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取
摘要:創新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是新時代下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課題。本文結合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實際情況,首先分析了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的必要性,其次探討了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的創新途徑,認為應當創新黨建理念,創新責任機制,創新活動載體。期望本文能夠對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工作起到一些具有價值的借鑒。
關鍵詞: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創新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堅持黨的領導和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黨組織在國有企業中具有領導核心與政治核心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在新時代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推進新時代下黨的建設。國有企業黨組織作為加強黨在經濟領域領導力的重要渠道,應當積極踐行十九大對加強黨建的要求,探索黨建工作創新途徑,推動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換為發展優勢,增強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一、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創新的必要性
國有黨組織建設是國有企業經營管理的優良傳統,但是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廣泛推行,黨組織在國有企業中出現了淡化、弱化、邊緣化的傾向,這一現象正亟待扭轉。在各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部分國企中存在片面重視經營管理工作的問題,對黨組織工作缺少主動性,抓得不實、組織不力。在一些國企內可以觀察到以職工活動簡單代替黨員活動的現象,形式雖則熱鬧,但是沒有切實把握住黨建的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的要義。與此同時,處于改革開放深入發展下的多元文化格局之中,當下國企黨員的思想結構也更為復雜。當代國企黨員,尤其是青年黨員對黨組織活動創新具有更高的期待,國企只有加強黨建創新,才能夠應對新形勢下的黨員發展與黨員教育需求。面對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國企黨建應當從實際出發,除舊創新,從黨建理念、責任機制與活動載體三個方面入手,全面發力,打開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的新局面。
二、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的創新途徑
(一)創新黨建理念,確立科學化黨建思想
理念創新是黨建改革的先導,任何實踐領域內的改革活動,都必然以一次思想認識上的更新為前提。[1]要想實現黨組織建設創新,首先應當解放思想,正視問題,確立問題導向,以解決問題為目標探索新方法、新路子。2016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中指出,國企黨建應做到兩個“一以貫之”,即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以及現代企業制度必須同時貫穿在經營發展之中。這要求企業黨建領導班子必須從認識的誤區中走出來,在思想上明確黨建工作在國企發展中的重要性。黨建工作創新以實效為目的,這要求國企黨建力除形式主義,堅定將黨建工作落實、落小、落細的目標,排除黨建工作與企業經營管理“兩張皮”現象。要創新工作思維,針對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新要求,找出自身能力素質中存在的短板,加強學習、自我提高,以跟上黨建工作的新步伐。應確立科學化黨建思想,在工作中立足大局、分析問題、辨明主次、落實細節,以科學的思維指導黨建工作,找出每一項問題存在的根源,讓每一項工作做出成效。
(二)創新責任機制,建立齊抓共管局面
黨建領導班子是黨建工作開展的主體,為優化國企黨建工作,必須創新責任機制,建立齊抓共管局面,具體可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是牢固確立“一崗雙責”制度,落實責任書簽訂制度,列出可量化的黨建工作責任清單。黨委成員既抓企業經營工作,也負責黨員活動組織及思想教育工作,堅持做到兩項工作同部署、兩項責任同落實,實行兩手共抓。[2]其次是創建班子成員分管系統,完善黨建工作體系。每個領導班子成員分配責任區,突出重點,確定1—2個聯系點,班子成員按照黨委統一要求開展工作,建設層次分明的黨建工作調研、指導與監督網絡,改善困難聯系點的黨建工作,落實總體目標。再次是建立責任考核制度。考核是落實責任的必要條件。國有企業要認真開展好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責任人按照規范化程序述職報告并接受監督、評議,以使上級黨委部門了解情況,做出工作調整。評議結果與年終評先、評優以及職稱評選等掛鉤,創建有力的工作動力牽引。在任用新干部時,優先考慮在承擔黨建責任中具有突出表現的黨委成員,激勵各級黨建負責人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三)創新活動載體,豐富黨員生活形式
黨員生活形式單一,是國企黨組織建設中較為普遍的問題。開展黨員生活是黨加強思想引領、組織引領的重要途徑,是黨組織凝聚人心、統一思想的關鍵渠道。為創新黨組織建設,必須創新活動載體,豐富黨員生活形式。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是立足企業實際情況,將黨員活動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結合,根據業務屬性,促進黨建工作與企業的經營、生產、管理等經濟工作環節相融相通,推進黨建工作與安全生產、文明創建、經營管理等工作相匹配,將黨建工作融入企業中心。[3]可在單位內設立“黨員示范崗”,促進黨員對自身工作提高要求,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第二是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借助新媒體渠道加強黨員教育,創建無邊界的黨員生活形式。國有企業應重視利用新興技術,建設信息平臺,使黨建工作的力度與廣度向縱深推進,引導企業黨員全方位融入黨組織生活,強化黨員身份認同。第三是創立“理論—實踐”全覆蓋的學習模式,組織黨員進社區參加公益工作,走近人民群眾,以身體力行的方式提升思想高度。
三、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是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工作的應有之義,是打開黨建工作新局面的必然選擇。國有企業黨組織應當在工作中明確問題,以行之有效的黨建工作方法,扎實做好黨建工作,讓黨組織更好地發揮政治核心與領導核心作用,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洋.創新國企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探索與研究[J].中國經貿,2014 (5):267.
[2]何慈勝.完善黨建工作機制 加強國有企業黨建[J].青年時代,2016 (15):143-144.
[3]具航向,任德楊.國有企業黨建科學化探索與實踐[J].交通企業管理,2017,32 (0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