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興
【摘要】黨的第十九次代表大會上,關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首次加入了“美麗”這一要素,黨中央更是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水作為最為寶貴的自然資源之一,如何合理利用和規劃則是時代所賦予的重要命題。我國水資源規劃雖然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發展,但由于經濟、技術和意識的相對落后,區域水利規劃仍存在較多的問題。本文將從區域水資源規劃的現狀、所面臨的問題入手,深入梳理和分析區域水利規劃并給出相應的措施和優化方法。
【關鍵詞】區域水利;水利規劃;優化方法
在水利工程建設之前,為使水利工程建設滿足灌溉、防洪、防澇等基本需求以及水污染防治、水利發電、水土保持等高級需求,需要展開一項規劃工作,這項工作被稱之為水利規劃。較為完備的水利規劃工作,有利于水利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有利于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何使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可持續相協調成為各界學者探討和研究的方向。
1、區域水利規劃a現狀
在長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過程中,政府將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融入經濟環境管理之中,在宏觀水利建設現狀和政策的背景下,一系列優化水資源管理和水利規劃的法律法規被制定出來。水利建設在國家建設發展的進程中穩步提高,這一現象進一步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二零一八年距離改革開放已達四十周年,四十年來中國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各個行業都實現了一定程度的進步,于此同時各類自然資源也被開采利用,水資源作為最常見和最寶貴的自然資源之一更是面臨著各種規劃不當的問題。明確水利規劃的意義,正確面對水利規劃常見問題,積極尋找優化水利規劃的方法在當下擁有重要意義。
2、目前水利規劃常見問題
2.1水利現代化進程緩慢
水利現代化可帶來眾多智能化管理,使水利建設更加符合國民經濟建設的各方面需求,但建設的同時要求投入更多的設備和資金等。參考國外眾多發達國家的水利發展歷程,發現現代化水利規劃的實施一般伴隨著經濟、技術和國家實力的提升而發展的,可以得出,由于目前我國的經濟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水平難以支撐現代化水利的發展,因而現代水利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遵循技術和經濟的發展水平。
2.2水資源配置博弈難以達到均衡
一定的水資源條件下,如何實現部門與部門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經濟與環境之間等多方的均衡是一種動態博弈。而這種博弈雙方時刻存在變化,在水利規劃初期時很難把所有情況所有方面的變量因子都綜合考慮進去,因而容易造成水資源分配不合理現象,因而部分地區會出現水資源浪費或者水資源匱乏的現象。另一方面測算方法和模型老舊,不能夠根據外在客觀條件的變化不斷更新。因此,目前水資源配置的博弈難以達到均衡,存在部分水資源配置的不合理現象。
2.3洪澇防御功能不完善
洪澇災害是我國自古以來就著重面對的問題,它不僅影響著農民的農作物收入更危害著城鎮人民的安全,因此民眾對區域水利規劃在抵抗洪澇災害方面的作用有著強烈的訴求。然而目前我國區域水利規劃在洪澇災害防御這塊的建設工作仍待完善,在城鎮化發展的進程中,區域匯流格局逐漸改變,每到相應的季節各地頻發洪澇現象,這不僅給人民生活帶來不便更是影響著人民的人身安全。
2.4統籌規劃不夠
統籌水利規劃在我國目前水利建設中仍待完善,要做到水利規劃整體性和綜合性,仍有很多阻礙。首先它受到區域之間自然環境差異的影響,同時也受到不同地區政府管轄的影響。經濟學理論指出,對局部最優不一定是對整體的最優,同理在水利規劃過程中,水資源的規劃受到不同地區政府的影響,從而不能實現整體的最優。另一方面,在區域水利規劃中存在專項人員銜接不當問題、設備等資源重復設置問題和人員調崗或離職導致的計劃不完整性問題等都阻礙統籌水利規劃的施行。
3、水利規劃常見優化方法匯總
不斷優化水利規劃可以有效減少水利規劃中常見問題,提升水利規劃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先導作用。水利規劃優化一般遵從針對性、深入性和科學性等原則,即針對不同地區資源需求情況、深入了解不同地區客觀環境以及科學有效論證后進行水利優化實施。
3.1將水利現代化作為發展方向,積極嘗試各類現代管理與規劃方法
遵從實際經濟和技術水平,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向發達國家學習現代水利規劃方法及引進學習先進技術和設備,不斷提高我國水利發展現代化水平。根據地區發展水平和水利發展狀況制定階段目標,促進水利現代化的發展。
3.2加強多方因素的考慮,合理配置水資源
在充分考慮區域環境、人口、社會、經濟以及生態等因素的前提下,靈活根據水資源特征,對區域水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規劃,達到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同時對區域水資源的總量和自然需求進行統籌把握,堅決保證自然環境的需求以及水資源的自我更新周期的前提下,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最優化水資源配置。
3.3優化防洪防澇安全標準
為做到對防洪防澇安全標準的優化,區域水利規劃人員應當深入相應區域,實地勘察區域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等,并測算災情發生幾率,并給出防洪澇安全警示標準。同時建立適當的報警制度,使在災情發生之前有效預測和監控并能夠及時應對。
3.4完善統籌水利規劃制度
水利規劃工作人員應當加強整體水利規劃意識,加強專業知識培訓和學習,做到能夠充分考慮多方面因素進行建模、設計與規劃。同時工作人員應對不同區域環境和經濟的全方面了解,實事求是的以整體利益為前提,有側重的進行整體水利統籌規劃。建立建全統籌規劃制度,在工作人員中強調和規范化統籌水利規劃的工作方法。
結束語:
區域水利規劃的意義在于水利建設過程中更好的匹配資源與需求,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時,維護好社會與環境,實現經濟與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客觀面對區域水利規劃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找尋優化方法是各界學者應持續探討的話題。
參考文獻:
[1]紀媛, 王興華, 王健.區域水利規劃中常見問題及優化方法[J].水資源開發與管理,2017,(7):16-18.
[2]李雪松.區域水利規劃中常見問題及優化方法[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6,(11):92-93.
[3]胡建林, 楊飛, 洪偉, 等.區域水利規劃中常見問題及優化方法[J].中國水利,2013,(1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