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胤蓉
摘要: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電視節目審美的相關需求,我國民生新聞節目也隨之發展,逐漸去為了滿足電視觀眾而去改變。要想讓電視民生新聞不斷發展,就必須要讓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去多學習現代化新媒體的相關特點以及優勢,在從新媒體模式中,獲取到更多的電視觀眾。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手機,電腦等多種電子產品的出現,都導致了電視民生新聞的收視率下降,在新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要想更好的去提高電視民生新聞的整體風格特色,就需要電視民生新聞做出創新和改變,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融媒體時代語境下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機遇和挑戰,對電視民生新聞在新媒體時代下的挑戰和機遇,也對其提出了相關改善措施,從而去促進我國電視民生新聞節目能夠更讓電視觀眾所喜愛。
關鍵詞:融媒體;電視民生;新聞;機遇;挑戰
當下在融媒體語境下,我國有諸多的新興媒體正在通過新社交媒體渠道加強信息的傳遞能力,然而傳統的媒體也根據現如今社會發展的新形式在不斷的創新和改變。所以,我國電視民生新聞在新媒體的融合背景下,也需要不斷的創新新的技術和思想理念模式,要豐富電視欄目的內容,增加相關人員的專業程度。由于媒介更換時代所需要的時間越來越短,我國有大量的新興媒體也逐漸走入百姓的生活中,越來越豐富的電視節目已經逐漸取代了民生新聞在觀眾心中的地位,這也是對我國電視民生新聞的一種挑戰,同時還是一個機遇,只要充分把握好電視民生新聞的收視力度,以及創新出新的內容和新聞模式,就能讓這個機遇帶給我國電視民生新聞更好的發展。
一、融媒體語境下電視民生新聞的機遇和挑戰
總的來說電視民生新聞還是屬于傳統媒體的新聞類型,面對現代化新興媒體的大量涌現,在當下發展期間的電視民生新聞弊端也會逐漸出現。電視新聞的時效性,是屬于新聞傳播快捷與否的主要因素,在面臨新興媒體的迅速發展,我國傳統媒體中的電視民生新聞,還無法達到新媒體傳播的交互性。在新媒體發展背景下,傳統的媒體是很難及時的把所看到的真實信息內容傳達給人們。然而在這個現代化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也是變得不太需要電視民生新聞來為自己傳達信息內容了,而是利用網絡就能對其熱點進行了解,新興媒體還具有開放性,這種特性對于當代人們來說是最為重要的,這些情況的出現就導致了新型媒體的傳播信息的方式逐漸贏得了大眾的喜愛。互聯網大環境下,人們對于民生新聞的獲取來源大多為手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平臺來獲取民生新聞的信息資源,從而及時的分享大量的信息資源,有效的打破了傳統媒體接受信息資源的方式,從而有效的實現了傳統電視媒介轉向虛擬互聯網時代。
雖然傳統媒體的地位逐漸被新媒體所代替,但是電視民生新聞的發展也是在新媒體的語境下做出適合的調整以及結合,從新聞的時效性角度來看,我國電視民生新聞本就應該依靠自身的優勢和特性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發展,在發展期間所出現的信息傳播成效和人們的反應,都是能夠在某種程度上看出電視民生新聞的價值,讓其更有說服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收視率。在新媒體背景下,時常能夠看見民生新聞內容的傳播在很短時間中呈現放射性,這對于新聞傳播的及時性是其他新聞媒體所不能取代的優勢之一,在取得民生新聞線索資料時能夠以最為快捷的方式進行傳播,并且向人們及時的發布出最新的新聞消息。電視民生新聞自身和網絡媒體所對抗的劣勢在于新聞的及時性不夠,除開網絡信息資源的傳輸較為方便之外,每個單一的人們也能成為新聞消息的傳播者,這也就是現目前電視民生新聞無法與新媒體所抗爭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融媒體語境下電視民生新聞所面臨的機遇
(一)傳播形式的多樣化
當前新媒體正處于發展時期,其中電視傳播的形式也是由原有的單一電視收看人群,逐漸轉向更為多樣化的傳播形式。我們可以從多樣化的電視傳播角度來獲取到觀眾人群的相關信息資源,讓其具備更為豐富的電視傳播渠道,這種轉變也是為了能夠適應當下融媒體語境下電視觀眾在不同時間段收看新聞民生收視的相關需求。現目前電子產品發展快速,電腦,手機等多種互聯網產品都能夠獲取到最新新聞資訊,這都是現代化互聯網人群收看電視轉變的觀念,由傳統的媒體到新媒體當中,對于一樣的電視民生新聞焦點,針對不同人群也有不同的收視體驗。簡單來說,在融媒體背景下正在打造一種較為特殊形式收看當下電視民生的新聞形式,我國諸多電視臺所報道出的新聞都是以直播的方式,這樣可以充分的體現出其新聞訊息的及時傳達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其可靠度。當下手機,電腦等產品還可以通過搜索關鍵詞,關鍵字來對最新的新聞資訊進行了解,也能隨時隨地的觀看電視民生新聞直播,這也讓我國電視民生新聞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給人們帶來最為真實可靠的社會事件的熱點,讓人們對事情有更多的了解。電視臺為了能夠讓自己平臺的新聞資訊多樣化的傳播,充分的運用了現代化科學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出來,電視臺欄目的官方微博賬號,都會在互聯網界面上顯現,這也有利于電視觀眾可以通過手機或者是微博微信去關注電視節目的官方平臺,這還能及時的獲取有關電視節目的動態,這樣做的真正意義就是體現出了新媒體環境下的傳播方式的多樣化。
(二)選題來源更為寬廣
現目前,融媒體語境下的電視民生新聞發展還在路上,并且遇到了新的挑戰和機遇。但是在我國傳統的電視行業當中的電視收視率份額也會因為受到了收視率的影響而出現較為明顯的變化。與此同時,對于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們必須要將那些新鮮的新聞資訊等待著相關人員對其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索,現目前我國民生新聞電視節目的選題范圍,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借助新媒體技術,在這個全新的社會競爭當中,電視民生新聞發展與機遇都是會共同存在的,只有將新聞民生選題范圍變得更為廣闊,才能讓我國電視民生新聞有一個較為良好的發展契機。所以常規化的電視民生新聞報道中傳統風格相對較短,這種報道方式是會讓觀眾很直接的獲取到新聞信息的關鍵,這種報道方式是和之前的傳統媒體刻板報道風格完全不一樣。在新媒體語境下的傳統媒體,電視民生新聞除了要和以往的微博,微信等諸多網絡平臺來爭奪關注度之外,還需要面臨現代化互聯網的到來,逐漸出現的融媒體沖擊力,以及相關信息的來源。在新媒體這個大環境下,給電視民生新聞提供了大量的選題,還能夠憑借現代化新媒體的傳播力度以及新媒體的各種傳播渠道,來讓我國傳統媒體借助新媒體的相關特點,讓電視民生新聞得到發展。
(三)電視民生新聞時效性增強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也會讓傳統電視民生新聞的傳播形式增添了不同的傳播形式,同時還為融媒體語境下的發展給予動力,我國傳統媒體的電視民生新聞報道也逐漸加強了人們之間的相互了解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以融媒體為平臺的及時參與相關新聞報道的時效性,現代化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筆記本電腦,手機,通信設備等移動互聯網科技產物走向大眾人群,若按照傳統的傳播方式,人們充分運用自己的手機記錄下民生新聞素材發送給當地電視臺能夠給我國電視民生新聞提供更多的信息資源,這樣在新媒體時代信息量龐大中,其信息的時效性也能有所體現。對于使用更多的移動客戶端的人群來說,其完全可以通過新媒體APP中新聞軟件,進行實時的了解民生新聞報道的具體情況,傳統電視媒體也關注到了新興互聯網的相關特點,對其進行深入的了解探索,從而再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讓互聯網和傳統電視民生新聞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讓其具有兩者之間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做到長遠的發展。
三、融媒體語境下電視民生新聞所遇到的新挑戰
(一)電視民生新聞傳播模式的不完善
以往,我國政府一直是主導電視民生新聞的相關內容和熱點,當下,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這樣的局面。對于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有著很多的不同看法,這也是不同人生觀,不同價值觀以及不同世界觀中不同階級人群的看法。新媒體讓他們自身觀點得到了快速的傳播,其中不管觀點是對或錯,好還是壞。然而電視民生新聞節目若是為了尋找發展,就必須加入新的血液,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其必須要求對自身進行大規模的改變,不管是在運營機制上,還是新聞節目上或者是生存環境下,都要做出適合自己的改變措施。但是這種傳播方式的改變也是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的,如果新聞內容過于娛樂,那么其新聞的可信度以及可靠度就會受到人們的質疑也會讓其真實性得到懷疑。所以,我國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必須要隨時的和人們進行溝通,要在這個過程中來獲取人們的思想,充分運用新媒體的優勢,抓住新聞主體核心,為電視民生新聞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電視民生新聞運營模式的落后
現目前,媒體的融合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借助現代化新媒體的特點,對其進行運用,這樣主要是以尋求更好的電視新聞發展空間。在傳統新聞運營的體制中是非常難打造出這樣的運營模式的發展空間,其具有傳統的運營思想理念,是無法對其進行相應的改善的。我國電視民生新聞行業的運營機制模式都是使用產業方式來獲得相應的資金的,當前我國電視媒體行業一方面受到了現代化新媒體的沖擊,在另一方面也必須要接受來自電視媒體行業內部的制度完善以及內部的競爭,這些因素的出現都是會導致電視民生新聞收視率降低。然而新媒體卻是相反的,對于各階段業務都是向著很好的發展方向所前行的,新媒體的發展對于傳統媒體來說,是最具沖擊力的,在一定程度上是讓傳統媒體的運營模式受到影響,電視民生新聞是傳統媒體的組成部分,其也會面臨著來自新媒體發展的沖擊。
四、結語
總而言之,融媒體語境下的電視民生新聞在發展過程中,其機遇和挑戰都是并存的,要想發展就必須要把握機遇,戰勝挑戰,從而來贏取電視民生新聞的發展途徑。電視民生新聞的發展,在新媒介背景下進行發展方向的探索,也在探索中不斷前進,爭取早日為我國電視民生新聞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姚娟.新媒介生態環境下電視民生新聞文化傳播路徑探析[J].新聞界,2013 (13).
[2]萬陳芳.發揮新聞評論在電視民生新聞中的作用——以《南京零距離》、《第七日》和《經視直播》為例[J].湖北社會科學,2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