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慧子 李怡文 張巖
【摘要】河長制明確每一條河流、每一個湖泊都有協調、監管、保護機制,從而達到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一條河流或一個湖泊是否健康,一是是否有足夠的水量來維系,二是是否有良好的水質來展現。作為擔負水量水質監測與評價的水文部門,如何更好地發揮其在河長制中的技術支撐作用,身為新時期的水文工作者有如下幾點思考。
【關鍵詞】河長制;水文監測;水文服務
水是生命之源,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當前由水而引發的自然災害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了大量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2016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河長制”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戰略,也是加強中國河湖管理保護、保障中國國家水安全的重要舉措。水文在收集水質水量、河道地形及河流納污能力等相關水文資料上有著其他部門不可替代的專業技術優勢,因此做好水文監測工作,能為“河長制”水環境的科學治理提供及時、準確、可靠地原始數據和技術支持。
1、水文監測工作中的問題
1.1 監測設施設備的測洪能力較低
我國的水文監測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發展,用于水文監測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更新和改造了大型動力測船以及水文纜道等,使得水文監測能力和質量大大提高。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水文監測設施設備的測洪能力依然較低:一是改造之后的測洪能力只是能夠測量到設站以來的最大洪水,對于超標洪水的監測遠遠不夠:二是對于一些大洪水或者是特大洪水的監測由于技術原因依然采用的是傳統的浮標測洪法,監測質量低下。
1.2 技術手段較為落后
在當前的水文監測中,不少監測站依然是利用測深桿來測量水深,利用流速儀來測量水流速度,利用橫式采樣器來采取沙樣等。這些測量方式在中低水測量中的準確度較高,但是監測大洪水時往往存在著測速和取沙定位困難、精準度較差的問題。并且由于單次測驗所耗費的時間較長,勞動強度較大,且所測量的數據無法自動傳輸給計算機,使得水文監測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不高。
1.3 水文監測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
水文監測工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水文監測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自身能力,但是當前很多的水文監測人員綜合素質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水文監測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主要表現為水文監測人員個人綜合素質存在著一定問題和缺陷,使得水文監測的技術水平受到限制,再加上缺乏足夠的責任心和責任感,在實際的工作中存在著晚測、漏測、誤測等現象,使得水文監測資料的真實性無法得到保障,對以后的防災減災工作產生了不利影響。
1.4 科技成果的推廣轉化工作不到位
當前我國在水文監測方面所投入的經費不足,導致水文實驗研究以及科技成果的推廣轉化工作比較薄弱,影響了水文監測工作質量的提高。到目前為止,我國的水文工作人員在技術水平升級、小發明、以及小創造等活動中研發出了一批有較強實用性的科研成果,但是卻僅僅局限于研發單位的內部使用,并沒有得到廣泛推廣,無法充分發揮其價值和作用。
2、為河長制提供更加全面的水文服務
水文工作在河長制中的作用可以是多方面的,從實踐來看,除了日常的河流湖泊水量水質監測外,還可以開展一些專項技術服務。如重點圍繞本地市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水源地保護與管理、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等任務,結合流域或區域實際,確定本流域或區域水資源保護領域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任務與重點,把相關各類項目進行總結和歸納,進一步保障與支撐河長制的各項目標。
2.1探索縣級水資源月報的編制
河長們為了治理所管轄內的河湖,首先必須清楚河湖的水量、水質、水環境現狀及其變化,各地市水文部門可以通過編制縣級水資源月報的形式為河長們提供基本信息。包含境內的水功能區、取用水戶、水文站網等基本信息外,重點內容為水文監測信息,包括月降水量、蒸發量、河流流量、出入境水資源量;蓄水動態,如周口市過閘流量在1000m3/s以上的大型水閘月初、月末的水位,蓄水量;取用水信息,包括重要工業用水戶、重點公共用水戶、生活用水、重點灌區的取用水匯總;水資源質量,包括地表水水功能區、湖庫、界河、飲用水水源地、地下水水質,及入河排污口的廢污水排放情況。月報的編制應受到各市縣水利局以及市河長制辦公室的高度重視,做到資料共享。月報的涉及方向及內容應較為豐富,資料真實可靠,才能為河長制的實施提供基本依據。
2.2因地制宜,開展入河(湖)排污口調查與評價
各地市水文部門可以對轄區內的主要入河排污口進行調查評價,為河長制提供第一手資料。河南省周口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周口市入河(湖)排污口規劃報告》的編制,主要目標:一是全面、系統地掌握全市所轄10個縣市區入河排污口及潛在污染源基本情況;二是全面掌握各水功能區納污狀況,分析計算納污能力,提出入河污染物總量控制、入河排污口整治規劃與管理等實施方案;三是建立入河排污口及潛在污染源臺賬;四是提出健全取水口、排污口和應急水源的管理制度和執法監管體系意見等。
2.3探索開展重要河(湖)健康評估
為配合河長制的需要,各地市水文部門可以探索開展對重要河湖的健康評估。建立起通用的河湖健康評價體系,根據對河湖的水量水質監測、河勢的變化等,定期對河湖健康狀況進行評估,以政府或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名義發布重要河湖健康公報,加大社會公眾對重要河湖管理的關注度,對有效管理河湖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3、加強水文監測能力 提升水文服務水平
3.1加強界河水量水質監測
在河南實施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制,每位河長都有自己的管轄河段,也就是界河。目前,各地市水文部門只對國家、省、市及部分縣級界河進行了監測,要全面監測到村級的難度很大,但在縣級界河逐步做到監測全覆蓋是可行的,還可以探索在重要鄉鎮界河開展水量、水質監測,以便各級河長都能掌握所管轄河段的水量、水質、水環境情況。
3.2對重點入河排污口進行在線監控
大量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都是通過入河排污口進入河湖的。2016年周口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中地表水功能區共有20個,對應水質監測斷面23個,涉及7條重要河流,監測河長714.6km,全面做到了全年期、汛期、非汛期的水質評價分析,為水資源月報、公報編制以及水功能區監督管理提供依據。
3.3強化計劃用水定額管理以及對重要取用水戶進行在線監測
對納入取水許可管理的單位和其他用水大戶實行計劃用水管理以及加強對取用水戶的計量監測是水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水利部建設的全國水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將重點加強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能夠使全國取用水總量的70%得到監控,整個監控系統由各地市水文部門承擔建設、運行、管理和維護。如當地重要取用水戶的在線監控應列入河南省水資源管理系統國控二期項目建設,屆時將實現對重要取用水戶的日常用水量的監控,為科學管理水資源提供技術支撐。
3.4研究河湖水資源承載能力
為適應河長制的需要,水利部對原《水功能區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并于2017年2月27日新頒發了《水功能區監督管理辦法》(水資源[2017]101號),其中第四條規定:“對水功能區實行保護和監督管理,應當根據其功能定位和分級分類要求,統籌水量、水質、水生態,嚴格管理和控制涉水活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各地市水文部門具有技術、人才優勢,可以參與這方面的研究,開展水資源承載能力研究,并編制水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報告,為河長制、水功能區監督管理、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提供依據。
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行河長制,對保護江河湖泊具有現實和深遠意義,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各地市水文部門作為江河湖泊水量、水質監測評價的技術部門,必須與時俱進,全面提高水文監測水平和能力,研究河湖健康狀況,在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方面真正起到技術支撐作用。
參考文獻:
[1] 賀玉林.水文測驗的新問題及其對策[J].科技信息,2011,(21).
[2] 邢壽文.水文測驗面臨的新問題及應對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