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近日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癌癥免疫治療方面所作出的開創性貢獻。評獎委員會介紹,兩名科學家“松開”了人體的抗癌“剎車”,讓免疫系統能全力對抗癌細胞,“現在已徹底改變了癌癥療法”。
長期以來,癌癥一直相當于絕癥的代名詞。傳統治療包括外科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前列腺癌激素療法、化學療法、白血病骨髓移植療法之前曾獲得過諾貝爾獎。但是,癌癥尤其晚期癌癥依然是難治之癥,迫切需要研發新的抗癌策略。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種調動人體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細胞的新思路在醫學界出現。科學家曾嘗試用細菌感染患者來激發免疫系統,但效果有限,只有一種相關方法今天還在用于治療膀胱癌。
改變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當時人們發現,人體內有一些蛋白質會促進或抑制免疫系統發揮作用。如果把免疫系統比作一輛汽車,觸發全面免疫反應的蛋白質就是油門,而抑制免疫反應的蛋白質就是剎車。
艾利森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實驗室里對一種名為CTLA-4的蛋白質進行了深入分析,當時他和多名科學家都觀察到CTLA-4能對人體免疫T細胞起到“剎車”作用。
與其他研究人員將這一機制作為自體免疫疾病治療標靶不同,艾利森設想,如果“阻擊”CTLA-4,那么T細胞受到的束縛是否會被解除,進而全力對抗腫瘤細胞?隨后,他利用小鼠實驗證實了這一設想,并逐步發展成可應用于人體的新療法。
2010年公布的一項臨床試驗結果表明,接受CTLA-4抗體治療的黑色素瘤患者平均存活了10個月,比沒有接受這一治療的患者延長了4個月。這是第一個可以延長黑色素瘤患者生存期的療法,醫學界為之震驚。
幾乎與艾利森同時期,本庶佑發現了T細胞上的另一個“剎車”分子PD-1。在2012年進行的一項臨床試驗中,基于抑制PD-1的新方法被用于不同類型癌癥病患的治療,效果非常好,好幾名轉移性癌癥患者的病情獲得長期緩解甚至治愈跡象,而轉移性癌癥此前被認為基本無法治療。
從累積的臨床試驗結果來看,PD-1阻斷療法已被證明更為有效,尤其是在治療肺癌、腎癌和黑色素瘤方面。一些新研究進一步指出,針對CTLA-4與PD-1的聯合治療或許能夠帶來更好的效果,這已在黑色素瘤患者身上有所體現。相關臨床試驗目前正在開展中。
人類對抗癌癥之路依然漫長而崎嶇。兩名獲獎者所取得的突破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讓人們了解到,癌癥的一個重要解決方案或許就隱藏在我們自己的身體中。
(據新華社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