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才舉 劉勇 周冬梅
【摘要】隨著現代交通運輸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公路巖質邊坡崩塌落石治理工作開始受到專家學者和工作人員的普遍重視,做好相關的病害防治有利于維護區域交通運輸行業的安全,本文結合巖石出現崩塌的原因、巖石的結構特點進行分析,并且通過對邊坡穩定性進行計算和分析之后研制出噴錨支護加固以及治理的方案,概述出這種治理方方案在實際應用需要注意的問題,從而為后期相關以及類似施工提供更多經驗指導。【關鍵詞】噴錨支護;巖石邊坡;治理措施邊坡作為巖質邊坡,部分受到風化,并且呈現出節理發育特征,坡面不存在植被,容易出現崩塌落石現象。還有一段因為風化長期作用,從而導致巖體出現懸空。因為邊坡有著較大高度,破角相對較陡,在風化和雨水沖刷作用下,而且人類活動也會對其造成影響,因此,邊坡存在較多的不穩定現象,表現包括坡面巖塊塌陷、表面風化剝落,從而給車輛和行人帶來較多的不安全隱患。為了能夠保證路段更加安全和通暢,本文就針對邊坡提出了相應的處理和整治措施。一、邊坡穩定性分析以及方案選擇(一)邊坡穩定性分析本次邊坡的穩定性選擇理正軟件進行設計,并且軟件提供了多種方式來對穩定安全系數進行計算,對最小穩定安全系數進行搜索和計算,從常規角度來分析,這種方式都能夠得到最優解,但是,在相對復雜的環境下,可以先對區域搜索進行指定,并且分不同的精度加以分析,這樣才能夠保證得到最優解,從而實現快速穩定的要求。本次工程選擇的是理正軟件進行輔助設計,并且在計算中考慮到地下水、裂隙、地震作用以及外加負荷等因素,從而計算出邊坡中因為風化嚴重、安全系數低、力學性質差的支護需要進行處理。另一側邊坡雖然安全系數較高,但是,為了避免巖體沿著裂隙面出現進一步風化、崩塌現象,就要做好支護處理工作。(二)方案選擇首先,此處邊坡有一段出現垮塌,但是,因為巖體工程性質相對較好,而且加固巖層對于邊坡穩定性有著良好的性質,選擇的加固治理方案為切除懸空區域的巖體,清除干凈坡面松動巖塊,并且對于巖體風化程序較強、裂隙發育的部位實施掛鋼筋網噴面,選擇強度較高的水泥漿液來對巖體縫隙進行膠結、充填。其次,因為一段邊坡受到嚴重的風化影響,所以,加固治理設計方案選擇為先將懸空部位的巖體進行清除,初噴之后將規格為16號鋼筋打入到坡體內部2m深,控制間距為2m*2m,并且對邊坡坡面實施掛鋼筋網碰面,鋼筋網和錨桿膠結的地方需要進行焊接和綁扎,綁定好鋼筋網,保證噴射混凝土鋼筋不晃動,而且,鋼筋網需要和初噴之后的混凝土表面緊貼,錨桿露出的坡面巖層控制為2cm到4cm,呈現出90°彎鉤,便于對鋼筋網進行固定。二、施工關鍵點分析(一)沿處理邊坡進行腳手架搭設處理邊坡段沿著山勢使用鋼管、扣件對腳手架進行搭設,腳手架需要安全、牢固,并且和坡面實現緊密契合,而且能更好地承受混凝土的振動力和反沖能力。腳手架的立桿和橫桿間距要能夠達到規范的設計要求,還需要結合錨桿設計間距進行調整,滿足鉆孔架設的角度和高度要求。(二)噴混凝土區域坡面進行清理因為這種邊坡處在交通道路的主要一側,位置相對醒目,所以,清坡時要能夠減少統一率刷坡現象,而是松散石塊、清理浮土、裂隙石塊和突出石塊,從而保證原坡面起伏自然,配合綠化平臺和綠化帶能夠更好地營造拙樸和自然的美感。清理坡面時,選擇車輛和行人較少時段,并且對醒目標志進行設置,拉好安全圍護,避免傷害到路人。(三)錨桿鉆孔、制作、安裝和注漿錨桿鉆孔選擇無水鉆根據前期設定的間距、位置、斜度、深度來鉆孔,并且選擇間隔鉆孔的方式,避免鄰孔出現互相影響的現象。錨桿鋼筋則需要結合圖紙設計來制作材料,長度錨固增加0.3m,每隔一段時間來對位器進行焊定,避免錨桿和孔壁接觸,錨桿灌注砂漿則選擇規格為M30,控制注漿的壓力大于0.3MPa。灌漿前選擇水或者高壓壓空氣清除干凈錨孔內部的雜質或者巖粉,排除趕緊污水和殘渣,保證巖壁和砂漿能夠實現充分粘連。灌漿時選擇高壓泵盡量灌滿錨孔,完成相關工作之后待凝,保證灌漿的充分、飽滿,必要時還要能夠做好二次灌漿處理。(四)懸臂擋墻之后進行土方回填懸臂擋墻控制高度為5m,選擇挖掘機對后方空間選擇土方回填,因為懸臂擋墻之后,后方選擇鋼筋混凝土遮擋土板,并且要能夠控制二者之間互相垂直,間隔4m來進行設置,一端和山體進行支撐,一端和擋板進行支持。還要能夠將懸臂當前后方的空間分割成9個相對獨立的空間,所以,在進行回填時要能夠控制一致的高度,避免某處堆土導致擋土板一側承受較大荷載,從而其會傾倒。(五)肋板式錨桿擋墻制作在對肋板式錨桿擋墻進行施工時首先要能夠先對錨桿進行安裝,然后進行肋板制作,因為錨桿當前和山體最遠距離為4m,錨固長度控制為7m,控制最長長度為11m,肋柱除了保護層厚度鋼筋寬度僅僅還有200mm,這就對鉆孔角度和定位提出較高要求。在施工時還要對錨桿角度、位置進行正確估算,確定錨桿自由端掛住肋柱中軸相關位置后進行灌漿。結語:完成邊坡治理工作之后,在實際運行期間發現大雨環境、車輛正常通行下坡面不會出現任何裂縫,坡腳不會出現落石現象,產生顯著的治理現象。兩級擋土墻以及護腳墻所形成的綠化平臺在種植玩植物之后能夠產生更加顯著的綠化效果,對于邊坡還能夠產生一定的美化作用,整體治理方案更加可靠、合理,從而解除了該段邊坡存在的各種威脅,產生良好的效果。參考文獻:[1]涂啟柱.樁+噴錨支護在某新建站房土巖結合深基坑中的應用[J].鐵道標準設計,2016,60(05):129-133. [2]楊玉川,楊興國,邢會歌,徐富剛,周家文.基于傳壓原理的噴錨支護邊坡穩定性分析方法[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4(11):101-104+108. [3]王俊峰,陸文,耿迎雪,羅翔,閆永波.某礦深部巷道噴錨支護數值模擬研究[J].化工礦物與加工,2014,43(11):27-30+33. [4]秦楠,陳勝宏.噴錨支護節理巖體的彈性復合單元模型[J].巖土力學,2012,33(04):1253-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