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洪友 孟令賓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提出構建一個“村容整潔、生產發展、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意味著我國已經從“溫飽型社會”向“小康型社會”轉變。近些年隨著我國地產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我國的地產行業也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全新的、具有極大發展契機的領域,地產企業應該更加深入的了解新農村的特點,爭取做到早涉獵、早布局、早見效。另一方面,從國家層面來說,新農村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注入,可以說新農村建設對于地產行業是一個全新的機遇與挑戰。
關鍵詞:新農村發展;地產行業;機遇
中圖分類號:S28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我國的新型的農村建設在國家層面早已被列到了關系國計民生、關系小康社會是否可以按期實現的重要地位。全新的農村模式,是植根于農村地產,立足于可持續、多方位、環保型的“綠色發展模式”。全新的模式就必然會面對全新的機遇與挑戰,在新形勢下如何轉變觀念,如何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如何通過新的模式來深化農村地產改革是如今農村地產領域所必須要面對的前提。新農村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的實現并不會是通過一個簡簡單單的短期目標就可以實現的,然而其蘊含的利益將會是不可估量的。
在我國的第十八屆全國代表大會所提出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三農問題提升到關系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前提上來。將繼續深入開展農村建設,進一步改善我國農村人民的生活條件。建設適合于我國未來發展的新型農村,全面統籌城鄉統一發展,進一步穩固徹底地解決“三農”問題,已經成了我國在一段時期內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持續發展,地產行業在國民經濟的作用也是越來越重要。在當前新農村建設大好的趨勢下,地產行業就可以將新農村地產作為新的發展方向。介于現在各線城市的地產行業趨于飽和,地產行業在農村地區的開發能夠促進其的經濟發展、縮小農村與城市的差距。重視農村地區的地產發展,與農村地區發展的理念相符合,也是地產行業在農村發展的必然性。
1 新農村發展存在的問題
1.1 農民思想觀念落后
雖然我國整體發展趨勢良好,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不斷提高。但農村居民的思想觀念還依然比較落后,法制意識淡薄、小農意識濃重,還不能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所需要的基本素質。
1.2 新農村建設的整體規劃不規范
我國的農村還比較陳舊,很多都沒有經過頂層設計,早已不能滿足未來經濟發展對于新農村的要求。目前我國的農村規劃比較單一、建設雜亂無章、老舊危房還依然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供暖配套設施依然落后。很多在建設過程中將建筑垃圾隨意丟棄,生活垃圾沒有合理的處理方式,房屋建筑地址的選定很多還是采用風水先生選址等問題也加大了農村新農村建設進程。
1.3 農村建設資金不足
新農村建設中,我縣尚未建立新農村建設專項基金,而計劃中的建設資金受到條塊分割的限制,新農村建設的資金投入巨大,縣鄉村財力薄弱,尤其是在農村“三減免二取消”后,鎮、村二級只能夠依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維持運轉。加之地方政府統籌條塊資金的能力有限,致使新農村建設無法開展,多數村的新農村建設處于籌備和擱置狀態。有些項目是國家有項目,縣級財政有預算,鄉村多方有籌資,唯有省級、市級幾乎沒有直接資金支持。
2 新農村發展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
現如今中國的土地制度已經嚴重滯后,在這種大環境下,即使農民想要利用土地來滿足自身需要,農村地產行業想要有所突破或者轉型都是舉步維艱。那么政府就要拿出更加強有力的政策要求,輔助土地制度改革的進行。同時,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也應建立健全。如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備、社會福利不斷減少、農民基本權益得不到維護。那么,農民進城的速度也會持續加快。農村人口的急劇下降,對于房地產行業是致命的打擊。最后空房賣不出去將是最大的挑戰。
同時,國家應大力投資建設農村道路、農村交通、農村環保甚至農村周邊生態建設。自十九大成功召開,“美好生活”一詞的出現頻率大大增加。農村房地產市場也應重視起人民的需要,改變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項目籌劃方案,多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的長期投資和長期回報為主。
3 新農村發展對地產行業的影響
3.1 新農村發展的政策對地產行業的影響
十一五規劃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加大了對農村的基礎建設。對地產行業的投資來說,農村健全的基礎建設為地產行業在農村的投資注入強心劑。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購房熱潮在農村興起,加之城市的房價較高,農村地產樓房相對廉價能夠滿足農民這一要求。
新農村發展的政策可以使農民、地產開發商、政府都受益。新農村的發展建設政府可以交給地產開發商,這樣不僅減輕政府的經濟負擔,而且地產開發商可以盡早的規劃開發,因地制宜。這樣農民不但可以拿到補償金,還能夠根據自家的實際情況選擇性購買小洋房。
3.2 新農村發展的勞動力對地產行業的影響
現在,城市發展比農村好,導致由于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但城市的生活壓力與生活節奏不適合農民的生存。隨著新農村的建設,就會使那些在城市里的農民工出現“返鄉潮”。地產行業在開發規劃時,就可以雇傭當地的勞動力,為其提供類型多樣的工作崗位。這樣就會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使農民不必再拖家帶口地去陌生城市。這種做法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大城市住房、就業等一系列問題。
3.3 農村的資源對地產行業的影響
隨著新農村的發展,它的資源優勢就凸顯出來了。農村有著較好的生態資源,那么地產開發商就可以發展旅游地產。發展旅游地產,對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帶動作用。旅游地產的發展需要餐飲業、交通運輸業等行業支持,大力發展旅游地產,也必然帶動這些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農村也有豐富的土地資源。豐富的土地資源可以增加地產開發商的選擇,加大了地產開發商對農村地區的投資興趣。增加了地產開發商對農村開發的多樣性。可以使農村和地產開發商的利益最大化。從側面促進地產行業和農村的發展。
結語
根據國家對新一輪城鎮化發展目標的定義,我國在2020年之前,要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城鎮化60%的目標。作為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村鎮的健康發展將為整個城鎮化目標的完成發揮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地產行業對新農村的發展尤為重要。這對與地產行業來說,是一個機遇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所以地產行業緊跟時代發展潮流,應該根據自身特點,創新改革。
參考文獻
[1]符少輝.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方略的思考[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4(3):3-5,1.
[2]張玥.淺析我國產業地產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J].現代商業,2014(27):286-288.
[3]梁媛.東北地區農村住宅內環境設計可持續發展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4.
[4]錢麗玲.新型城鎮化下商業地產發展趨勢[J].中國市場,2015(12):104-105,110.
[5]于哲.東北地區農村住宅建筑設計的可持續發展[D].東北師范大學,2011.
[6]王珊珊,石娟,顧新.我國旅游地產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商貿,2010(17):155-156.
[7]李建橋.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模式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