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摘 要】目的:對全科護理在醫院護理過程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深入的分析。方法: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前來我院接受治療的病人102例,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分成對照組和研究走,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采用全科護理,對兩組病人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及病人滿意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研究組病人在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上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6.08%,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8.43%,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于住院病人而言,在醫院護理過程中實施全科護理,不僅能減少病人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還可以提高病人在住院期間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的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醫院護理;全科護理;效果
護理作為醫院日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項比較繁瑣的工作內容,由于醫院的科室比較多,病人的病情多種多樣,這就要求護理方法也要多樣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護理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來[1]。因此,在醫院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不僅要掌握專業的護理知識,還應具備專業的護理技巧,特別是在面對特殊病人時,護理更加要專業和嫻熟。全科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近些年來,醫院臨床護理實踐中也得到大力的推廣,并且取得比較理想的護理效果。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是選取前來我院接受治療的病人102例為研究對象,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前來我院接受治療的病人102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分成對照組(51例)和研究組(51例),對照組病人中男29例,女22例,年齡范圍介于18~57歲,平均年齡為32±3.4歲;研究組病人中男28例,女23例,年齡范圍介于20~59歲,平均年齡為34±3.2歲。所有病人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排除合并嚴重臟器疾病病人、精神異常病人、不配合病人等[2],兩組病人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上差異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且本次研究的整個過程均在我院倫理委員會的監督下完成。
1.2方法
對照組護理方案:給予常規護理,即病人入院后健康知識宣教、病情觀察、遵循醫囑進行藥物指導、飲食注意方面的囑咐等一些基礎性護理。
研究組護理方案:給予全科護理,具體內容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加強各科室的護理培訓,主要內容包含理論和技能培訓,其中理論培訓內容涵蓋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以及職業禮儀等,而技能培訓內容涵蓋急救技能、無菌技術、密閉式靜脈輸液等,通過規范化的培訓,使護理人員更加了解其職責和醫院的規章制度,幫助其樹立愛崗敬業的職業信念,為病人提高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第二,完善獎懲制度,在全科護理中,一個完善的獎懲制度,能夠更好的促進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其業務水平。因此,在護理過程中,如果表現比較好的,應給予相應的獎勵,而表現不好的,應給予一定的警告,這樣一來,有利于全科護理在醫院護理中全面的開展。第三,根據實際情況實施全科護理,由于醫院各科室收治的病人不同,病情也存在各式各樣,因此,在對病人進行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根據病人的實際需要,為其提供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特別是在病人入院時,首先要對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詳細的了解,通過向病人詳細介紹住院環境以及疾病的有關知識,使病人對自身疾病更加的了解,同時要注意觀察病人的心理狀態,及時的進行心理疏導,使病人更加的信任醫護人員,以爭取病人積極的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第四,注重護理人員實踐機會,在醫院護理過程中,有一部分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比較單一,除了日常的一些基礎性護理技能以外,沒有其他特殊的護理技能,而全科護理,不僅要求護理人員具備基礎性技能,還應對各種疾病有更多的了解和掌握護理操作,因此,在醫院護理過程中,應為護理人員提供更多的臨床實踐機會,定期的分配護理人員到各個科室進行學習有關護理知識和操作技能,為其在今后的護理過程中能更好的進行疾病判斷,并及時實施護理操作奠定基礎。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病人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等進行比較,同時對兩組病人護理滿意情況進行對比。護理滿意情況主要是以院內自制的調查問卷為主,調查內容包含護理人員的行為舉止、態度、穿著、專業知識、護理技巧等,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表示非常滿意,60~90分表示一般滿意,60以下表示不滿意,以非常滿意和一般滿意的例數占總例數的百分比表示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0.0軟件處理本次研究數據,計量資料以t檢驗,并用( )表示,計數資料以卡方值檢驗,并用例(%)表示,如果P值在0.05以內,則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病人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比較
經過護理后,研究組病人在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方面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所示。
2.2兩組病人護理滿意情況比較
經護理后,研究組病人非常滿意33例、一般滿意16例、不滿意2例,護理滿意度為(49/51)96.08%;對照組病人非常滿意19例,一般滿意21例,不滿意11例,護理滿意度為(40/51)78.43%,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護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對于常規護理而言,全科護理作為一種新的護理理念和模式,在臨床護理實踐過程中得到廣泛的運用。該模式主要是以病人為護理中心,在整個護理過程中,除了具備基礎的護理技能以外,還應具備對特殊疾病的護理技術和特色服務,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在業務技術上要嚴格遵循醫囑,不僅要做好常規護理,還應對不同病人特殊的護理要求落實到位,以增強自身應有的護理實力,使病人對病房的全科護理建立一種實在的信任感[3]。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通過實施全科護理,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病人住院時間,減少其住院費用,同時獲得非常高的護理滿意度。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6.0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43%,由此可見,對于住院病人而言,在醫院護理過程中實施全科護理,不僅能減少病人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還可以提高病人在住院期間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的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劉慧,陳文思.醫院護理中全科護理的應用價值評價研究[J].黑龍江醫藥,2017,30(06):1407-1409.
[2]王瑩.全科護理在醫院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衛生,2016(18):2.
[3]溫利娜.全科護理運用于醫院護理中的價值評價[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5):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