件相對良好的湖泊,把優質的水源通過技術手段將其進入到污染相對較低的地區,以此可以有效的進一步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也可以有效的促進水系統的循環。這對水華現象的抑制、水體凈化程度的提升等都頗有作用。盡管此方法對湖泊生態恢復具有一定的效用,然而對污染嚴重的湖泊進行底泥疏浚,很可能造成底層沉積物的懸浮、擴散,使水體環境面臨著二次污染的威脅。從本質上講,這其實是對污染的轉移,在農村地區是難以施行和被接受的。其次,底泥疏浚。其主要針對湖泊水質環境的變化,在底泥中以前積累和遺留的營養鹽在再一次的釋放和排解,提升的水質的營養鹽含量。而通過科學的底泥疏浚就可以有效的清除那些水中的危害元素和化學物質。本質優化湖泊水質環境的最根本途徑。不僅可以有效的緩解湖泊的富營養化現象,同時也可以促進湖泊生態系統的平衡。但是其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如果長期使用就是造成湖泊的老化。會導致各種生態問題的出現。結束語綜上,筆者主要對出現湖泊富營養化現象的主要成因、基本理論基礎以及生態恢復關鍵技術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應當從長遠角度考慮,認識到富營養化湖泊生態恢復此項工作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最后提出今后在此方面工作的研究中必須更加全面地考慮問題,科學選用各類治理技術來展開富營養化湖泊的生態恢復工作。參考文獻:[1].高殿森,謝有奎.富營養化水體修復技術的研究現狀[J].后勤,工程學院學報,2016.[2].楊芳,李兆華,熊欣等.富營養化湖泊生態恢復關鍵技術[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17.[3].秦伯強,高光,胡維平等.淺水湖泊生態系統恢復的理論與實踐思考[J].. 湖泊科學,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