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謙
【摘要】集成化管理也被成為IWM,在當前水資源管理日漸復雜的背景下,探索集成化水資源管理模式的應用,并對此模式予以推行也就顯得極為重要。基于此,本文對水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索集成化水管理模式的推行路徑,希望可以為水資源的更好管理及優化提供借鑒。
【關鍵詞】水資源管理;集成化水管理;模式應用
一、水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今我國的水管理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管理權限與機構之間相對分散化,其次,就是一些相對細小的問題,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水資源系統其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復雜性,這時就會對相關決策的理論以及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標準,這無疑與我國當前的水資源系統管理水平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而導致水資源系統的管理效果不明顯,阻礙水資源系統管理的順利進行。
第二,信息支持的能力較為薄弱。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得到了體現,一方面,水資源系統管理體系自身信息具有不確定性以及難以獲取信息的特性,難以滿足管理決策的相關要求;另一方面,不同管理部門之間存在著溝通隔閡,較為容易的造成信息的遺漏以及壟斷和準確性,從而造成使得有效的信息不得以高效的運用,甚至是直接對跨部門決策造成了不利影響,更是影響了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
第三,管理人員素質水平達不到水管理決策所提出的素質水平。
第四,受傳統決策模式的影響較為深入,在對決策方法與進行選擇時容易產生偏差,從而導致決策方法的失敗,甚至決策出現重大失誤。
第五,在對決策方案進行評估、設計以及選擇的時候,往往只是單純從利益的角度出發,缺少各個學科知識的綜合集合,科學合理性較為缺乏。
第六,水管理體制上存在的問題。相關管理部門權責劃分模糊,從而使得各部門而從事人員權責不清晰,而導致在現實工作過程中出現重復以及重疊現象。水權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分散現象,直接導致評級部門之間矛盾以及沖突增多,大大降低管理效率。
第七,由于對跨部門協調的重視程度較低,不但會錯過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還會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容易出現協作配合失調的現象。
第八,水管理自身特性直接對系統的操作與實際使用情況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第九,在當今國家所頒布的法律法規當中,有關水資源開發以及保護得法律并沒有得到完善化以及系統化。人們對水法的重視度普遍不足。
二、集成化水管理模式的推行策略
1.有針對性的處理決策問題
面對以上所提出的問題,我們可以采用針對性的集成化思維來處理水管理決策中所出現的詳細問題。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需要開展一種全新的決策方法與戰略,并在這基礎之上培育出與決策相關聯的方法以及體系。當然,所設定的全新決策方法與戰略務必要與IWM相契合,顧名思義就是要將多個部門的參與,多學科以及專家知識綜合集成與創造性、活躍性思維的靈活運用,復雜系統所要求的定量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特點考慮其中。由此可見,漸進式的群體決策方法是相關研究所著重研究的核心對象。
2.創造集成化管理組織安排
在IWM的模式之下對管理所需要的組織安排條件進行創造與營造。從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得出,人們對水資源系統的認知存在著較為明顯的不足之處,與各部門之間的長期部門化管理為IWM有效正常運行帶來了許多方面的問題,比如各部門之間的管理權責不明確、不清晰,而導致一項工作重復完成與實施,甚至出現各部門之間相互推卸責任以及爭奪管理權限的現象發生,各個部門之間缺乏信息及時有效的溝通而導致管理決策出現重大失誤,缺乏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更是通過部門的決策以及利益來替代全局。種種這些問題,除了是當前水管理系統中所存在的缺陷,更是有效運行與實施IWM時是必須需要掃除的障礙。為此需要著重對易下兩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研究與考量,分別是:如何在各個部門之間實現有效信息的溝通,特別是在平級部門之間信息的交流以及共同享用;再者是,如何更好的處理過管理部門之間的關系、管理者與管理對象之間的關系,從而消除其兩者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實現合作,特別是建立健全制度與組織保障的協調機制。
3.制定集成化系統控制策略
制定集成化系統操作策略。正是有效地運用了科學的決策,有效地滿足了正確合理的組織條件,高效率的IWM最終在其系統控制功能得到最終落實,獲得了完美實現。但是IWM模式之下的系統控制對策研究最終表現為:在面對具體的問題以及對象本來詳細的設計出相關控制管理系統的原理,并且具有科學的、合理的控制系統體系與結構,必要時可以提供所要求的具有控制功能的遙控器械,最終實現想要實現的功能選擇,以及創造出具有集成化特點的系統控制方法體系結構。那么,對于控制器的設計與研究,務必須要從集成化管理思想出發,并合理的將決策過程以及詳細的組織安排過程融入其中,在面對水管理中的難題,需要采用具體的集成化管理方法以及相關措施來進行解決,由各個部門相關管理人員協助具體詳細實施,也最終實現了將系統沿著指定的方向運行并可以達到所預想的目標和實現效果。比如:在市場經濟條件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工業企業的水污染集成化控制體系得研究;將信息作為控制的核心深入探討企業水污染物達標排放的管理系統;將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結合起來利用城市用水調控體系的研究與開發;橫跨邊界的河流水資源的質量以及水量的集成化分布與控制;充分的利用外界環境對水量調度進行調整實現對現有水污染控制體系系統的缺陷進行填充。
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水資源在人們的生活、工作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資源所無法替代的。水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也必須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積極探索相應的解決路徑。相關部門更加需要對集成化水管理模式予以深入探究,探索更好的水資源管理方式。
參考文獻:
[1]龔虹波.“水資源合作伙伴關系”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中美水資源管理政策網絡的比較分析[J].公共管理學報,2015,12(04):143-152+160.
[2]齊學斌,黃仲冬,喬冬梅,張現超,李平,Mathiasn N Andersen.灌區水資源合理配置研究進展[J].水科學進展,2015,26(02):287-295.
[3]劉曉,劉虹利,王紅瑞,俞淞,馬東春.北京市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J].自然資源學報,2014,29(06):1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