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樂
摘 要:隨著現代建筑智能化的發展,對機電工程施工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機電工程一般比較復雜,技術性比較強,安全管理難度較大。做好機電工程安全管理,提高施工安全技術是保證建筑工程順利完工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機電工程;施工安全;技術;管理;控制措施
1 引言
安全管理的作用是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要求施人員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具備相關專業技能,并且還要有高度安全意識。安全施工技術的提高是保證工程施工人員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相關部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2 機電工程施工安全危險源的辨識
施工現場及其周圍經常存在一些危險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也是多樣的,比如施工現場中勘察工作沒有設計好,或是施工過程中沒有及時疏散人群等。這些問題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為了保證施工現場的安全,需要利用合理、科學的方式去識別危險源,并及時分析其產生原因,最后采用正確的解決方式阻止危險源的存在,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安全事故的發生。
2.1 施工危險源的種類
第一類危險源存在于施工過程中,它包括光、電、熱、化學能源的傷害。而這些能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施工現場的能量釋放(爆炸,泄露或者是輻射)過程中意外形成的。第二類危險源主要是因為發生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或是環境的變化等情況引起的。
2.2 危險源辨識方法
識別危險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調查法。首先成立辨識小組,小組成員要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并有一定的經驗。在做調查之前,要作好充分準備,確定活動內容及活動場所,然后開始對危險源及其潛在的風險進行調查,辨識。
(2)直觀經驗法。危險源辨識方式多種多樣,而最為常見的是直觀經驗法。辨識小組的人員在了解法律法規對本單位本項目安全的具體要求,以及掌握辨識范圍和類別的基本情況之后,結合深厚的專業知識,深度分析產生危險源的原因,并找出可能存在危險源的地方。
(3)安全檢查表。該方法的具體操作過程是將整個施工過程的工作人員分為一定數目的作業單元,讓每個單元的工作人員有針對性地排查對應的作業區域,制定相關的項目檢查表用以記錄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最后形成整個工作活動的安全檢查表。
(4)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評價作業條件的危險性,主要是利用與系統危險率有關的三種因素的標值乘積值進行半定量評價。
3 施工安全技術控制措施
3.1 施工安全技術的制定
施工安全技術的制定主要針對“預防、減少、消除、隔離、個體保護”五個方面。有的危險源如果經過認真處理,便能夠消除或預防,但也有不可避免的危險源的存在。如果發現這種危險源,工作人員需要在技術和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不同工程項目的處理上,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實時監測,盡最大的可能阻止不可避免的危險源超出可承受的范圍。
(1)施工工程的整體考慮。展開施工前,首先要考慮工程項目在施工期間對周圍道路、行人及居民、公共設施的影響,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適當設置標示牌,隔離帶等。
(2)施工平面布置的安全技術要求。在施工平面布置中,易燃易爆物品應與建筑物維持一定的距離。電氣設備、輸配電線路、變配電設備與其他設施、構筑物、道路相隔的距離要在最大限度上滿足安全要求。在施工過程中,最重要的配置裝備是消防設施、裝備、器材,要能夠保證每一名施工人員都能熟練使用與檢查。
(3)危險性作業的安全措施。在施工現場最常見的危險性工作是高空作業,因為意外跌落造成的安全事故,其數目之大令人擔憂。但高空作業又是極為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環節,所以一定要設置必要的安全措施。例如:工作人員的身體狀況要進行定期檢查,且嚴厲禁止酒后、疲勞或帶病作業的情況出現,若發現有違反者應嚴格處理。此外安全防護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對防護欄、安全網等設備進行定時檢查,保證它們的安全性。施工現場的每位工作人員都必須佩戴安全帽,且要求規范佩戴,不得馬虎。
(4)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由于機械設備引起的事故屢屢發生,一方面是由于操作不當,另一方面則是設備本身的故障,這兩個原因都是可以人為避免的。具體的實施方法是,進行嚴格篩選操作人員,對上崗人員設置一定程度上的資格審核,并進行必要培訓。機械設備應定期進行養護、檢查與維修,一旦發現任何潛在的危險問題,都要認真、及時地處理,調請專業人員進行維修,不得放松對該步驟的審核。
(5)工程項目在施工期間,臨時用電的情況容易被忽視,施工現場中亂拉亂接電線的現象隨處可見,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引起火災或是觸電的安全事故。無規矩不成方圓,要制定一定的規章制度去規范施工現場的用電情況,如《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就是用來約束那些不合理的行為發生,它充分考慮了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部位,并規范了線路的布局方式,對其進行嚴格管理。在施工現場中,帶電作業和高壓作業的安全防護是尤為重要的。
3.2 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
施工人員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關鍵因素。施工人員的資質、管理水平、責任意識、質量意識、業務水平、技術能力等都能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機電工程施工屬于特種行業,因此從業人員需滿足一定的條件。資質和能力從事機電工程施工人員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人員資質和能力控制一般是指針對技術復雜、有一定施工難度、精度要求高的工序或操作,應當由技術熟練、經驗豐富的工人來完成;對可能造成 施工人員人身傷害的現場作業,必須是具有從業資格證書的專業人員操作完成。
3.3 保證各種基本配電部件的使用安全
施工過程中的臨時接電要特別注意安全規范,使用機電設備要設置兩級漏電保護裝置。漏電保護裝置的防護類型和安裝方式要與電氣設備的環境條件和使用條件相適應。從防止電擊的角度考慮,使用安全電壓供電的電氣設備、一般環境條件下使用的具有.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結構的電氣設備、使用隔離變壓器供電的電氣設備、在采用不接地的局部等電位聯結措施的場所中使用的電氣設備以及其他沒有漏電危險和電擊危險的電氣設備可以不安裝漏電保護裝里。漏電保護裝置在使用過程中應由專業的電工人員每月進行至少一次漏電檢查。
3.4 機電安全綜合管理網絡化
機電設備的安全施工是一個系統的實踐過程,需要采用網絡化的管理方式。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需要各項規章制度進行嚴格約束,且我們需要不斷的實踐與深入性的研究,從而找出具有規律性情況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防范與解決措施,改進安全管理工作。為適應當前機電工程的管理要求,應采用維修與使用相結合、技術管理與現場管理相結合、機器系統與網絡信息反饋相結合的原則。管理機電工程的過程中,不僅要處理好其存在的安全問題,也要顧及一定的工程收益,并將相關信息匯入電腦進行統計,然后在網絡軟件中集中管理該信息。各個項目的負責人需要及時應變能力,掌握綜合安全管理的做法。
4 結束語
機電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各個方面需要考慮周全,不容半點馬虎,將施工現場的用電情況以及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相結合,不斷發掘避免危險源產生的方法。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定時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巡查,最大限度減少觸電傷亡、電氣事故,保障機電施工的質量和效益,保證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的持續性與科學性,盡最大可能的減小損失,提高效益。
參考文獻:
[1] 孫桐斌.淺談機電工程技術和企業管理[J].科技與企業,2012(12).
[2] 蔡政國.建筑機電工程的技術控制探討[J].門窗,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