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丹
原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林乎加同志,因病于9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1977年,林乎加擔任上海市委書記。當時,各地都在爭取上鋼鐵廠項目。為了落實寶鋼項目,1978年三四月間,中央派出以林乎加為團長的“中國經濟代表團”到日本考察。
6月1日,華國鋒、鄧小平等領導人聽取了林乎加等的匯報??疾靾F認為,日本采取“拿來主義”后來居上,我們在技術上也可以采取“拿來主義”把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拿過來。日本可以充分地運用國外資金,我們在保持國家主權的條件下,也可以靈活地運用國外資金。鄧小平表示,林乎加同志說得對,只要有產品,就沒有危險,就不怕還不上錢。搶回一年時間,就補償有余。思想要解放。
1978年6月,林乎加調任天津,擔任天津市委第一書記。上任后,很多人向林乎加反映,高考中分數及格的考生很多,但天津市的招生名額太少,這些人進不了大學。林乎加專門召開了一次教育會議,把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的領導也請來,討論有沒有可能擴大招生。
得知主要原因是校舍和宿舍容納不下,而教師資源是足夠的,林乎加說,可以招走讀生來解決宿舍問題。大多數與會者都非常支持,但教育部有顧慮,怕不能保證教學質量。林乎加堅稱,這些學生是經過考試超過及格線的,與“文革”中推薦工農兵學員的情況完全不同。
林乎加向鄧小平匯報了此事。鄧小平很快批示:這是好事情,國家財政又不拿錢,可以讓他們試試嘛!于是,天津依托已有大學,自籌資金辦了10所分校,擴招了8000名學生。
1978年10月9日,林乎加被任命為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北京衛戍區第一政委。北京公共交通常年虧損,林乎加在任時,月票從原來的每張5元漲為12元,所漲部分由單位報銷,騎自行車上下班的每月補助兩元。他還提出了大城市的郊區農業不能以糧為綱,首次提出了菜籃子的思想。
林乎加1978年從日本考察回國后,決定引進香港市場經濟的一些做法,有人無法接受,認為這樣會學到香港“花花世界的那一套”。而這種做法導致物價上漲,很多人也接受不了。但林乎加不在乎。他說:“干部思想的混亂以及推諉的工作作風使得很多該做的事沒人做,即便做起事來也瞻前顧后,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其實我們共產黨的干部從來就不是怕事的人。”
1981年2月,林乎加被任命為農業部部長、黨組書記。
1982年夏,時任國務院負責人與林乎加談話,要他們認真搞一個扶貧規劃,每年拿出2億元扶貧,這是建國以來的頭一次。林乎加接受了這項任務。
過去,扶貧是純粹的救濟,林乎加提出“自救”搞輸出勞務,以工代賑,種草種樹,修水利,還動員勞動力到新疆農墾建設兵團采摘棉花。
林乎加還組織貧困地區和江、浙、北京等省市實行了干部互派,東部對西部對口支援。
曾擔任林乎加秘書的原《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張德修認為,林乎加是改革開放以來新中國扶貧事業的開拓者。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