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平
【摘 要】中醫治療崩漏可分年齡段論治,青春期崩漏當從補腎論治,育齡期崩漏當著重調肝,圍絕經期崩漏當側重健脾。另外,診療過程中注意中西相輔,促進療效。
【關鍵詞】青春期;育齡期;圍絕經期;崩漏;不同年齡段
祖國醫學認為不同年齡段的女性存在特殊的生理病理差異,青春期腎氣未實,育齡期易于肝郁氣滯,圍絕經期偏于脾胃虛弱,故此,診療用藥時應有側重,正如《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婦人胎產論》中指出“婦人童幼天癸未行之,皆屬少陰;天癸既行,皆從厥陰論之;天癸已絕,乃屬太陰經也”。
1 青春期女性崩漏病因病機及中西醫診治思路
青春期女性天癸初至,腎氣尚未充實,腎陰陽轉化機制不成熟,若遇飲食失宜、學業壓力過重或過度運動等,致未實之腎氣愈虧,無力封藏,沖任不固,經血妄行而成崩漏,此時若后天脾胃不和,不可充養先天腎精,腎氣更衰,崩漏更勝。故此,治療時急則止血以塞流,以大量補氣、滋陰、攝血藥物為主;緩則固本以澄源復舊,以大量補腎藥物為主,兼以益脾。常用固本止崩湯加減來止血,其中補氣止血的藥物用量尤重。血止后應選擇黃芪、黨參、白術、山藥、菟絲子、斷續、杜仲、山萸肉、旱蓮草、女貞子等健脾補腎的藥物以固本培元。經前加用益母草、生蒲黃等,經期加用仙鶴草炭、棕櫚炭地榆炭等止血藥。
西醫治療青春期崩漏,血止后重點以調整周期為主。大量出血,使用大劑量雌激素止血;少量出血,則使用含孕激素的口服避孕藥止血。血止后,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序貫療法。
針對青春期女性,臨床上一般會避免長時間使用性激素治療,所以,如果出血量少,當先使用中藥止血后繼續中醫固本治療;如果出血量多,使用激素藥止血后應注重中醫藥的后期治療,既減少激素藥引起的不良反應,也可是青春期女性腎氣自然充盛,自己建立正常的月經周期。
2 育齡期女性崩漏病因病機及中西醫診治思路
育齡期女性生殖內分泌軸已完全建立,肝藏血,肝血充足,沖任通盛,經血藏泄有度,但此期為婦女生理活躍期,經孕產乳,數脫血也,加之精神、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壓力,易使肝失血養,失于疏泄條達,生殖軸紊亂,致崩中漏下。故此,治崩急性期仍以止血為主,復舊期應以疏肝補腎為主,又因經孕產乳及崩漏失血期傷及氣血,是以還應兼顧養血調經,可隨證選擇柴胡疏肝散合四物湯加減等。另外,在疏肝養血的同時,也可加用中藥人工周期療法:經后期血海空虛,注重益陰養血,加用左歸丸加減;經前期氣血俱盛,注重溫腎暖宮,加用右歸丸加減;行經期血海滿溢,初時注重因勢利導使經血下行,隨后兼顧崩漏復發。
西醫治療育齡期崩漏,止血仍個體化給予雌激素或孕激素,血止后的治療應根據其內源性雌激素的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若缺乏則給予雌+孕人工周期療法,若尚足,則給予孕激素后半周期療法。
針對育齡期女性對生育的要求,給予調整月經周期治療的同時還應適當給予促排卵藥物,并囑其注重保護生育期的生殖儲備,避免多次人流及頻繁生產。
3 圍絕經期女性崩漏病因病機及中西醫診治思路
圍絕經期女性腎氣日漸衰萎,天癸日漸枯竭,沖任亦隨之虛損,對后天脾胃的充養十分依賴,而女性五七之后,陽明脈衰,陽明五行屬土,即脾胃漸衰,氣血生化不足,沖任本虛,又得不到后天滋養,使沖任嚴重失調,中氣升舉統攝無力而致崩漏。故此,治崩急性期仍以止血為主,復舊期應以健脾為主,兼之補腎,可選擇補中益氣湯加減,還可加補腎益氣中藥,如:人參、黃芪、菟絲子、桑寄生、續斷等補雌類中藥,也可適當加入烏賊骨、龍骨、牡蠣等中藥,收斂止血以達到促進子宮內膜修復而血止的作用。
雌孕激素水平下降是圍絕經期女性重要的生理變化,其中以孕激素缺乏為主,此時,子宮內膜由于缺乏孕激素對雌激素的抵抗作用而增生、增殖,甚至癌變,故此,診斷性刮宮為此期女性崩漏最常用的診治方法,既可止血,又能明確內膜性質,與此同時,還應予以孕激素后半周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