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君
克林頓在執政期間創下了美國歷史上經濟繁榮最長的紀錄,不僅讓美國巨額財政赤字變為盈余,而且推動“新經濟”迅猛發展,讓美國在信息革命和互聯網產業浪潮中再拔頭籌。
一上任就開啟經濟全球化進程
克林頓一上任,就雄心勃勃地想要在全球化進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記。他說:“全球市場的崛起削弱了各國政府控制自身經濟的能力。這個問題的答案既不是自由放任,也不是保護主義,而是第三種方式:制定新的國際規則和制度,以確保全球化能與更高的生活水平、保障勞工權利和環境保護同步進行?!彼J為,美國領導層“應該談判具體的多邊協議以應對特定的環境威脅,而不是限制貿易”。
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就體現了克林頓的這一思考。北美自貿協定是世界上第一個由一個發展中國家(墨西哥)與兩個發達國家(美國和加拿大)簽署的自貿協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效應,大大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北美自貿區成員國綜合國力和市場成熟程度差距很大,經濟上的互補性較強。自貿區成立后第一個十年,成員國之間的貨物貿易額增長迅速,三邊貿易額從1993年的3060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的6210億美元。這個協定幫助企業重組其北美大陸供應鏈,使美國的汽車制造等行業更具全球競爭力,發展中國家墨西哥也受益明顯。可以說,三國都從北美自貿區獲利豐厚。
大力推動中國
加入世貿組織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決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關貿總協定。
由于歷史和政治原因,中國未能順利成為關貿總協定成員??肆诸D執政期間,看到中國經濟的發展,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持積極態度??肆诸D曾向國會和公眾闡明與中國建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對美國的好處。他說,如果投票反對與中國建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美國將失去就業機會,因為美國在歐洲、亞洲和其他地方的競爭對手“將占領我們本來可以服務的中國市場”?!拔覀儽仨氃俅卫斫庹f‘不的后果:如果我們不把我們的產品賣給中國,他人就會介入,接下來的20年里,我們會不斷反問自己,為什么我們會在這個大千世界里,把我們協商好的利益交給別人?!?/p>
克林頓是有遠見的。中國入世,中美貿易得到了長足發展。中國貨物進口總額從2001年的2400多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1.9萬億美元,同期中國服務貿易進口從393億美元增至4676億美元,年均增長16.7%。2017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30%。美國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認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絕對是共贏,不僅是中國贏了,美國贏了,歐洲贏了,發展中國家都贏了。
(摘自《環球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