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本為民間流傳的曲子詞,在經歷了伶工之詞、士大夫之詞、文人之詞三個階段的發展后,格調由俗入雅,詞的文學地位逐漸提高,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在詞的雅化進程中,北宋初期詞人晏殊是其重要的一環。晏殊詞秉承了南唐詞“尚文雅”的傳統,總體呈現出“富貴閑雅”的風貌。拓寬詞域,使得內容綺麗婉雅;以詩入詞,使得語言辭采雅麗;情景交鍊,使得詞境優雅;富貴家境,使得氣象溫潤和雅;調和情理,使得情感雅致,傷而不悲。晏殊崇尚雅詞的詞學觀,極大地影響了北宋后期詞人的創作,為后來詞再進一步的雅化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晏殊 雅化 以詩入詞 情景交煉 調和情理
晏殊是北宋首屈一指的令詞作家,在詞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清人馮煦稱:“晏同叔去五代未遠,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宮右徵,和婉而明麗,為北宋倚聲家初祖。”a其詞集《珠玉詞》共139首,呈現出“富貴閑雅”的風貌,體現出詞人獨特的人生志趣,現從內容、語言、情感基調、氣象等方面著手,具體分析晏殊詞對詞的雅化作用。
一、拓寬詞域,綺麗婉雅
詞本為伶工歌姬演唱的歌詞,而花間詞、南唐詞多寫男女戀情和相思離別,題材狹窄,不免落入“艷詞”窠臼。北宋時期,晏殊對前人詞有所繼承與發展,化俗為雅,使得詞綺麗婉雅。
首先,在傳統戀情題材外,晏殊詞增加了宴飲祝壽詞、寫景詞、詠物詞、詠人詞、送友詞等12種,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詞的表現領域,推動了詞的雅化進程。
《珠玉詞》內容豐富,其中34首是寫男女戀情和相思離別之情的愛情詞,28首是宴飲祝壽詞,14首是感慨時光飛逝的作品,此外,還有表達孤寂之情、訴說知音難覓、同情歌女命運、感慨人生如夢和及時行樂的詞作。晏殊還創作了寫景詞、惜春詞、詠物詞、詠人詞和描寫生活片段等詞作。由此可見,傳統的愛情詞僅占《珠玉詞》總數的四分之一;總體來看,在一定程度上,晏殊詞拓寬了詞的表現范圍和表現領域。
其次,與花間詞相比,晏殊詞香軟儂艷與艷麗程度減弱,呈現出綺麗婉雅的詞風。
從題材內容上看,一方面,晏殊詞繼承了花間詞的綺麗傳統,如:《珠玉詞》中“香”字出現62次,例如“紅蓼花香夾岸稠”“小園香徑獨徘徊”“水沉香冷懶熏衣”“粉融香雪透輕紗”“慢飐舞娥香袂”等。晏殊愛情詞也寫男女相戀、懷舊與相思離別,也對閨閣女子的面容眉眼、梳妝打扮有濃墨重彩的描寫。另一方面來看,晏殊詞綺麗的程度相對來說已經減弱,通過一兩句肖像描寫,便刻畫出一個精致優雅、恬靜美好的女子形象,而并非像溫庭筠那樣致力于刻畫一個穿金戴玉、脂粉氣息濃重的貴族女子形象。而晏殊愛情詞的重點是表現主人公純凈雅致的戀情,抒發情侶相戀相思之情或懷舊思人之情,憂傷纏綿,柔情繾綣,綺麗婉雅,故而呈現出高雅的審美享受。
《訴衷情·露蓮雙臉遠山眉》該詞首句“露蓮雙臉遠山眉,偏與淡妝宜”b ,直接描寫女子的面部妝容。該女子有著“如蓮花般嬌美的臉頰,如遠山般細長舒揚的眉毛”,她在庭中望月懷念久無音信的戀人,心心念念,無處訴相思。晏殊詞繼承了花間詞代言體的方式和注重描摹女性容貌的寫法,但是,二者同中有異。晏殊詞下的女性為“淡妝”,明顯少了很多“珠寶”氣,而多了一份優雅,此詞便刻畫了一個貌若蓮花、眉如遠山的優雅閨閣女子形象。同樣,《紅窗聽·淡泊梳妝輕結束》 “淡薄梳妝輕結束,天意與、臉紅眉綠”和《雨中花》“剪翠妝紅欲就,折得清香滿袖”,短短幾筆勾勒出女子的面容和眉眼,刻畫出一個梳妝打扮、香氣繚繞的優雅女子形象。作為宋初擅長小令的代表詞家,晏殊對花間與南唐詞風的揚棄是必然的。c
需要指出的是,“雅”與“俗”相對,題材內容、語言和風格被美化,給人一種高雅的審美享——雅。晏殊表達依依惜別之情的詞作,同樣綺麗婉雅,但此類詞十分隱晦委婉,很難辨別出是寫給友人還是寫給情人,故只可通過“玉人”“鬟”“嘉賓”“佳人”等特征詞來判斷出離別對象。例如:《浣溪沙·閬苑瑤臺風露秋》,此詞并沒有直接交代詞人離別的對象,但是通過“整鬟凝思捧觥籌”這句,可得知對方是一個女子。因為,“鬟”是古代中國未婚女子的一種環形發式。這首詞委婉、含蓄地點出離別對象,“欲歸臨別強遲留”表達了詞人故意延遲歸期、不忍別離之情。
晏殊詞內容婉雅,得益于反襯和比興手法的運用,含蓄蘊藉,“溫潤秀潔”d。如:《鵲踏枝·檻菊愁煙蘭泣露》以成雙成對的“燕子”或者“鴛鴦”,來反襯自己的孤寂、孤獨,抒情委婉,含蓄而耐人尋味。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e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稱:“纏綿悱惻,雅近正中。”f近人王國維《人間詞話》:“《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意頗近之。但一灑落,一悲壯耳。”g這首詞深秋懷人,移情于景,以成雙成對的燕子來反襯自己的形單影只,全詞情致深婉而又寥廓高遠,深婉中見含蓄,廣遠中有蘊涵,寫出離情愁苦。
晏歐詞繼承南唐詞的作風,比興寄慨,從而對“花間”詞有所改造。這種比興寄慨之詞跟功能上單純為了娛賓遣興、內容上單純表現綺情艷思的花間情詞不同,而是由單純的娛賓遣興向個人抒情寓慨轉變。h例如:《謁金門·秋露墜》中開頭“秋露墜。滴盡楚蘭紅淚”,先言“秋露”因物念人,觸景生情,由“秋露”引發詞人聯想,以引起所詠之詞。《殢人嬌·二月春風》中“二月春風,正是楊花滿路,那堪更、別離情緒”,同樣是先言“二月春風”和“楊花滿路”,渲染離愁別緒,以引起詞人的思念。
二、以詩入詞,辭采雅麗
晏殊詞經常以詩入詞(包括直接引用和化用、引用整句詩和引用某個詞四種形式)、引用典故、引用神話傳說,使得辭采雅麗,含蓄蘊藉。例如《破陣子·湖上西風斜日》:
湖上西風斜日,荷花落盡紅英。金菊滿叢珠顆細,海燕辭巢翅羽輕,年年歲歲情。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數闋堪聽。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陰似水聲,迢迢去未停。i
“紅英”一詞是引用南唐李煜《采桑子》詞中的“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金菊”是直接取自唐孟郊《秋懷詩》“清詩既名朓,金菊亦姓陶”j。 “年年歲歲情”是化用唐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中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k。整首詞是在以夏荷枯萎、紅花落盡和秋菊盛開,暗示年年歲歲時間流逝,詞人感嘆時光易逝,應當盡情歡飲,詩酒趁年華,抒發詞人談談的惆悵與無奈。“紅英”“金菊”意象色彩鮮明,一紅一黃,辭采雅麗,暗示夏季紅花落盡、秋菊遍地綻放,間接寫出了時光飛逝,婉轉雅致。
化用詩句入詞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漁家傲·罨畫溪邊停彩舫》中“應有錦鱗閑依傍”的“錦鱗”是化用南朝鮑照《芙蓉賦》“戲錦鱗而夕映,曜繡羽以晨過”l。《漁家傲·嫩綠堪裁紅欲綻》中“蜻蜓點水魚游畔”是化用杜甫《曲江二首其二》“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m。《秋蕊香·向曉雪花呈瑞》中“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引用唐羅隱《自遣詩》“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中的詩句,而且是整句直接引用。唐圭璋《詞話叢編》中稱“‘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元獻詩也。元獻又以其語填入浣溪沙”。n此語直接引用詩句,對仗工整,宛若天然。
除了化用詩句和引用詩句之外,還將神話傳說寫出詞中。如:《踏莎行·碧海無波》中“碧海”“瑤臺”是神話中神仙居處,陳廷焯曾點評:“起三語妙,是憑空結撰。”o《浣溪沙·閬苑瑤臺風露秋》中“閬苑”即閬風之苑,傳說中神仙所居住之處。p詩句和神話傳說的化用,使得詞不再通俗易懂,而是委婉晦澀,語言婉雅。
三、寫景抒情,婉雅含蓄
晏殊還擅長寫景抒情,用景色渲染氛圍,抒情的表達方式婉雅含蓄。如《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
燕子欲歸時節,高樓昨夜西風。求得人間成小會,試把金尊傍菊叢,歌長粉面紅。 斜日更穿簾幕,微涼漸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盡,寫向蠻箋曲調中,此情千萬重。q
這首詞寫景抒情,寫秋季時節,菊花遍地開,渴望情侶再相聚,以秋季氣候變化引起詞人心緒,從而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達方式含蓄蘊藉。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稱其“風神婉約”!8。《菩薩蠻·高梧葉下秋光晚》寫景抒情,詞人對深秋盛開的菊花大加贊賞,回憶去年,發出“人情須耐久”的感嘆,借菊花抒發應珍惜的感情,要專注執著。詞意含蓄深婉,語氣平穩從容。
晏殊詞講究煉字措辭,“殊賦性剛峻,而詞語殊婉妙”s。《珠玉詞》中“香”字使用62次,“燕”字使用28次,這些詞使得晏殊詞的語言“文雅”,辭采雅麗,有一種富貴氣息。位居高位的晏殊,酒筵聚會,以令詞作為行酒令,以詩酒歌舞為樂,詞中“酒”字使用57次,“歌”字使用19次,“杯”字使用19次,這種閑適、優越的富貴生活景象不言而喻。
四、傷而不悲,情感雅致
晏殊位及宰相,一生仕途較為順利,生活優渥,縱使三次被貶謫,但仍未脫離政治中心,并無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無論是感嘆年華易逝、相思離別,還是孤寂惆悵、知音難覓,晏殊詞僅呈現出一種淡淡的感傷,詞的情感基調是傷而不悲、傷而不哀,詞風的雅致。
《珠玉詞》中“老”字出現8次,詞人感慨時光飛逝,表達了時光催人老的無奈和追憶往事物是人非的傷感。詞人晏殊,其詞在題材上雖然也是多寫生命消逝之悲、愛情離別之情,但他表達自己的情感卻與蘇軾、李清照等人不同,其詞既不是凄涼哀婉式的,也不是悲痛欲絕式的,而是體現了一種“中和之美”,顯示出一種有節制的感傷。t例如《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
畫鼓聲中昏又曉。時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淺歡風日好。齊揭調。神仙一曲漁家傲。 綠水悠悠天杳杳。浮生豈得長年少。莫惜醉來開口笑。須信道。人間萬事何時了。@1
《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寫出了歲月匆匆,人易老,但詞人非常樂觀,并未沉溺于悲傷的情感中不可自拔,而是自我安慰。人生豈能永遠年少,人間萬事終將完結,只好借助飲酒歌舞,借助景色,苦中作樂來排遣內心的傷感。“時光只解催人老”“人間萬事何時了”,從中可以看出整首詞的情感是淡淡的感傷,充滿無奈,但基調卻傷而不哀。
晏殊對個人情感的處理,分寸把握得很好,恰當地處理了理性和情感關系,能夠自我調節、自我控制,含蓄節制。正如葉嘉瑩先生所說,是交融了理性與情感的同時涌現。@2唐詩開放,情感奔放激烈;宋代理學興盛,詩詞多注重描寫自我世界的情感與心理活動、精致內斂、蘊含哲理。數十年的官宦生涯自然使他養成了遇事三思、處驚不亂、悲喜有度的城府。反映在文詞風格上,表現為一種雍容閑雅、客觀理性的特征。@3例如:《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詞人明白時光有限,人生短暫,相思離別最讓人銷魂,思念亦是徒勞,于是一改離愁別緒,寄情于酒筵歌舞,珍惜眼前人,表現出珍惜人生的積極態度。詞人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情,未沉溺于離愁別緒,而是十分理智、清醒。離愁別緒的悲劇性減弱,呈現出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理性色彩更濃。近人趙尊岳稱:“此詞感慨特深,堂廡更大,忽而拓之使遠,又復收之使近,誠有抝鐵為枝之幻。亦唯如此,始益見其沉郁。”x此外,《木蘭花·簾旌浪卷金泥鳳》寫了詞人賞景飲酒作樂,宿醉醒后,百無聊賴,發出“不如憐取眼前人”的感慨,富有深意。《喜遷鶯·花不盡》寫了詞人有感于人生苦短、知音稀少,故勸誡世人淡泊名利,正確對待功名利祿,此詞表現了詞人曠達超脫的人生觀。
五、情景交煉,詞境優雅
“詞之決曰情景交煉”y,晏殊詞的特色在于“以景結情”,將情和景交融在一起,給人一種審美享受,詞朦朧傷感,詞境優雅。例如《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z
此詞“明為懷人,而通體不著一懷人之語,但以景襯情”@7,前兩句“天氣”“亭臺”“夕陽”皆是言去年景象,由今思昔。但是去年人還在,今年卻已是物是人非,花落不免使人凄涼傷感。“無可”兩句,“虛對工整,最為昔人所襯”。@8花落,為悲;燕歸,為喜;人未歸,更增悲愁之感,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小園”一句,“余味殊雋永,此首諧不鄰俗,婉不嫌弱”。@9再如:《踏莎行·碧海無波》尾句“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便是以景結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新穎而奇妙。結尾句“黃昏”“梧桐蕭蕭雨” 為這層離愁別緒渲染了一種凄涼氛圍,使詞有種淡淡的哀傷。詞人回憶往昔與意中人離別的場景,很輕率,此時相隔千山萬水,杳無音訊,信已寫好,卻又不知讓誰捎去這份思念。此時,詞人心頭萬重離愁別緒,無法排遣,只能寓情于景,相融在這黃昏梧桐雨中。尾句以景結情,更是為讀者勾勒了一幅《黃昏梧桐雨》美景圖,畫面感極強,傷而不悲,給人以審美享受,使得詞境優雅。此外,以景結情的詞還有《漁家傲·楊柳風前香百步》“留不住。黃昏更下蕭蕭雨”,為詞人的短亭離別之情籠罩了一層淡淡的傷感;《漁家傲·楚國細腰元自瘦》中“風滿袖。西池月上人歸后”,明沈際飛《草堂詩別集三卷》點評此詞曰:“言下神領意得。”#0此詞同樣以景結情、寓情于景,表達了詞人惜春之情,并且描繪了一幅“人約黃昏后”的畫面。
晏殊詞抒情含蓄、以理節情,并且善于“以景結情”,將情和景交融在一起,詞境唯美雅致,使詞呈現一種淡淡的感傷且傷而不悲的情感基調。
六、氣象雍容,溫潤和雅
晏殊對詞的雅化,體現在賦予詞骨子里一種“雍容華貴”的氣象,推進了詞“脫俗入雅”。明代瞿佑《歸田詩話》說:“晏元獻詩,不用珍寶字,而自然有富貴氣。”#1晏殊自己也說:“余每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而唯說其氣象。若‘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之類是了……窮二家有這景致也無?”可知他認為真正的“富貴氣”并不在于外貌的裝扮,而在于內質風神,也就是骨子里透露出來的氣象和風度。#2溫庭筠用綺麗華語來直接寫女性外貌,例如:《菩薩蠻》中“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和“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等句,充滿一種貴重、壓抑的“珠寶”氣。但是,晏殊詞不用這些“珠寶”氣的辭藻來寫女性的佩飾、發型和容貌,而是用委婉雅麗的語言來寫女子生活的環境和休閑娛樂方式,凸顯其富貴氣,而且往往將寫景與抒懷熔鑄一爐,渾然天成。顯然,晏殊詞不再是歌女演唱的俗詞,而是充滿“雍容華貴”富貴氣象的雅詞。例如《蝶戀花·玉碗冰寒消暑氣》:
玉碗冰寒消暑氣。碧簟紗廚,向午朦朧睡。鶯舌惺松如會意。無端畫扇驚飛起。雨后初涼生水際。人面荷花,的的遙相似。眼看紅芳猶抱蕊。叢中已結新蓮子。#3
此詞寫了夏季深閨女子午覺醒后賞花的雅事。她用“玉碗寒冰”來消暑,睡在“碧簟”(碧青的竹席)上,四周圍有紗帳以避免蚊蟲叮咬,可見此女生活條件非常優渥。詞人的富貴生活,融注于詞,因而詞呈現一種富貴氣象。《珠玉詞》中寫了大量飲酒歡聚、宴飲祝壽、留戀良辰美景、歌頌太平的詞作,呈現出富貴氣象。為了保持身份,在一些宴飲祝壽詞中,晏殊并未肆意抒情,而是情感有所節制,給人一種“端”和“隔”的感覺。
晏殊詞對詞的雅化,還體現在使詞具有了士大夫的雅趣,而不再是伶工之詞與民間之詞。晏歐并稱,從詞體演變史的實際情形來看,其地位非常重要:晏殊被稱為北宋填詞家的“初祖”,標志了北宋士大夫群體對于詞這種新興詩歌形式真正意義上的接納,士大夫填詞由原先的偶然寫作進而有意為之,并且將詞逐漸改造為士大夫生活和情懷的載體。#4例如,晏殊寫了《望仙門·紫薇枝上露華濃》《拂霓裳·喜秋成》《燕歸梁·雙燕歸飛繞畫堂》《訴衷情·幕天席地斗豪奢》等28首祝壽詞、《胡搗練》《菩薩蠻·秋花最是黃葵好》《漁家傲·粉筆丹青描未得》等9首詠物抒懷詞、《玉堂春·帝城春暖》《相思兒·春色漸芳菲也》《訴衷情·東風楊柳欲青青》等7首春景詞和惜春詞。晏殊詞作的宰相家宴寫作背景,使其詞更多地具有士大夫酒筵應歌的性質,而其詞的內涵,更具有上層人物的館閣體味道。在詞體的寫作內涵上,晏殊詞與張先體有著密切的關聯。他們的詞風,有向士大夫化傾向演變的共同趨勢,特別是向著表達士大夫生活情趣的深層次情感體驗演變的趨勢。#5在酒筵聚會時,晏殊創作短小的令詞來行酒令,不用慢詞,還以柳永《定風波·自春來》中“針線閑拈伴伊坐”相戲,足見二人藝術趣味之迥異。由此可見,晏殊推崇創作令詞和雅詞、崇尚雅詞的詞學觀,極大地影響了北宋后期周邦彥、姜夔等詞人雅詞的創作。
王國維稱:“晏詞意近《詩·蒹葭》,晏同叔之‘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意頗近之。”#6“詞重在氣格,重者,沉著之為。在氣格,不在字句”#7。晏殊對詞的雅化,使得詞格調更高,意蘊更濃。在詞的雅化鏈條中,晏殊詞極大地促進了詞的雅化,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意義。
①〔清〕馮煦:《蒿庵詞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版,第59頁。
②⑤⑨⑩!1!2!3!6!7@1@4@6#0#9〔宋〕晏殊、晏幾道:《二晏詞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6頁,第38頁,第17 頁,第17頁,第18頁,第120頁 ,第129頁,第18頁,第15頁,第113頁,第32頁,第21頁,第129頁,第145頁。
③張屛:《兩宋詞雅化進程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 位論文,2011年》,第46頁。
④王灼:《碧雞漫志》(二),中華書局1991年版,第9 頁。
⑥!5!8〔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712頁, 第906頁,第905頁
⑦#6王國維:《人間詞話》,萬卷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27頁,第4244頁。
⑧葉幫義:《北宋文人詞的雅化歷程》,《蘇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年》,第15頁。
!4〔清〕張德瀛:《詞徵》卷五,《詞話叢編》,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4154頁。
!9〔清〕永瑢、紀昀:《珠玉詞提要》,《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頁。
@0#1#2單芳:《珠玉詞選評》,甘肅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頁,第35頁,第35頁。
@2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24頁。
@3陳志斌:《論晏殊詞的客觀理性色彩》,《湖南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第59頁。
@5〔清〕張德瀛:《詞徵》卷一,《詞話叢編》,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4081頁。
@7@8@9唐圭璋:《唐宋詞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4頁,第54頁,第54頁。
#4#5木齋:《宋詞體演變史》,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15頁,第62頁。
#7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一,《詞話叢編》,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4406頁。
參考文獻:
[1]晏殊,晏幾道.二晏詞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馮煦.蒿庵詞論[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3]陳廷焯.白雨齋詞話[M].北京:中華書局,2013.
[4]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王國維.人間詞話[M].北京:中華書局,1986.
[6]單芳.珠玉詞選評[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1.
[7]陳志斌.論晏殊詞的客觀理性色彩[J],湖南大學學報,1999(3).
作者:王曉娜,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學。
編輯:張晴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