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明
【摘 要】目的:研究在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療時采用血糖檢驗和尿糖檢驗的臨床效果并對比。方法:選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并確診為糖尿病且接受治療的86例糖尿病患者,男性46例,女性40例,最小患者36歲,最大患者76歲,平均(56.12±4.89)歲。對患者分別進行血糖檢驗和尿糖檢驗并對比診斷的符合率。結果:血糖檢驗結果顯示,86例患者中全為陽性,診斷符合率為100%;尿糖檢驗結果顯示86例患者中有7例陰性79例陽性,診斷率為91.86%;糖尿病患者的尿糖陽性強度增高也會引起患者空腹和餐后2小時的血糖上升。結論:臨床對于糖尿病患者的診斷可通過尿糖的檢測進行初步診斷,在應用血糖檢驗進一步判定。
【關鍵詞】血糖檢驗;尿糖檢驗;糖尿病患者;臨床效果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生物作用受到損害而引起高血糖反應的常見代謝疾病,它是一種慢性疾病。隨著現在生活快節奏化,人們日常的飲食習慣、作息習慣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節奏的加快導致肥胖患者增多,而肥胖和糖尿病的患病以及患病幾率是有所關聯的。糖尿病的出現也趨于年輕化,患者常有的臨床反應為動脈的硬化和腎病等,嚴重危害到人們的生命健康,與此同時糖尿病還具有終身性,患病后患者需要在醫院的指導下終生進行治療。患者治療期間常伴有并發癥,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都對患者產生不良的影響,高血糖癥狀出現引起嚴重并發癥時不及時采取控制,甚者會導致患者死亡。當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檢驗主要有:血糖檢驗、尿糖檢驗,現對這兩種檢驗方法在臨床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產生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并確診為糖尿病且接受治療的86例糖尿病患者,男性46例,女性40例,最小患者36歲,最大患者76歲,平均(56.12±4.89)歲。
1.2方法
在清晨的7-8點鐘,醫護人員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空腹血糖、尿液采集,空腹血液和空腹尿液各采集2mL,患者用餐完畢后2小時再按同樣2mL的量分別進行采集,對空腹和餐后采集的血液和尿液樣本分別應用葡萄糖氧化酶和優利特十一項試紙進行檢驗檢查[1]。需要注意的是在采集患者餐后的血液時,應當在短期內進行離析處理,分離血漿就立刻檢驗,過程中若患者白細胞明顯增多會導致血糖結果偏差,一定要細致排查隱患[2]。尿液的采集也一樣,一定保證試紙完全浸透尿液再取出試紙,盡快對照試紙和色卡顯示的顏色,時間拖長會導致尿糖結果存在偏差。
1.3評價標準
①血糖的檢驗標準:根據優利特十一項試紙的顏色反映出尿糖的檢測結果,有-、±、+、2+、3+、4+這6個維度;維度-表示的是尿糖結果為陰性,±為界限性,+為陽性。
②尿糖的檢驗標準:當患者空腹時的血糖>5.8mmol/L、用餐后的血糖>7.6mmol/L即可判定為糖尿病患者。
1.4統計學分析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數據進行統計并加強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差異用t進行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用x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這次我院的研究中,患者尿糖檢查結果如下:“-”維度有7例,占8.13%、“ ±”維度有13例,占15.11%、“+” 維度有12例,占13.95%、“ 2+” 維度有28例,占32.55%、“ 3+” 維度有16例,占18.60%、“ 4+” 維度有10例,占11.62%。陰性和陽性分別是7例和79例,陽性率高達91.86%即診斷符合率91.86%。血糖檢測結果:86例患者均為陽性,診斷符合率為100%。由此可見,糖尿病患者的尿糖陽性強度增高也會引起患者空腹和餐后2小時的血糖上升。血糖診斷符合率100%高于尿糖診斷符合率91.8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會引起患者的代謝功能減弱或紊亂,它需要進行終身的伴隨性治療控制,同時還會出現嚴重影響患者身心的糖尿病并發癥。患者確診后應當及時就醫接受治療,早發現早治療,因此早期段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是非常關鍵的,不但可以控制病情惡化,還能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3]。當下的快節奏生活以及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及飲食,導致糖尿病發病群體趨于年輕化,常表現為臨床的動脈硬化及腎病等,因此需要患者盡早就診并接受治療控制病情,避免患者治療產生延誤。相關研究表明,患者接診時血糖的檢查雖然有創但是其結果準確,而尿糖檢測雖然無創但存在漏診可能;因此糖尿病治療時這些檢查不符合要求會對臨床產生不利的影響其可能耽誤病人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在對患者進行血液和尿液檢測時,空腹下患者的正常值應處在3.9~6.1 mmol/L這個范圍內,倘若患者血糖波動超出很大范圍外,表明患者的血糖存在異常情況。正常情況在人體進食后血糖會在三小時內恢復正常,因而餐后兩小時采集血糖對胰島素分泌缺陷是可以有效判定,也是作為糖尿病的判斷依據。尿糖對患者而言是便捷經濟的,也是無創的,在濾液靠近曲小管時葡萄糖可以被吸收并進入尿液當中。一般8.9mmol/L是尿糖水平的最高值,尿糖決定著原尿糖水平,而原尿糖影響決定著血糖的水平,因為血糖和尿糖水平保持著正相關性,所以若患者檢驗時提示信息是尿糖陽性,說明患者可能屬于糖尿病[4-5]。本院這次研究中,患者尿糖檢查結果顯示:“-”維度有7例,占8.13%、“ ±”維度有13例,占15.11%、“+” 維度有12例,占13.95%、“ 2+” 維度有28例,占32.55%、“ 3+” 維度有16例,占18.60%、“ 4+” 維度有10例,占11.62%。陰性和陽性分別是7例和79例,陽性率高達91.86%即診斷符合率為91.86%。血糖檢測結果:86例患者均為陽性,診斷符合率為100%。所以患者的尿糖強度陽性增高時會引起患者空腹和餐后2小時的血糖上升。因此尿糖檢測可以作為糖尿病患者的初步的篩選方式,但漏診的幾率也會存在。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臨床上接受尿糖的檢驗是可取的,它既無創又便捷,只是有漏診的幾率,應當結合血糖指標、尿糖指標這兩項指標綜合診斷,能夠更全面的掌握患者病情,針對性的采取治療方案,可以避免患者治療產生延誤。
參考文獻
[1]劉曉桐. 血糖檢驗和尿糖檢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效果評價[J]. 醫藥衛生:文摘版, 2016, 26(18):00061-00061.
[2]李蘭英. 血糖檢驗和尿糖檢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效果評價[J].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18):94-95.
[3]路娜. 血糖與尿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24):102-102.
[4]韋振空. 血糖與尿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效果[J]. 中國社區醫師, 2017, 33(33):128-128.
[5]廖春明. 血糖檢驗和尿糖檢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價值[J]. 醫學信息, 2016, 29(35):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