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
摘 要:作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的課堂教學能夠有效的增強學生的知識面,拓展他們的學習視野,豐富他們的情感,進而幫助他們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那么,隨著近年來新課程改革的深化推入,小學語文情感式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越來越受重視,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占據重要的比重。情感教學既屬于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需。下面本文就著重圍繞小學閱讀課堂的情感教學設計進行探究,希望能夠探索出新穎的教學模式,成就小學閱讀精彩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情感教學
1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是人類主觀個體在接觸客觀事物的時候,對客觀事物符合個體需求的一種心理與態度反映。現代社會下,良好的情感,不僅促使人們健康生活、和諧交際、調適心情,更能促進人格力量的形成,使人有尊嚴地生活。可以說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而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其中明確的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它集中體現了新課程閱讀教學的新理念。因此,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本質特征決定了教學內容的情感性、閱讀思維的情境性、知識技能的實踐性、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教學語言的示范性。小學語文教材充滿了優美的語言、深刻的思想、精辟的道理、動人的形象,具有激發學生情感的功能。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改革的自身教學理念,積極地從課堂入手,在新穎的教學基礎上,運用多樣的教學模式,吃透教材、理清情節發展,將教材內容不斷地加以延伸,用感知式的語言情感變化,準確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進行情感教育。從而實現在課堂創新中豐富教學內容,進而有效踐行語文閱讀課堂情感教學的戰略目標。
2 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2.1 加強語言引導,引導學生啟動情感
這也意味著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靈活運用語言,不斷提升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從某種程度上說,充滿激情的語言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所以,語文教師在上閱讀課的時候要讓課堂富有吸引力,給人一種入勝的感覺。例如,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相關知識點的時候,語文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我們知道,有很多星圍繞太陽轉,但是和地球一樣能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體一共有多少?”教師通過這句話將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激發出來,從而調動學生的閱讀情感。對于教師來說,必須了解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內容,才能真正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運用。只有一個地球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閱讀的核心目標和要求,引導學生針對地球的位置、人類數量承載能力提出問題,并且分析答案。地球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教師應引導學生將課文把地球比作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進行情感共鳴的創建。這樣他們才能在文中體會到地球孕育了人類,人類離不開地球,這兩個比喻。同時生動形象地感受地球與人類不可分離的關系。
2.2全而深入閱讀,引導學生體驗情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閱讀教學中,讀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語文教師要清楚認識到這一點,讓學生和作者在情感上達到共鳴。除此之外,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比較感人,而且具有很強的故事性,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藝術性的語言將其講述出來,以此調動學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學“小英雄雨來”相關知識點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生動形象且富有情感的語言,給學生講述小雨來為了掩護李大叔和日本侵略者頑強斗爭的故事,將小雨來勇敢機智的品質以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充分表現出來。教師在講述結束之后,可以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給同桌或者爸爸媽媽講述這個小故事。通過閱讀和講述這兩個過程,學生的情感得以豐富,也從中獲得更深層次的教育。語言引導的作用極為有效,可以顯著激發學生的表達和語言抒發的積極性,能夠促進學生情感的迸發。使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融為一體。從某種程度上說,情感教學這可以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刺激學生產生閱讀欲望,以此激發學生深入學習,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更加深入和全而的了解。
2.3真實情感體驗,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在閱讀教學中,“流利、正確、有感情”是朗讀文本的基本要求。前兩點很容易做到,但是“有感情”這一點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想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必須要先了解并掌握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換言之,學生得到真實的情感體驗,才能夠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圖,知道作者想要闡述某個道理,從而將文章中的情感充分表現出來。例如《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課的教學要求是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積累“奇葩、安然無恙、和睦”等詞語,提高詞語量。教師就可以首先出示課件“土樓和竹樓的圖片”和一組“中國民居郵票”來引導學生體驗我們各具特色的民居。使他們感受我國的幅員廣闊,各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以及五十六個民族風格的傳統各異,生產和生活各具特色,這促使了我國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創造性。
3 結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任重而道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在此過程中,盡可能地關愛學生,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教育不能脫離現實生活,學校教育最終要回歸現實生活。情感教育的源頭是社會生活。人們不會憑空出現某種情感,必定是經歷了生活有感而發,文本作者也是為現實生活所觸動,將情感融于文字,匯成文章。因此每一篇閱讀文章的教學任務中,教師都可讓學生聯系生活融入自己的情感收獲,讓學生在生活中追尋生活中的真善美、攝棄情感上的假丑惡,把自己在閱讀課堂上收獲的高尚道德情操,真正地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
參考文獻
[1]李茂林.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學周刊,2016,(32):32.
[2]房永軍.情感,讓語文課堂如此美麗——小學語文情感教學實踐思考[J].課外語文,2015,(10):84.
[3]李著.關注情感,放飛夢想——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情感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2014,(08):131.
[4]段麗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學運用研究[J].課外語文,2014,(02):137.
[5]吳淑蓉.留意身邊的感動,建構生活化語文課堂——談小學語文生活情感教學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4,(O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