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陽 袁園
【摘 要】目的:分析骨科護理臨床路徑對治療踝關節骨折患者的效果影響。方法:此文實施分析的資料為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本醫院收入之后開展治療及護理的70例踝關節骨折患者,實施分組的方法為隨機數字表法,一組收入35例,骨科常規護理用于參照組,骨科護理臨床路徑用于實驗組,研究并計算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統計率、護理服務滿意統計率。結果:實驗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P<0.05。結論:在踝關節骨折患者治療過程中開展骨科護理臨床路徑展示較優應用效果,值得廣泛的推廣使用。
【關鍵詞】骨科護理;臨床路徑;踝關節骨折;效果影響
現階段,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系統化、科學化的護理模式,已經在骨科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踝關節骨折患者容易在術后產生較多并發癥,因此,應用恰當的護理方法十分關鍵。本次研究主要對骨科護理臨床路徑在治療踝關節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評價,現將研究過程闡述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基礎資料
本文實行研究的資料是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本醫院收入之后開展治療及護理的70例踝關節骨折患者,予以分組的方法是隨機數字表法,一組納入患者有35例,參照組男性和女性之間的比例是20:15,年齡最大37歲,最小22歲,(28.05±2.16)歲是其年齡平均值;實驗組男性和女性之間的比例是18比17,年齡最大36歲,最小23歲,(28.03±2.14)歲是其年齡平均值。比對和研究參照組與實驗組踝關節骨折患者基礎資料,P>0.05,沒有出現數據間的明顯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骨科常規護理實施在參照組踝關節骨折患者,予以患者用藥指導、心理疏通、環境護理等。骨科護理臨床路徑實施在實驗組踝關節骨折患者,首先制定骨科護理臨床路徑表,之后嚴格按照臨床路徑表實施相關措施,入院后,及時對患者的踝關節予以局部的冰敷處理,和患者進行溝通,予以患者心理方面的疏導,緩解患者不良心理。術前一天,做好患者的術前項目檢查,并按照相關手術要求不同保證術前適宜時間內進行禁飲及禁食,將患者的術前準備工作做好。術后,指導患者盡早鍛煉,指導患者進行比較容易消化和清淡的飲食等。
1.3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值加減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均值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f)和率值或構成比(P)表示,無序分類資料采用Pearson X2檢驗,四格表資料改用Fisher確切概率法,均由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有序分類資料以頻數(f)和平均Ridit值( R )表示,采用 Ridit 分析,由 DPS 15.1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α=0.05。
2 結果
2.1分析和比對兩組踝關節骨折患者的健康知識統計率
參照組踝關節骨折患者對健康知識知曉25例,對健康知識不知曉10例,健康知識知曉統計率是71.43%,實驗組踝關節骨折患者對健康知識知曉32例,對健康知識不知曉3例,健康知識知曉統計率是91.43%,實驗組踝關節骨折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統計率與參照組踝關節骨折患者相關計算值予以比較和分析,x2=4.6289,P=0.0314<0.05,展示出數據計算和研究的統計學意義。
2.2分析和比對兩組踝關節骨折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統計率
參照組踝關節骨折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28例,對護理服務不滿意7例,護理服務滿意統計率是80.00%,實驗組踝關節骨折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34例,對護理服務不滿意1例,護理服務滿意統計率是97.14%,實驗組踝關節骨折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統計率與參照組踝關節骨折患者相關計算值予以比較和分析,X2=5.0806,P=0.0242<0.05,展示出數據計算和研究的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脛腓骨下端和距骨是踝關節的重要組成部分,踝關節骨折是骨科常見疾病類型之一,暴力引起的踝部扭傷是踝關節骨折的主要發病機制。由于踝關節骨折屬于突發事件、容易使患者出現焦慮和恐慌等不良心理,因此,應第一時間為踝關節骨折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護理對策:第一,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采用親切的護理服務態度與患者交談,在明確患者焦慮與恐慌的原因后,予以患者心理疏導。第二,為了降低患者的恐懼感,護理人員應為患者營造良好的護理環境,合理設置病房的溫度和濕度,定期為病房通風,防止病房出現異味,在消毒過程中對病房噴灑適量的過氧乙酸進行消毒,預防院內感染。第三,護理人員應合理安排患者的作息計劃,確保患者每日的睡眠時間不低于8h,為骨折痊愈奠定基礎。第四,做好飲食護理工作是提升踝關節骨折患者術后恢復效率的重要保證。在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盡量增加低脂肪、低鹽食物的數量,飲食結構以清淡為主。針對需要臥床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為其安排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促進患者的腸胃蠕動。針對便秘患者,護理人員應引導患者多食蔬菜水果,針對嚴重便秘患者,可為其服用適量的緩瀉劑。第五,由于老年患者的自身抵抗力和代償能力較差,容易出現電解質紊亂的現象。因此,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老年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防止患者的原有疾病出現加重。
骨科護理臨床路徑是對骨科患者予以有計劃的護理干預,將患者作為護理中心,按照所制定的骨科護理臨床路徑表對患者展開對應護理內容,有效提升護理服務質量。本文相關數據證實,實驗組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統計率相較于參照組患者相關計算值更高,P<0.05,出現數據研究的統計學意義,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統計率相較于參照組患者相關計算值更高,P<0.05,出現數據研究的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在踝關節骨折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骨科護理臨床路徑呈現較優的應用效果,體現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彥麗,連建倫,彭歡,等.骨科護理臨床路徑在治療踝關節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1):260-261.
[2]陳秀鴻.骨科護理臨床路徑在治療踝關節骨折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醫學,2016,22(33):142-144.
[3]馬靜,于靜蕊.不同護理模式在踝關節骨折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傷殘醫學,2017,25(1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