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成鑫
摘要:影視照明中分為了自然光照明和人工光照明,我們看到的大多數影視作品都離不開人工光照明。現在,人工光照明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工光照明中最經典的當屬三點布光法,文章主要結合具體的實例分析三點布光法在電影作品中的運用。
關鍵詞:影視照明;人工光照明;三點布光法
一、電影照明的類型
光線因素在影視作品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縱觀電影史的發展,電影照明可以分為自然光照明和人工光照明兩種照明類型。自然光照明其實就是來自于太陽光的直接照射或者間接照射,一般來說適用于現實主義風格的電影。比如說賈樟柯導演的故鄉三部曲中的《小武》、陳果導演的《榴蓮飄飄》等等,真正意義上體現了導演還原生活再現生活的目的。
二、三點布光法的含義
人工光照明指的就是在攝影棚或室外需要人工布光的方式進行的照明。人工光照明最經典的當屬三點布光法,我們可以從很多的電影作品當中看到三點布光法的照明方式。三點布光法指的就是使用三種不同性質的光源和建立在三個不同方向上的照明布局。首先靠近攝影機方向,我們可以設置一個主光源,用來提供被攝物的基本照明,并由主光源來確立影調的秩序感;靠近攝影機另一側方向設置的是補光源,補光源通常為散射光,其強度是要低于主光源的,主要用來減弱被攝物暗部的濃重陰影,并使暗部看上去透明;在被攝物體的后方或者是上方設置背光或頂光,通常都稱為輪廓光。輪廓光的作用是勾勒出被攝物的基本輪廓以及將被攝物體從背景中突出出來。簡單來說就是主光提供基本照明,補光用來減弱暗部陰影,輪廓光勾勒出物體的輪廓,這就是所謂的三點布光法。
三、三點布光法的運用
三點布光法在影視作品中的運用都有不同的美學特征,給觀眾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比如霍建起導演的《情人結》,該片主要講述的是一段東方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愛情故事,趙薇和陸毅在片中出演了一對戀人。他們一起長大,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份青梅竹馬的愛情卻遭到了雙方父母的強烈反對,他們相愛多年,最終沖破阻礙走到一起。該片中的這樣一個片段,趙薇給生病的父親送藥,站在父親病床邊與父親對話,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發現趙薇臉部的右側是來自主光源的照明,提供了趙薇臉部的基本照明,而且主光源的角度與來自窗戶的自然光方向一致,顯得特別的自然;趙薇臉部的左側暗部在補光的作用下,影調既富有透明性,又不失立體感;我們還會發現趙薇的左側邊緣有一條亮帶,這是輪廓光照明的效果,這條亮帶是用來突出人物的輪廓。從整體上講,這個鏡頭的影調顯得特別的自然,而且人物形象突出。從這個畫面中,我們不難看出,人物的面部呈現出一種明暗反差適中的畫面影調,這種方式,稱之為低反差照明。可以調節主光和補光,讓二者之間的差距變小就可以實現這種明暗對比不強烈的低反差照明。
再比如美國導演南希·邁耶斯的《愛是妥協》,該片是美國哥倫比亞影業公司發行的一部喜劇類電影。講述了一名老年花花公子,因心臟病在女朋友家中休養康復時,愛上了女朋友母親的愛情故事,充滿了喜劇性。這部影片的畫面影調是整體偏亮的,這樣的布光方式,稱之為高調照明。可以通過增加補光的照明強度,所以畫面整體才會均勻而明亮。通過增加補光的照明強度,來減弱暗部的陰影可以形成高調照明,并營造出一種明亮和輕松的影調效果。喜劇和情感題材的劇情片,適合采用高調照明。
意大利導演貝托魯奇《末代皇帝》,該片講述了中國清朝末年的最后一位皇帝溥儀60年的跌宕一生,并通過溥儀的一生也見證了中國歷史的巨變。這部電影的中光線運用很有特色,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溥儀臉部特寫的畫面,會發現溥儀臉部呈現出一半明亮一半陰暗的影調效果,臉部一側在主光源照明下,肌膚的質感清晰可見,而臉的另一側籠罩在陰影中,看不到任何細節,而且也看不到人物面部的輪廓。這種方式稱之為高反差影調效果,就是減弱或去掉補光和輪廓光,在強烈的主光照明下,畫面就會形成明暗對比特別強烈的高反差影調效果。也可稱之為“陰陽臉”,這種高反差影調效果暗示出溥儀前半生命途多舛,后半生迎來了新的生活,也象征著溥儀人格的分裂和扭曲。
高反差照明是明暗對比特別強烈的“陰陽臉”,其實在高反差照明的基礎上也可以實現整體畫面陰暗的視覺效果。比如意大利導演瑟吉歐·萊昂內《美國往事》,該片以紐約的猶太社區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面條”從懵懂少年成長為黑幫大佬的歷程,同時也展現了美國從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的黑幫史。在影片結尾處,老年時代的主人公面條見到了他的朋友麥克斯與自己的女神所生的孩子,這個畫面中,我們隱隱約約能看到人物的面部表情,但是看不清任何的細節,畫面整體偏暗,這種照明方式稱之為低調照明,這是在高反差基礎之上的,所以高反差照明也適合創造陰郁的低調畫面效果。犯罪、暴力類型的電影或警匪片都很適合采用這種影調。
總之,光線是影響畫面的直接因素,好的光線的運用可以給影片畫面增強質感。不同的光線的運用也會給觀眾帶來不同的審美感受。
參考文獻:
[1]王晶,康凡.影視藝術的生命——光 ——淺談光影在影視藝術中的造型作用[J].科技信息,2010 (20).
[2]史昱冰.光在影視畫面中的造型作用[J].現代電視技術,2009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