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南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媒體環境對廣播節目制作帶來的影響與傳播方式的變化,明確了廣播節目制作人作為廣播節目傳播的中介,應當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與能力,能夠認清當前社會局勢,既能通過節目制作吸引聽眾滿足社會需求,又能弘揚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希望為關注此話題的人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廣播節目;廣播節目制作人員;數字技術
數字技術變革是新媒體發展變化的主要依托力量,隨著計算技術、互聯網技術、戶外媒體、移動媒體等設備的研發,廣播節目傳播的途徑與范圍逐漸增加,新媒體環境下廣播內容傳播呈現了新的形態,需要提升廣播節目制作人員的整體素質,促進廣播節目在新媒體環境中向更加優質的方向發展。
一、新媒體發展對廣播節目制作的影響
(一)獲得節目素材渠道的多樣性
現階段,互聯網中信息的高度整合與應用為廣播節目的制作提供豐富的素材,為了使得節目內容更能吸引受眾的關注,節目制作越來越趨于緊跟時代的步伐,例如評論類的廣播節目可以從各個平臺獲取與講述事件相關的信息,通過信息搜索、電話訪談、網絡采訪等形式,對事件進行深入的了解,提高節目素材編輯的有效性[1]。
(二)節目播出渠道的多樣性
現階段,計算機技術、移動設備的應用,使得廣播節目的播出渠道更加多元化,從網站廣播節目直播發展至今天的互聯網直播,例如PPlive,PPS等網絡直播平臺,廣播渠道的多元化發展決定了節目的多元化發展,不同渠道的聽眾對廣播收聽內容的需求不同,廣播節目的制作也更加復雜化。
(三)節目內容分類的多樣性
新媒體信息發布與接收終端的多樣性以及信息的非線性等特點決定了節目內容分類的多樣性,受眾對內容需求的不斷增多以及受眾的主動點播功能,決定了現階段廣播節目需要制作更加豐富的內容,以滿足受眾的各方面需求,且為了提高節目的收聽率,增加節目的創意性十分有必要,節目內容的多樣性創設提高了節目的整體競爭力。
二、新媒體環境下廣播節目制作人員應具備的素質分析
(一)名牌節目培育能力
新媒體環境下,隨著各類標題黨、過分夸大、虛假等信息的傳播,最終發現仍然是節目的質量決定著節目的具體收聽率,因此,要求廣播節目制作人員具備培育名牌節目的能力,即打造節目的品牌形象,嚴格把控各期節目的質量,吸引受眾與廣告投資,最終利用投資對節目做出更加優秀的創新與改編,促進名牌節目的商業化發展。要求廣播節目制作人員具備一定的社會調查能力、分析能力、借鑒能力等,對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的關注點、熱點話題進行搜集,最終整合應用到名牌節目的制作與包裝中,提升廣播節目的整體形象。
(二)受眾分析能力
廣播節目制作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受眾分析能力,即根據節目的收聽觀眾的種種行為進行有效的管理與分析,為廣播節目制作提出更加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使得廣播節目能夠在新媒體環境下具有較高的傳播效益。新媒體環境的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傳播效率高等特點,決定了受眾接觸廣播節目的范圍較廣,廣播節目制作人在節目宣傳與制作的同時,應當加強對受眾的分析,提高節目的影響力與收聽率。廣播節目制作人員可以通過大數據平臺對廣播節目收聽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分析節目各個階段的點擊量、不同主題的點擊量,并分析點擊量上升的原因。通過對該類節目點擊量的分析對比,廣播節目制作人員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廣播節目制作,能夠有效提高廣播節目的收聽率。各大平臺上廣播節目的轉發與分享,同樣是促進廣播節目收聽率與點擊量提升的有效手段,要求廣播節目制作人與受眾進行良好的互動,分析各個平臺受眾對廣播節目的評價,收集整理受眾的意見并對節目進行有效的整改,促進廣播節目制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三)適應新媒體特點的技術能力
廣播節目制作人員應當充分了解把握現代新媒體傳播的具體應用特點,掌握現代化的電子器材、軟件應用等技能,豐富廣播節目的元素。在廣播節目的素材收集上,應當熟練應用攝像機、錄音筆等電子軟件,有效把控采訪、廣播、直播現場的音質,為受眾提供清晰的聲音。在廣播節目的編輯上,不僅要數量掌握新聞、編導、播音等專業知識,還要熟練掌握非編、線編等音頻編輯軟件,例如Adobe Audition CC 2018、音頻編輯專家、Cool Edit Pro等音頻編輯器的應用,能夠在音頻中添加更多趣味性的元素,增強廣播節目的表現力。在廣播節目的宣傳上,現階段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廣播節目的知名度,廣播節目制作人員應當第一時間將廣播節目的錄播與直播消息傳送到網絡平臺中,吸引更多的受眾聽取廣播節目[2]。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媒體發展對廣播節目制作具有獲得節目素材渠道的多樣性、節目播出渠道的多樣性、節目內容分類的多樣性等特點,要求廣播節目制作人員具備優名牌節目培育能力、受眾分析能力以及適應新媒體特點的技術能力,以此提高廣播節目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鑫.“三網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7 (23):71.
[2]楊聰玲.廣播節目的制作與播出數字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 (17):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