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碧慧
【摘 要】目的:于小兒肺炎患兒中應用超聲霧化吸入治療,探究該過程中的護理措施。方法:于2017年1月起至2017年12月畢,在我院選取100例小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實施探討分析,按照隨機均勻分組的原則實施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將常規護理應用到對照組患兒中,將綜合護理應用到觀察組患而中,對兩組患兒實施護理后的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結果:對照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76.00%,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2.00%,由此可見,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為68.00%,觀察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為96.00%,由此可見,觀察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于小兒肺炎患兒中應用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并采取綜合護理后的治療效果顯著,而且患者的滿意度較高,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認可。
【關鍵詞】超聲霧化吸入;肺炎;護理
小兒肺炎屬于臨床中的一種常見多發病癥,屬于呼吸道疾病之一。冬春氣候變化較大或寒冷時期為高發時間段,同時夏季和秋季也的可能發生該病癥。導致小兒肺炎的因素較多,比如細菌感染、血液感染以及環境因素均可能導致該病癥的發生,而通過研究發現,細菌感染是導致該病癥的主要原因。此外,因為小兒抵抗力較差,導致患兒極易被細菌入侵,繼而在小兒中發生肺炎的概率也較大。臨床中對肺炎患兒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有效改善了患兒的臨床癥狀,而且為小兒的正常發育提供了保障。而在本文中就著重從2017年1月起至2017年12月畢于我院選擇100例小兒肺炎患兒實施研究,分析了超聲霧化吸入治療的效果和護理應用的方法和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7年1月起至2017年12月畢,在我院選取100例小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實施探討分析,按照隨機均勻分組的原則實施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小兒肺炎患兒的男女性別人數分別有31例、19例,年齡處于1個月~3歲之間、年齡中位數為(1.5±0.4)歲;觀察組小兒肺炎患兒的男女性別人數分別有30例、20例,年齡處于1個月~3歲之間、年齡中位數為(1.2±0.2)歲。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所存在的差異不明顯,不存在有效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兒均實施臨床醫院診斷,診斷結果顯示患兒均為肺炎。
1.2方法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均接受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將常規護理應用到對照組患兒中,常規護理可分為感染抑制、胃藥護理以及用藥相關知識的告知。
將綜合護理應用到觀察組患而中,在觀察組中同樣應用常規護理,和對照組相同,而綜合護理主要可分為以下多個方面,(1)常規基礎護理。時刻保證患兒住院環境的衛生狀況,同時為患兒營造干凈、通風的住院環境,并定時對患兒的病房實施消毒處理,從而的降低感染的發生率;(2)健康教育。在患兒接受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前和接受超聲霧化吸入治療過程中,應詳細告知患兒家屬與疾病相關的知識,促使患兒家屬在了解疾病的同時有效了解治療方法,繼而實現消除患兒家屬心理顧慮,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展開治療,最終提升治療效果的目的;(3)心理護理。心理護理的實施主要針對患兒家屬,而患兒家屬擁有良好心理狀態的情況下的促使患兒家屬能夠有效的安慰患兒以配合治療措施的展開;(4)護理指導。指導的內容可分為多個方面,比如患兒翻身、胃藥以及飲食等多個方面,同時在告知患兒注意事項的情況下更好的照顧患兒。
1.3觀察和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予以比較。
治療效果。完成治療后的第三天,患兒的臨床癥狀減輕且肺部無濕羅音被定義為顯效;完成治療后的第五天,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且肺部濕羅音基本消失被定義為有效;完成治療后的第七天,患兒的臨床癥狀未改善且肺部濕羅音未消失被定義為無效[1]。
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實施調查,調查項目主要可分為10項,每項10分,總分為100分,當分數大于90分定義為非常滿意,當分數介于60分到90分時定義為滿意,分數低于65分定義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非常滿意率與滿意率之和[2]。
1.4統計學分析
對所有患者的所有相關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總結分析,采用[n,%]對計數資料予以表示,運用χ2予以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1。
2.2比較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2。
3 討論
由于肺炎患兒的年齡較小且控制能夠較差,臨床中在對小兒肺炎患兒實施治療時,往往需要應對諸多問題,治療過程不僅要求更加細心,而且要求醫護人員應該具備更多的耐心和 愛心[3]。
目前,對小兒肺炎患兒實施治療時,多采用超聲霧化吸入的方式實施治療,該治療方法的治療機制主要是運用超聲對藥物實施霧化,繼而促使藥物達到支氣管末端和肺泡等部位,最終實現治療的作用。通過研究后發現,護理措施的應用可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其中綜合護理措施則是一種從常規基礎護理、健康教育、心理護理以及護理指導等方面出發,不僅為患兒接受治療提供了更好的治療環境,而且有效提升了患兒的治療依從性[4]。本文結果中,對照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76.00%,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2.00%,由此可見,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劉亞鳳[5]通過研究得到了和本文類似的結果,干預組護理滿意度為94.8%,常規組護理滿意度為86.2%。
綜上所述,于小兒肺炎患兒中應用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并采取綜合護理后的治療效果顯著,而且患者的滿意度較高,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認可。
參考文獻
[1]鮑士文.超聲霧化吸入治療80例小兒肺炎的護理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30):145+148.
[2]劉霞.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24):192-193.
[3]任麗,曹亞轉,姚雙鵬.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的護理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80):275.
[4]李影.超聲霧化吸入治療120例小兒肺炎的護理[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2):116-117.
[5]劉亞鳳.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6):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