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建 劉寶媛
【摘 要】本文通過總結國內外醫患關系的研究現狀,旨在探尋醫患糾紛的內部規律,為科學合理處理好醫患糾紛矛盾提供理論參考和實踐策略。
【關鍵詞】醫患;糾紛;機制;研究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醫療事業快速發展,醫患糾紛矛盾日益嚴峻,傷醫事件逐年攀升,醫患矛盾糾紛引發人們廣泛關注。本文旨在梳理醫患矛盾糾紛成因、現狀,為科學合理解決醫患糾紛提供對策和建議。
1 醫患糾紛的研究現狀
醫患糾紛是一個錯綜復雜的機制。梁立智等人在2007年研究表明,全國十所城市的衛生行政部門、二級、三級醫院展開醫患關系現狀調查,結果顯示醫患關系總體趨勢良好,但是醫院或醫護人員在改善同患者關系方面的努力不足,相比政府部門、患者、社會方面,醫方對醫患間關系、信任、溝通、尊重的評價都很低,患者對醫生的治療質量和服務態度的評價比醫務人員低,二甲、三甲醫院醫患關系均呈現緊張態勢,醫患滿意度水平都較低,患者最不滿意的是對醫生長時間的等待及治療效果,醫務人員最不滿意的是目前的收入及福利與自己的勞動價值和醫療技術水平不相符。醫患關系總體呈現較緊張的趨勢,集中體現在醫患溝通、醫療費用、醫患信任、媒體的失實報道等方面。
2 醫患糾紛的因素研究
醫患糾紛的形成因素有主體和客體兩個方面的因素
醫院方面的因素:醫生的職業倦怠導致服務水平較低,直接影響醫患關系。另外,醫德醫風問題是影響醫患關系的重要因素,表現為責任心不足、醫療服務意識不強,自身修養不足、收取回扣或紅包等現象。還有,醫患互動中醫務人員的語言溝通能力和方式對和諧醫院關系的構建意義重大。
患者方面的因素:醫方不但要主動投入人文關懷,同時患者在醫療活動中的行為,諸如理解、參與和配合等,特別是是否充分、合理、有效的參與直接影響醫患關系的發展。患者求醫過程中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醫生醫療技術不精,態度冷漠,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知情權和話語權較醫生而言呈不對稱性,感覺自我利益受損等,這些現象均導致醫患糾紛的增多,加劇醫患關系的惡化。
社會方面的因素: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從政府保障變為市場導向,醫院從全額撥款改成自負盈虧,逐漸形成了患者和社會對醫生不再是救死扶傷的認知從救死扶傷到唯利是圖。另外,我國社會利益結構的變遷及社會轉型期的特征在醫患關系上體現的最為深刻,不健全的醫療保險制度是影響醫患關系的核心社會因素,諸如報銷的金額、報銷的具體內容、報銷的時限等。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生物醫學模式到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衛生醫療體制的轉型都影響了我國的醫患關系走向。再有,媒體有失事實的對醫患關系的報道,諸如大眾媒體關于醫療服務過程更多的報道問題、糾紛,醫療事故及醫鬧行為,較少報道取得的醫學成績,使得媒體受眾者強化并內化了醫患之間的不信任,加劇惡化醫患關系。
政府方面的因素:醫療衛生改革,將醫療衛生機構推向市場,自負盈虧的發展導向下,醫院逐漸失去公益色彩,醫生的醫療技術成為了可估價的商品,逐漸引起社會大眾的不滿和怨憤,在醫療資源無法合理分配,社會醫療保障制度的完善性不足,激發了全社會的醫患矛盾。政府主管部門監管不嚴,面對醫患糾紛缺乏合理的處理對策,相關衛生領域的法律法規制度建設緩慢,都加劇了醫患對立的現狀。
3 醫患糾紛處理機制研究
正確處理好醫患關系,必須建立科學合理醫患糾紛處理機制。
第一,開展醫德醫風教育。扎實治理醫藥促銷行為,嚴把醫療質量之關,加強醫患溝通,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步伐,加強醫療衛生的法律法規保障,做好與媒體的溝通工作,完善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建立醫療糾紛的應急處理機制趙懷娟的研究指出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包括:加強醫患雙方的合作及信任,激發政府的主導作用,較快醫療衛生的法制化進程。
第二,加強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是目前協調醫患矛盾的一個重要對策。 醫務人員的工作不單指為患者治愈疾病,還應該對患者的心理和社會適應功能的恢復予以關注,把患者作為一個有尊嚴,能自主選擇的個體來對待,將醫患關系的對策研究從法律維度和經濟維度,擴展到價值維度和道德維度。
第三,規范媒體對醫患現狀的報道。政府出臺文件規范媒體報道,媒體報道要客觀真實,不能有失偏頗,客觀有效的媒體報道有助于整個醫患關系的改進,而失真的報道使得醫患關系變得更加復雜,醫患糾紛更加難以解決。
第四,提高醫護人員的法治思維和自身修養。完善醫療活動過程中的相關法律法規,普及醫務人員和患者的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醫院及醫務人員注重自身修養,提高業務水平,避免醫療行為的過度商業化,加劇醫患矛盾;重視醫 患的心理調適,開展針對醫務人員的壓力應對處理,緩解他們的職業倦怠感,提高與患者及家屬交往過程中的情商水平。同時改善患者對醫療活動和醫務人員非理性的認知觀念,積極配合治療,及時處理消極情緒;加強醫患雙方的倫理觀念,普及雙方地位平等、在醫療活動中的共同參與性等方面的知識,加強對醫生的人文教育。
4 小結
醫患糾紛是一類錯綜復雜的矛盾,正確處理好醫患糾紛,應當從醫院、患者和社會三方因素入手,多措并舉,協調平衡。其中,政府更應該積極發揮作用,多措并舉實現醫患糾紛的合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