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火琴
摘要:伴隨著選秀節目的出現,各大電視臺都爭相推出了親子真人秀節目,從表面上來看,各節目的內容以及定位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它們都一致主打親情題材,在保持良好的收視率的同時也讓廣大人民群眾對中國式教育的進行火熱探討。本文以爸爸去哪兒為例,從敘事學的角度,分析了親子真人秀的敘事結構、敘事主題以及敘事手法,并探討了該節目的傳播方式。
關鍵詞:親子真人秀;敘事結構;傳播方式
現階段,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已經成為一檔不分年齡層次喜愛的電視綜藝節目,從2013年播出至今,從未受到社會上的任何差評,不僅讓觀眾覺得津津樂道,還讓大家深刻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爸爸去哪兒在開播的第一天就排在了收視率的首位,且隨著第二季的相繼播出,爸爸去哪兒的冠名費就達到了3.1億元,基于這些可以看出,爸爸去哪兒對社會早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
一、爸爸去哪兒的敘事視角
(一)敘事主體
關于在明星爸爸的選擇上,節目組都是有針對性的去選擇,可謂頗費心思。首先爸爸去哪兒的第一季嘉賓不管是從年齡還是職業都具有明顯代表性,分別為運動員田亮、模特張亮、演員郭濤以及歌手林志穎和導演王岳倫。另外,從5位孩子的角度來分析,他們的年齡沒有明顯差異,都在5歲左右,由于孩子的天性單純,他們不會和大人一樣,礙于鏡頭,迎合觀眾,他們都是最真實的自己,表達的都是自身最真實的情感狀態。在爸爸去哪兒節目當中,李銳作為代理村長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他主要是控制節目的進度和發展,向爸爸和孩子們講解游戲規則,另外,作為整個節目的引導者,村長還要扮演孩子們的知心朋友,讓敘事的節奏充滿氛圍。
(二)敘事結構
在真人秀當中,敘事結構具有極大的重要意義,是決定該節目成功的關鍵所在,要想在觀眾面前展現出節目的真實性以及趣味性,怎樣將72個小時所發生的故事,簡要做成一個90分鐘的完整性敘事,這些都是思考的重點。爸爸去哪兒的原型為韓國的綜藝節目爸爸,我們去哪兒,在基于韓國節目的總體構架上,爸爸去哪兒節目組做出了細微的調整,總體來說,兩檔綜藝在整體結構上都基本相同,都是屬于明星爸爸攜帶自己的子女去一些比較有民族特色的地方進行一些日常的親子互動,在使用此種模式結構的條件下,爸爸去哪兒節目組同時也會根據當地不同的民俗添加一些新鮮元素,并創新游戲環節,讓明星嘉賓都盡可能的展現給觀眾最真實的生活狀態。
(三)敘事手法
將封閉的演播廳轉移到戶外,親近大自然,這是爸爸去哪兒節目成功的關鍵,它不僅能夠記錄明星們的日常生活,還能讓觀眾感同身受,忘卻了幾位爸爸的明星光環。從爸爸去哪兒節目的技術角度分析,該節目組敘事方法主要展現在120名不一樣部門的工作人員和45個機位不間斷的拍攝,并且在每一次的節目中都會存在上千小時的節目素材可供選擇。此外,節目組會按照節目的總體需求,在這上千個素材當中進行挑選,在加上后期的剪輯以及音效和字幕組的制作,最終確認播出版本。
二、傳播策略
(一)新浪官方微博宣傳
爸爸去哪兒的新浪官方微博自節目開播首日,便發布了九十余條相關微博,主要承擔著公關宣傳的作用,日常任務主要為發布一些和爸爸去哪兒相關的話題內容以及宣傳海報,轉發明星爸爸的相關微博以及和微博網友們互動等,尤其是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在微博的宣傳中更加注重和觀眾網友的互動,比如會對于提問的網友給予評論,經常轉發一些網友制作的海報和熱評等等。為了能夠真正做到和網友的有效互動,官微還會將“微直播”和節目同步播出,并且實時進行節目的發布。爸爸去哪兒的官微宣傳是非常具有規律性的,在周一到周四的這個時期,官微會發布最新節目的相關片段,在周六周日這兩天官微會發布一些過往節目中出現的熱門片段和花絮內容,在周五的時候就會開始進行節目的直播。這一系列的微博平臺宣傳工作就已經足以讓爸爸去哪兒成為網友的關注焦點,并且效果良好。
(二)與熱點綜藝的結合
為了達到雙贏的目的,湖南衛視在爸爸去哪兒的每季播出一段時間后,便會邀請爸爸去哪兒的明星嘉賓和孩子參加了自家兩檔火熱的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以及天天向上,以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的嘉賓為例,在參與快樂大本營的那期節目,優酷的點擊播放量達到三千萬,且在同一時間段該節目的收視率最高,力壓其他綜藝,與此同時,也是五年以來收視率最高的一次。另外,爸爸去哪兒的嘉賓在參加天天向上這檔綜藝后,也同樣讓該節目經歷了一個收視小高漲,并讓其收視率沖破了一直在1%浮動的局面,經過這兩檔綜藝節目的推波助瀾,爸爸去哪兒也就更加讓人熟知,成為觀眾的討論對象。
三、結論
根據爸爸去哪兒的敘事與傳播研究可以看出,該綜藝通過無主角的敘事方式,科學的向觀眾展示了每組明星嘉賓,讓整個綜藝形成了一種生動、輕快、幽默的節目風格,爸爸去哪兒能夠從眾多的綜藝節目中拔得頭籌,不僅是因為敘事上的成功,還使觀眾對于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成長問題心生共鳴,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意義,此外,爸爸去哪兒在韓國綜藝模式的基礎上,添加了我國的一些民族特色,向觀眾傳遞了本土文化,使節目更具看點,爸爸去哪兒要想得到觀眾的持續關注,就必須要學會對節目的模式和內容進行創新。
參考文獻:
[1]阿瑟·阿薩·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4.
[2]付春暉.戶外類親子真人秀節目的返璞歸真——淺析《爸爸去哪兒》的敘事思維[J].東南傳播,2014 (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