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華
摘要:新課標不斷推行,高中歷史課的開展不斷被引入新的方法,自主探究法是其中的一種,將高中生作為歷史課上的主體,然后引導高中生開展自主探究,將高中生培養成為綜合素質極強的創新人才,為高中歷史課教改提供理論指導。文章分析的是新課改下自主探究法如何應用到高中歷史課上,引導高中生從多個角度展開探究,希望對高中歷史的高效教學有所借鑒。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方法
前言:新課標對歷史教學提出諸多的要求,需要教師將高中生作為歷史課上的真正主體,發揮出高中生在歷史課上的主動性以及能動性,教師要在實際授課中運用自主探究法,讓高中生在歷史課上開展自主探究,迎合新課標的要求,同時也是讓高中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得到鍛煉。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方法的應用意義
(一)培養創新型人才
在如今時代下應試教育方法已經是不能適應社會的整體發展。需要加強教學的改革,培養出社會上需要的應用型、創新性人才[1]。因此自主探究法的應用,在高中生自主探索的情況下,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都會得到鍛煉,迎合了這種需求。自主探究法強調的是高中生的自主學習,高中生可以在歷史課上有更多的自主空間以及操作空間,對高中生未來的發展有著諸多的好處。
(二)為高中歷史教學的改革提供理論指導
新課標下自主探究法可以突破以往教學模式的諸多局限,改變高中生在歷史課上的被動地位,教師可以將課堂上的時間和空間充分交給學生,并將學生的自主性以及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自主探究法為當下歷史教學革新提供理論上的指導,高中生在歷史課上開展自主探究法以及實踐,提出問題并進行解決。讓歷史課的效率得到提升,提供了一種新的授課思路[2]。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方法的應用策略
(一)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在歷史課上教師要為高中生創造出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結合具體的內容來實現對情境的設計,讓歷史課的開展更加生動以及形象,也是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激發高中生的實際學習欲望。在歷史課上本身內容就是有著一定的生動性,所以創設情境還是非常容易的,歷史的知識總是要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產生,教師可以適當選擇一些與課內知識有關系的素材。如在學習古代科技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技術,對古代的技術發明進行播放,讓高中生了解到其實古代人有著非常高的智慧,很多的技術已經是非常先進,尤其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世界上是非常先進的。也可以將一些實物適當引入到歷史課上,將高中生的好奇心充分調動起來[3]。除了借助信息化技術實現情境的創設,教師也可以結合一些歷史知識,讓高中生進行課本劇的表演,如在學習古代史的時候,很多的典故可以引入到歷史課上,“隆中對”就是代表,可以讓高中生進行表演,對當時的歷史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提升趣味性。
(二)設置有思考性的問題
以往在高中歷史課上教師就是將書本上的知識直接灌輸給高中生,高中生只能是被動接受這些知識,然后盡可能記憶到腦海中,在考試的時候將這些知識運用到解題中。這就是以往高中歷史課的主要教學任務,在這種模式下高中生非常缺乏學習積極性,就是對書本上的一些知識進行機械化的記憶,同時也是難以將高中生的主動性以及能動性發揮出來。在這種局面下自主探究法的應用,可以促進高中生角色的轉變,教師不再是歷史課上的唯一主體,高中生才是歷史課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任務不再是將書本上的知識全部灌輸給高中生,而是要結合高中生的生活實際以及學習需求,引導高中生自主探究。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激發高中生的探索欲望,然后對知識展開自主探究。這需要教師營造出非常積極和諧的學習氛圍,如教師可以拋出一個與課本上截然不同的觀點,讓高中生對這個爭議觀點展開探討,可以組織一次辯論,讓高中生選擇正反兩方,收集相關的材料來對自身的觀點進行論證。教師需要鼓勵高中生勇敢將自己的觀點提出,然后是對知識要有質疑的精神以及自主探究精神,經過分析和論證之后才會得到合理的結論,也是讓高中生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在歷史的學習以及研究上樹立信心以及積極性。除了讓高中生產生質疑,教師可以為高中生布置一些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并符合高中生的興趣以及時事熱點,讓高中生用自主探究的方式找到答案。
(三)引導高中生從多角度自主探究
歷史本身是綜合性極強的課程,一些歷史的事件能發生并取得后期的成果,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并不是一方面的問題造成。在歷史課上教師引導高中生自主探究,也是要有這種思維,高中生在對一個知識點進行學習的時候,無論是理解還是自主探究,都是要從多個角度展開思考,需要讓高中生形成一定的發散思維。教師要引導高中生自主探究,不僅僅是讓高中生從歷史的角度對問題展開思考,也是鼓勵高中生從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等各個方面,對一些歷史問題進行思考,也不必僅僅是局限在歷史知識上,語文、政治等諸多方面的知識與歷史都是有直接聯系的。如在學習新文化運動的時候,教師可以讓高中生自主探究,新文化運動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而原因又是什么?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在爭論的,高中生也是可以對這個問題展開思考,新文化運動涉及到的問題比較復雜,對社會、經濟以及文化等各個方面都是有一定影響的,其中有積極影響也有負面影響,因為很多的思想和行為是比較極端和錯誤的,這些可以作為高中生考慮的問題。
結論:總之,在高中歷史課上自主探究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模式,教師要結合歷史教學的特點,對高中生的實際需求進行分析,然后采取多樣化的手段開展自主探究,借助自主探究促進高中歷史課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正婷.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雙主體互動式”的運用——以人教版必修1“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一課為例[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18):43-45
[2]王康茜.建構主義視角下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以“封邦建國與禮樂文化”為例[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8(Z1):130-132
[3]徐志宏.思維構圖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以《現代上海的誕生——租界的故事》為例[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8(05):30-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