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旭東 李旭峰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物質和精神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我國城市的園林設計重視度也越來越高。隨著人們生態環境意識的增強及環境建設的發展,我國園林景觀設計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在景觀設計中,為了突出園林的環保和自然特性,經常會使用多種多樣的植物配置,這是景觀設計的重要內容。做好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營造一個更加具有特色、更加適宜居住的環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質,改善城市環境。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
1 引言
在現代的社會發展中,為了提高城市的居住環境,生態園林的建設越來越被重視,通過優化城市環境,為人們營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生活狀態。設計人員一定要根據實際當地實際的情況、結合植物的自然特性等來進行設計,保證園林景觀在突出其主體的情況下,也具有非常高的欣賞價值。
2 園林景觀設計的分析探討
2.1 統一性
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中,色彩、線條和物件比例大小都會存在一定的變化和不同,在景觀設計中,主要就為了突出一種層次和差異之美。不僅景觀設計中要具備這樣的特點,而且相關的設計人員也需要注意在設計各種景觀之間的聯系和相似性,給人一種相應的統一之感。園林中的景物的種類一定要適當,只有保證在變化中,才不會出現錯落、凌亂之感。
2.2 觀賞性
園林景觀設計中一定要注重美觀和觀賞性,這是其主要的功能和作用。人們在園林中游玩時,可以得到放松,有一種美的享受。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在對景觀設計中,對植物造景可以做到靈活的應用,提高園林景觀的觀賞性。在植物配置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對美學理論有著充分的研究,從色彩、氣味等方面對人的五感做到很好的把握,從而使植物配置可以很好的符合人們的欣賞要求。
2.3 因地制宜
園林景觀設計師需要根據當地的具體自然條件和文化特征來進行園林設計。所以在進行園林設計時,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客觀上來說,不僅可以節省園林景觀建設的成本,而且延長了植物景觀的使用時間。而主觀上來說,設計出了景觀更加符合當地人的欣賞水平,更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2.4 經濟性
園林景觀的設計主要就是為了給人們營造出一個舒適的活動和休閑場所,在園林設計時一定要保證設計和建設方面的經濟性。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可以依勢借景,但是絕對不能為了園林建設而對自然景色或者植被進行肆意的破壞。另外要多采用一些節能環保的材料進行園林建設,減少對資源的浪費,實現可綠色、持續發展。
3 園林景觀植物配置的分析探討
3.1 因地制宜
設計師應根據生物學和園林專業知識對植物進行科學配置,盡量選擇符合該地域特色的植物,以此與地區環境達到遙相呼應的效果。設計師應盡量選擇美觀性較強的植物,作為園林景觀的構成要件,以此提高園林景觀的整體美感。由于我國幅員遼闊,植物的種類豐富,可供設計師選擇的方向較多。因此,設計師應在配置植物的過程中,將各種植物的優勢突顯出來,特別是本地域的特色植物,借此突出本地區的景觀文化。
3.2 健康生長
植物作為一種生物,其很容易受到病害及蟲物的侵蝕,進而影響其觀賞性。因此,園林景觀設計者應盡量選擇健康的植物,并對該植物進行有效的防蟲治害措施,以此保證植物一直保持著花繁葉茂、生動的健康形態。在對植物開展防蟲治害工作時,為了盡量節約園林景觀的管理成本,在種植前應對入場的園林植物進行嚴格地檢疫,還要考慮各種類植物之間相互侵害的現象,盡量保持各植物種類之間的生態平衡。對容易發生病害或是蟲害的樹種,應盡量不用或是少用。盡量選擇抗病、抗蟲害、耐貧瘠和適應性較強的植物。
3.3 優化育新
植物受環境的影響,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生長環境下會呈現出不同的生長狀態。為了增加園林景觀的觀賞性及美感,通常會采取引進外來植物品種的方法,增加園區內的物種豐富性。但設計者應盡量選擇適合本地氣候條件的植物品種,盡量保證本地物種與外來物種之間的生態平衡,因此,園林景觀的優化育新工作就顯得至關重要。在植物的培育過程中,設計師應注意對園林苗圃的構建,適當擴大苗圃規模,增加苗圃的植物品種,以此為園林景觀的優化育新創造出更好的生長環境。
3.4 優選搭配
有些植物品種的葉子和花色具有非常高的觀賞性,使得不同品種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形態、色澤和生長周期。因此,設計師應依據不同植物的不同特色進行合理搭配。將觀葉性植物放置在園林景觀的次要部分,以此突出觀花性植物的美感,這樣也可以延長植物的觀賞性。在具體的園林景觀設計活動中,設計者還應充分考慮植物的結構搭配。對不同花色和高度的植物予以層次性搭配。除此之外,還應綜合考慮每種植物之間的構成比例和游覽路線,使得植物和周圍的地面、草坪及水池遙相呼應。
3.5 經濟性
園林景觀建設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人們活動提供更優質的生活環境,但其造價成本是有限的,建造者期望用最小的投入,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園林景觀設計者應依據經濟性原則,對景觀植物進行經濟性選擇。如果要引進比較的名貴的植物品種,應對這類植物予以特殊化的綠化管理。另外,也應從實際出發,不要一味地追求名貴的植物品種。
4 園林景觀設計和植物配置策略
4.1 樹冠形狀與地形協調
城市綠地的位置和種類不同,綠地四周植物景觀的選擇也不相同。通過植物配置策略的改變,園林相應的功能也隨之改變,滿足人們旅游、休閑的需要。園林植物景觀布局不同,植物配置方式不同,滿足園林多樣化布局的要求,擴大了園林欣賞空間,園林的景觀效果也各式各樣。布局群體景觀時,植物群落間的調和與對比很重要,尤其是植物輪廓線的設計,平面的林緣線和立面的樹冠線可以在相對平緩的地形上營造出起伏的原野效果,善于運用對景觀的營造起到了關鍵作用。
4.2 景觀樹的選擇
現階段城市人口越來越多,人口密度也越來越大,城市的熱島效應十分嚴重,加上城市樓群增多,建筑物間距小,容積率變大,要求地面硬化程度高,這些對植物生長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因此,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和植物配置時,以植物自然生態特征為主,充分考慮該城市的生態環境,使植物能更好地生長,同時提高園林的觀賞效果。但在將優美形態呈現在人們面前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園林植物的遮蔭、降溫、吸塵、防風、降噪等基本功能要求的實現。
4.3 植物搭配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為了提升設計的美感,需要搭配不同類型的植物,在植物搭配過程中,不僅要考慮景觀的統一,還要確保植物的錯落有致,能夠相互協調。在植物搭配過程中,整體布局要做到錯落有致、疏密有別,既要大小搭配和諧,又要高低層次和色彩配合相宜。在園林核心區域可以選擇周期長、觀賞效果佳、特征明顯的植物。通過有效的植物搭配,以確保人們在觀賞園林景觀時,隨著視野的轉換,達到景隨步移的效果,豐富人們的觀景體驗,增強觀景趣味性。
5 結語
在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中,園林景觀設計要考慮好統一性、觀賞性、因地制宜等,植物配置要注重因地制宜、健康生長、優化育新等要素,通過樹冠形狀與地形協調、景觀樹的選擇、植物搭配等措施,構建出一個現代化的生態園林,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改善城市環境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冠良.景觀設計中園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則分析[J].現代園藝,2017(6):96.
[2] 邵云.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的研究[J].現代園藝,2017(8):98.
[3] 鄒琴.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分析探討[J].化工管理,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