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姣
摘要:近年來,廣播電視媒體中直播節目的數量越來越多,與此同時,直播中一些不可預見性因素時有發生。對一次突發狀況的應急處理可以讓節目化險為夷,甚至錦上添花,這些都得益于在節目中起關鍵作用的主持人具有較高的應變能力。本文從主持人的角度出發,對突發狀況下主持人應該具備的應變能力進行研究,給出了主持人應變能力培養的一些方法。
關鍵詞:主持人;突發狀況;應變能力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大眾傳媒業迅速發展,傳統的直播和事前制作的錄播節目已經不能滿足受眾對節目的期望與訴求,能充分體現廣播電視媒介傳播方式的直播節目逐漸獲得受眾偏愛。直播節目以其快捷性、真實性、生動性得到認可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有時,在節目中起關鍵作用的主持人可以讓節目化險為夷,甚至錦上添花。可見,主持人具有較高的臨場應變能力,面對突發狀況臨危不亂、妥善解決,是直播節目取得成功的關鍵。良好的應變能力,是每一位主持人必備的職業能力。
《我是歌手》第三季總決賽汪涵的救場不僅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也讓汪涵一度成為主持界的標桿之一;2018湖南衛視小年夜晚會杜海濤直播口誤,梁田、何炅的機智救場獲得片片贊許聲。直播時,不可預見性因素時有發生,主持人必須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具備隨時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不沉默不語、不信口開河,用良好的語言功底將一次短暫頭腦風暴的結果進行言語組織,加之流利的語言應變救場。這看似簡單的一次主持經歷,往往不是主持人個體的一次剎那間的思維碰撞,而是長時間的積累和鍛煉。具體來說,主持人的應變能力培養應從以下五方面著手。
一、正確的輿論導向
直播節目主持人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保持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政治敏感度。直播中難免遇到政治性和政策性話題,這就要求主持人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要對黨和政府新近出臺的政策、方針、制度等有一個較為深入的了解和切身的感受。只有這樣,才能正確把握節目的主要內容、選題的適合程度和嘉賓的選擇方向,這樣才能在攝像機前保證不出政策性的差錯。特別是當面對突發狀況時,就更是對主持人政治素養的一種即時檢驗。
二、豐富的文化底蘊
主持人是文化產業工作者,良好的文化素質是不可或缺的專業素質之一。主持人常被稱為“雜家”,主持人應該“頭頂藝術、腳踩文化”,意思是主持人應該涉獵廣泛、飽讀詩書,不論是人文、歷史、地理、科技、體育還是社會學甚至是自然科學等有關方面的知識都要有所涉獵。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還能使主持人對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幫助主持人更好地掌握廣播電視和播音主持專業的相關知識,能增強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主持人妙語連珠的基礎。縱觀國內熒屏,被受眾熟識的知名主持人無一不是具備淵博的文化知識。《朗讀者》里董卿的每段開場白堪稱經典,淵博的文化底蘊和深厚的語言功底使她的主持語言流暢而富有內涵。
文化素質是主持人的知識水平、藝術修養、道德準則等多方面的綜合體現,主持人的語言和形象中一定會呈現出文化積累和內涵修養,受眾能夠真切的體會和感受到。相反,沒有深厚的文化積淀,主持人即使有良好的表達技巧和表現力,也只能是讀的了稿件的花架子。
如今廣播和電視節目越來越豐富多彩,對主持人的要求越來越高,主持人之間能力的競爭也越發激烈。受眾對主持人的偏愛也由長相甜美向知識性、內涵型主持人轉變,像董卿、汪涵這樣的主持人收獲了各年齡段的粉絲。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不僅需要運用書本知識,還要將自己的人生體驗滲透其中。比如中央電視臺的著名主持人董卿在《朗讀者》節目中的每一段開場白,有文化、有內涵、有深度、有溫度。
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功力
節目主持人的語言,與廣播電視媒體無可比擬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與主持人節目個性化、人格化、參與性和人際性的傳播特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它總是在耳濡目染中影響著受眾的語音面貌,影響著受眾對事物的看法以及價值觀念,甚至影響著節目的收視率。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不脛而走的,它對于祖國語言的純凈健康、優美豐富,有不可估量的、也是其他傳媒所無法替代的作用。在節目傳播效果的層面上,主持人語言又直接關系到節目的質量,特別是在突發狀況下,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讓節目力挽狂瀾甚至錦上添花。《我是歌手》第三季歌王之戰孫楠意外棄權,當晚臨危不亂的主持人汪涵憑借其不卑不亢、話緩氣硬的一段串詞不僅被奉為播音主持教科書案例,那一句“沒事兒不惹事,事兒來了也不要怕事”以及兩次”你聽“更是被觀眾視作經典語錄。
四、創造性思維
良好的思維是主持人進行臨場應變的基礎,主持人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再通過具有扎實基本的有聲語言展現,一定能給節目帶來錦上添花的效果。節目主持人要有良好的創造性思維,這不是一日兩日就能達到的,需要通過日積夜累鍛煉和努力的學習才能實現這一目標。所以,主持人在不斷加強心理素養的同時,要多讀書、讀好書,勤學習、勤練習。
主持人的思維能力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編導意圖按照一定的邏輯在頭腦中整理出來,再用語言表達出來的能力。主持人最忌諱在言語表達上生搬硬套、張冠李戴。更不能看似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實則說的只是空洞無物或插科打諢的話。敏捷的思維能力是一名主持人臨場應變的重要法寶。主持人一定要培養自己縝密的邏輯思維,運用創造性思維將大腦中的知識和經驗組織加工,形成即興的語言,以展現良好的突發狀況應變能力。
五、良好的心理素質
當節目面臨突發狀況時,節目主持人的表現對節目的影響至關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節目主持人提升應變能力的心理條件。面對突發狀況,主持人要及時樹立自信心,還要學會控制自身的情緒。
首先,突發狀況下主持人還應該具有樂觀自信的心態。對自我進行充分的肯定有助于主持人完成突如其來的狀況,有助于主持人充分發揮聰明智慧應對不確定的挑戰。主持人應該擅長用面部表情、語音語調和言語組織增強自信心。當然,主持人在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樹立自信狀態的同時,要防止因驕傲自滿而造成引喻失義。
其次,加強情緒的控制,是主持人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重要條件。當突發狀況出現時,主持人應自覺地克服心里的否定情緒色彩,切記將否定情緒帶入言語、表情中,當然,有時候幽默的情緒可以使節目現場活躍起來,調動受眾的情緒,可以消除突發狀況帶來的尷尬場面。如果突發狀況恰好由主持人自身引起,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能讓負面效應左右自己。
當然,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是一朝一夕的練習和積累而得來的,而是要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奮斗。
主持人是節目整體構思的體現者,是節目目的的實現者,是節目的靈魂,必須不斷培養和提升自身的應變能力,以便做好節目的銜接、敘事、溝通、評論和控場。節目進行時的突發狀況不可避免,只要主持人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不斷加強自身政治素養、文化底蘊,增強心理素質、語言表達功力,進行創造力的培養,一定能用恰當的方式化解突發狀況,贏得掌聲和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