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煒
摘 要:裕固族分布在今內蒙古高原以及河西走廊境內,其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其民歌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裕固族民歌分為敘事歌、勞動歌、習俗歌與情歌等,歌詞簡短、節奏明快,表達了其對自然的熱愛與生活的贊美。
關鍵詞:地理環境;裕固族;民歌
裕固族分布在今內蒙古高原以及河西走廊境內,大部分分布于今甘肅境內,其歷史淵源可直接追溯至唐代的突厥汗國。裕固族人服飾鮮艷,能歌善舞,長于騎射。裕固族人唱民歌,歌聲嘹亮,在歌聲中所傳達的情歌熱情、奔放,并且真摯,體現了其淳樸的本質。這與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
一、裕固族所所生存的地理環境
內蒙古高原位于東亞的內陸高原,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范圍包括蒙古全境和中國華北北部,面積約兩千萬平方公里。在這片遼闊的區域里,有山脈、河流、沙漠與戈壁草原。漠南與漠北景色不同,漠北流速湍急,流域頗長,沿岸附近水草豐盛。而漠南地區,戈壁為主體,地勢較為平坦,草原廣布,錫林郭勒草原,鄂爾多斯草原就在其中。
河西走廊指甘肅境內合黎山、龍首山和祁連山之間東西狹長的平原,東西狹長數千米。多為祁連山沖擊平原,便于引用河水灌溉,形成綠洲農業區。
從兩處地理環境,可知道兩者皆是游牧民族活動的游牧經濟區,與傳統農耕區。在與漢族接觸中,其游牧民族逐漸漢化、定居化。可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對裕固族民歌產生了重要影響。
二、裕固族民歌的分類
裕固族民歌大致可分為敘事歌、勞動歌、習俗歌、情歌、外族民歌小調、山歌、花兒、劃拳曲、新民歌敘事民歌以敘述本民族的族源和遷徙史為主。
(一)敘事歌
敘事歌曲調精短,歌詞優長回復,多采用上下句結構與分節歌形式,傳統敘事民歌《說的唱的才知道了》被廣泛傳唱。
(二)勞動歌
勞動歌源于日常勞作,如辮氈歌、割草歌、垛草歌、奶幼畜歌等,在日常勞作中勞動人民互相唱和,節奏鮮明有力,其中奶幼畜歌,在裕固族的放牧中發揮著奇妙的作用——可以催奶。牧歌嚓亮、飽含熱情、流露真情,充分展現了草原的遼闊壯美和裕固人粗獷、奔放的民族氣質。如《牧羊歌》:
啦睹依—
我心愛的羊羔,
你要吃上好草,
我不怕把路兒跑。
被裕固族廣泛唱和的有兩首歌:一首是《山歌越唱羊越多》,另一首是《裕固族姑娘人人愛》。這兩首歌曲是裕固族民歌創作創新的典范之作。傳統民族的音調,加上現在音樂的旋律,時尚感、新鮮感十足,令人百聽不厭。
(三)習俗歌
習俗歌主要有婚禮歌、酒歌、催眠歌等。婚禮歌包括戴頭面歌、告別歌和待客歌等。戴頭面歌是在結婚當天由新娘的舅舅或邀請別人唱的歌曲。“告別歌”是新娘戴好頭面離開家時,和舅舅對唱的歌。其歌曲特點皆是表達對父母的養育之恩,及不舍娘家的情緒。敬酒歌大都是即興演唱的歌曲,舊歌新調,傳達主人對客人的尊敬之意和久別重逢的喜悅之情。劃拳歌是裕固族人喝酒時經常唱的歌曲,喝酒時用手比劃,實為游戲之歌。歌曲并無實際內容,主要是活躍氣氛、調動人們的情緒。而催眠歌不言而喻,曲調短小,詞多為虛字,節奏明顯且溫柔輕軟,使小孩容易墜入夢鄉。
(四)情歌
愛情是任何歌曲及文學作品繞不開的話題,人們的戀愛情緒需要借助外在形式來表達。裕固族情歌數量多,而且形式多樣。裕固族情歌以對唱方式出現,所在放牧時互相的歌聲中來表達愛慕之情,如果愿意還可以直接商量結婚諸多事宜。如《歌唱我親愛的哥哥》《你為什么臉紅》都是此類,歌曲直抒胸臆,直白明了,不像漢族含蓄靦腆。在對唱的情歌中,互相試探對方的情意。正如《詩經》中賦《關雎》般浪漫,不過顯然不是一種風格。
三、裕固族民歌的特點
從裕固族的生存環境和其民歌的分類可以窺知:其歌詞往往是一節四句或兩句,多為兩句,且以押尾韻為主;有大量的襯字;歌詞常常采用直陳的表現手法,起興和比喻的表現手法不是很多。
另一方面,裕固族民歌內容豐富生動,既有對愛情生活的向往,又有對自然風光的贊美;既有對勞動生活的熱愛,又有對現實時代背景的刻畫。它的音樂節奏明快、音域開闊,歌聲嘹亮,所表達的情緒熱情、奔放,民族特色呼之欲出。在遼闊清新的草原,可以看到數不清的牛羊,隨時會聽到引人入勝的歌聲。
四、結語
總而言之,裕固族所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對其民歌的產生與特征有著重要的影響。反過來,其民歌的分類與特征又反映了裕固族所生存的環境。在與漢族或其他民族的交流中,特別是在如今網絡與影視平臺的作用下,裕固族的民歌逐漸漢化,逐漸走向了更為廣闊的新的環境,其民族性特性也日益受到挑戰。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裕固族民歌如何去粗取精、吸收其他民歌風格優長,又是一個值得令人深思的話題。
[參考文獻]
[1] 甘肅民族研究所.裕固族研究論文集[C].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7.
[2] 田聯韜.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0.
[3] 鐘敬文.中國裕固族研究集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4] 田成楊,進祿裕.裕固族民間歌謠諺語集[M].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3.
[5] 錢衛東.肅南裕族治縣志[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