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針灸聯合神經節苷脂鈉在視神經損傷臨床治療的有效性。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46例醫院收治的外傷性視神經損傷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單藥神經節苷脂鈉治療,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針灸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力的變化。結果:觀察組臨床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平均視力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觀察組治療后平均視力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灸聯合神經節苷脂鈉在視神經損傷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視力狀況,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關鍵詞】針灸;神經節苷脂鈉;視神經損傷
視神經損傷是指由于各種因素引起視神經及髓鞘或是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及軸突損傷,并最終導致視神經病變。該病以視力下降、視野縮小等癥狀為主,嚴重者甚至出現失明的結局,由于引起視神經損傷的病因多樣化,例如藥物、外傷、病理變化等,都可引起視神經損傷[1]。盡早進行治療對于改善患者的視力與視野具有重要影響。過去臨床主要是采用西藥治療,但是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夠理想,而中醫對于視神經損傷有著豐富的治療經驗,且針灸是中醫中常用的治療方法,在視神經損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2]。因此,文章主要針對針灸聯合神經節苷脂鈉在視神經損傷臨床治療的有效性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46例醫院收治的外傷性視神經損傷患者。觀察組73例視神經損傷患者中有男性52例,女性21例;年齡為10~65歲,平均為(35.8±6.5)歲;其中左眼45例,右眼28例。對照組73例視神經損傷患者中有男性50例,女性23例;年齡為12~64歲,平均為(36.3±5.6)歲;其中左眼43例,右眼30例。入選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為單眼發病且就診時瞳孔光反射減弱或消失,存在間接對光反射;眼底檢查發現視盤存在輕微水腫、顏色變淡或發白,部分患者無眼底改變;②患者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能夠配合隨訪調查。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腦外傷、腦神經病變以及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單藥神經節苷脂鈉治療,具體措施為:將20mL神經節苷脂鈉加入生理鹽水靜脈滴注,1天1次,持續用藥15天。
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針灸治療,具體措施為:①針刺晴明、球后、上明、百會、太陽、風池、肝俞、腎俞、合谷、足三里、光明等穴位,采取補法手法,留針30min;②取雷火灸點燃后放置在灸具盒中,并以擺陣的方式放置在背部,熏灸腎俞、脾俞和肝俞,并用毛巾包裹背部,1天1次,每次30min,15天為1個療程,共持續治療三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力的變化。本次研究臨床療效參照相關文獻[3]制定:顯效:視力提高4行以上,視野擴大10°以上,誘發電位升高,P100潛伏期明顯縮短;有效:視力提高2行以上,視野擴大5°以上,誘發電位與治療前相比有所改善;無效:視力、視野以及誘發電位均無明顯變化。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 ±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值檢驗 ,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觀察組臨床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平均視力變化
兩組患者治療前平均視力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觀察組治療后平均視力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外傷性視神經損傷是一種常見的損傷類型,若不及時進行處理,很可能導致患者失明,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4]。視神經激發損傷的機制較為復雜,主要包括血管痙攣、血栓形成、循環障礙、水腫、氧自由基形成以及脂質過氧化反應等。過去常使用前列地爾治療視神經損傷,該藥物具有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能夠有效抑制血栓烷A2的合成,從而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其能夠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改善視神經損傷情況。但是該藥物的應用過程中容易引發多種不良反應,限制了其在臨床中的應用。目前臨床主要是采取神經節苷脂鈉進行視神經損傷的治療,該藥物的主要作用機制為:進入受損的視神經細胞從而介導細胞間、細胞與微生物和細胞與基質間的作用,從而加速視神經細胞的自我修復,能夠激活細胞膜的蛋白功能,從而抑制Ca2+內流,保護膜Na+/K+-ATP酶活性等,同時能夠調節突觸傳遞的機制,從而保護視神經功能[5]。神經節苷脂能夠輕易的進入神經細胞中,并參與脫氧尿嘧啶核苷合成胸腺嘧啶核苷的全過程,從而參與核酸的代謝過沖,促使核算與蛋白質的合成,并加速磷脂酰膽堿的合成,有助于加速髓鞘的形成。神經節苷脂鈉在視神經損傷中表現出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因此在臨床中受到了廣泛應用。
外傷性視神經損傷在中醫學中屬于“暴盲”的范疇,中醫治療視神經損傷具有豐富的經驗,許多學者通過對該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從而提高了中醫治療該病的內涵。采用中醫特色治療方法進行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文章主要針對針灸聯合西藥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中醫認為外傷性視神經損傷的早期主要以標實為主,并且隨著病程的延長,可出現虛證、實證或是虛實夾雜證的表現,這主要是由于外傷引起內出血,血逸脈外,無法疏通導致氣滯血瘀,其他癥狀隨即出現,加上外傷可能導致患者受到驚嚇或是肝氣郁結,從而導致眼部經絡閉塞,組織經絡失養,后期形成虛實夾雜之證[6]。因此臨床治療中需要采取行氣活血、通絡化瘀的治療方案。針灸是中醫中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針灸具有調和陰陽、疏通脈絡、祛邪扶正的效果。外傷性視功能損傷是由于機體各功能失調引起的局部表現,針刺則能夠通過調節特定的穴位從而達到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中采取了針刺與艾灸共同使用的方式,針刺能夠直接或間接的刺激視神經,從而調理局部氣血,疏通經絡,改善局部供血供氧,具有較好的操作性。艾灸主要是通過熏灸相應的穴位,達到溫通經絡、理氣活血、調整虛實之效,同時能夠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炎癥因子的分泌,從而改善患者的疼痛癥狀,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促使患者早日康復。本次研究觀察中,觀察組臨床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平均視力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觀察組治療后平均視力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針灸聯合神經節苷脂鈉在視神經損傷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視力狀況,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宋劍濤,唐勇.針刺促進視神經損傷后修復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17,17(5):308-309.
[2]孫玉華.復方樟柳堿聯合神經節苷脂鈉治療外傷性眼底缺血性病變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4(3):121-122.
[3]李宏,許巖.單唾液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治療外傷性視神經病變的臨床護理觀察[J].全科護理,2013,11(36):3373-3374.
[4]姚璟.干細胞移植聯合針灸治療1例繼發性視神經損傷患者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08(24):155-156.
[5]王海峰.前列地爾與神經節苷脂鈉聯合治療視神經損傷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4(3):122-123.
[6]任繼剛,賈正品,羅薇等.針灸治療外傷性視神經萎縮臨床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醫藥,2016,12(2):45-46.
作者簡介:
劉杰,出生日期:1987年12月,性別:男,籍貫: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學歷:研究生,職稱:住院醫師,研究方向:針灸聯合神經節苷脂鈉對視神經損傷的有效性研究,科室:中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