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艷 曾德華
摘 要:通過對中國傳統園林植物造景設計背景的分析,總結其技藝特點對現代園林設計的影響,尤其是崇尚自然對現代園林設計的重要影響,探討園林文化理念在植物造景設計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園林植物造景;現代園林設計;文化理念
1 引言
園林植物造景是現代園林設計的重要內容,既包括人工植物種植設計與植物群落景觀營造,也包括對環境中自然景觀的保護和利用,而中國古代園林是具有豐富的藝術成就和獨特風格的園林藝術體系,即“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與自然美的融合”、“詩與畫的情趣”、“意境的涵蘊”融于一體的四大特點,在世界園林中獨樹一幟,將中國傳統園林文化運用到現代園林造景設計中,形成了獨特的園林植物景觀風格。
2 園林植物造景的作用
2.1 美化作用
園林植物作為營造園林景觀的主要材料,其本身具有獨特的自然線條,或柔和或勁拙,不同的園林植物形態各異,變化萬千,呈現出不同的形態美。根據植物盛衰榮枯的生命規律,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種植,使得同一地點在不同的時期產生了四時演變的季相特征;另外,植物對建筑等園林小品和山水的裝飾,還可以拓展園林空間,增加植物景觀層次的變化,從而創造了令人陶醉的園林植物景觀;更為突出的是利用植物的寓意和象征表現不僅給人以環境舒適、賞心悅目的感受,還可使人產生不同審美心理的思想內涵。
2.2 生態作用
園林植物具有防風滯塵、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減少污染和殺滅細菌等方面的作用。懸鈴木、刺槐可以有效地滯塵;利用云杉、水杉、柳樹等枝葉稠密、葉面粗糙的特點,進行截流降水,其截流量為降水量的15%—40%,加上土壤的滲透作用,減少和緩和了地表徑流量和流速,起到了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空氣中有許多致病的細菌,鬧市區每立方米空氣中含有400萬個病菌,而綠色植物如樟樹、松樹等植物能分泌揮發性的植物殺菌素,可殺死空氣中的細菌。
2.3 實用作用
園林植物枝葉繁茂,花果秀麗,不但可供觀賞,同時可以遮擋夏日驕陽,提供一片綠蔭,供人們休息、納涼。在園林中,可設計各種棚架及其他形式的園林小品,供葡萄科、葫蘆科、豆科、獼猴桃科等藤本植物攀緣,不但滿足了園林造景的要求,同時又可作為休息設施;園林植物可以用來分隔空間,組織游覽路線,有時還可以起到障景的作用,如蘇州古典園林中常用曲廊附以各種攀援植物引導游;北京石景山塑造公園的春早院,前庭后院則由花架相隔。
2.4 社會經濟作用
在商業化的今天,植物景觀對經濟的發展還有催化作用,在辦公大樓設立底層花園、層間花園和屋頂花園,利用植物景觀創造和睦,安靜的良好商業洽談環境。在城市建設中,綠化程度、植物景觀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還能夠推動城市的發展,可以這樣認為生態環境好的城市比較容易吸引投資者,如大連的發展歸功于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良好的政策之外,優美植物景物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3 傳統園林植物造景的思想與文化背景
數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不僅造就了中國園林體系,而且促使其發展成精湛而又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 古代園林的植物配置既表現植物自身的觀賞特性,也表現其文化內涵。勤勞而智慧的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學會了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創造出生動而美麗的植物景觀,從而形成中國獨有的植物配置與造景技術,尤其中國古典園林植物配置與造景藝術乃是世界園林造景之精華。
3.1 “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與自然觀
人類按哲學觀與文化傳統去創造空間,中國古代強調“天人合一”,人類是自然中的一部分,因此追求返樸歸真、向往自然。中國古典園林對植物的利用充分展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植物造景中要求仿照自然狀態錯落有致地組合成人工群落,與山石、水體等一同形成神似自然狀態的環境,并要求園林建筑與環境協調。
3.2 傳統文化對中國傳統園林植物造景影響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很多古代詩詞及民眾習俗中都留下了賦予植物人格化的優美篇章。植物中松剛強、高潔;梅堅挺、孤高;竹剛直、清高;菊傲雪凌霜,中國古典園林就是充分運用植物的觀賞寓意來表現意境美,如杭州的西冷印社就以松、竹、梅為主題進行植物造景,比擬文人雅士清高、孤潔的性格。自古以來,詠草頌花的詩詞歌賦,以植物為題材的各類作品更是數不勝數,“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不同的植物,被賦予不同的情感含義。
3.3 生活習俗對中國傳統園林植物造景的影響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民族,由于生活習俗不同,對植物造景中植物的運用也各有看法。在我國的民間風俗習慣中,往往利用植物的諧音或藝術形象借物寓意,如用玉蘭、海棠、牡丹和桂花相配,示意“玉堂富貴”;用松鶴相配表示“延年益壽”。另外人們還從生活情趣出發,根據植物的特性形成了一定的造景程式,南方庭園喜在墻前植芭蕉、棕竹及觀賞竹類,以求“粉墻作紙,植物作畫”的效果,江南園林更有“無竹不美”之說。
4 傳統園林文化在現代園林造景設計中的應用
4.1 崇尚自然,有利于園林生態的發展
中國園林崇尚“自然”,從老莊崇尚自然到以表現自然美為主旨的山水詩、山水畫和山水園林的出現與發展,都貫穿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哲學觀念,這個觀念深刻影響了中國園林藝術的創作。植物造景在遵循其生態性原則的基礎上,要力爭配置出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植物群落,達到生態美、色彩美、文化美、藝術美的統一,為人們創造清潔、優美、文明、現代的景觀環境。
4.2 注重意境的融合,適應現代社會人的要求
今天,人類整日被圍合在鋼筋混凝土的世界里,對自然更加留戀,現代人生活節奏快,不可能像古人一般整日賞花飲酒,閑情雅致,也不會產生那么多豐富的情感,人們缺乏的是讓靈魂回歸本我的環境,而情景交融的環境才可喚醒人們心靈深處的靈魂。當今已沒有幾人可以擁有“舉杯邀明月,把酒問青天”的情懷了,因此回歸本我、遠離喧囂繁忙城市的渴望、情景交融的景觀園林是都市里的佳境。
4.3 融有人文思想,加強人們對古代文化的認識
我國傳統園林植物造景多與文人墨客的詩詞賦句結合,形成詩情畫意的景面。現在園林植物造景設計過程中,增加對植物景觀與名人詩句、民間俗語等的設計,可以使得觀賞的人們進一步認識我國傳統文化,這樣也有助于提升景觀的觀賞價值。
5 結語
一種新的景觀形式的產生,總是與其歷史上的園林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珍視傳統的價值,并不是要無視社會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一味地模仿過去,而是將悠久的地方園林傳統與現代生活需要和美學價值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精煉提高的作品??傊瑘@林文化理念特別是傳統園林的意象與意境進行解讀、探討,從而尋求能與現代園林相結合的指導思想,目的在當今的景觀設計中,使作品既能體現鮮明地時代特點,又充分重視傳統園林文化,融入民族特色,融會貫通,唯此,才會更具持久的魅力和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臧德奎.園林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4:108.
[2] 王世金,尚雪英.中國傳統園林植物造景意境藝術美手法賞析[J].現代園藝,2006(10):33~35.
[3] 姚啟元,才博,曲歌.淺議園林植物造景作用[X].中國科技信息,2005(1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