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琴
【摘 要】目的:闡述了心血管內科護理人員所面臨的壓力以及對應提出了解決措施。方法:對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了急性期護理、并發癥護理等進行回顧,并以問卷評估的方式記錄,統計學方式分析。結果:50例患者無死亡記錄,病情好轉,恢復良好。結論:對于心血管內科的患者,更多內科論文范文盡在top期刊論文網。
【關鍵詞】內科論文
1 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以及餐桌飲食質量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經逐漸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頭號殺手。心血管疾病是血管疾病和心臟疾病的統稱,具體還可以表現為腦血管疾病和肺循環疾病等多種形式,其中最常見的為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同時也是危險性和突發性最高的兩種,下面就心血管護理的安全管理進行簡單的介紹。
2 心血管護理安全管理簡介
2.1 護理安全管理的概念:在護理安全管理中護士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處的位置極為重要,主要原因有護士是患者進行自主護理的協作者和教育者,同時也是患者與醫生之間的代言人以及整個患者群體的管理者,總得來說護士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不僅要負責患者的安全,同時還要負責對患者的安全進行管理,是一個肩負著管理研究與改進的雙重角色。而護理安全管理是指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針對可能引起或導致患者發生法律和相關規章制度允許外的機體結構、心理或功能上損害、缺陷或死亡等的管理活動,其不僅包括護士的執行安全,同時還包括保證患者享受到應有的良好服務和護理等。深入的分析和概括護理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不安全因素,不僅能夠為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提供理論基礎,同時還是有效的減少醫患糾紛和加強整個護理工作的水平。
2.2 護理安全管理中隱患分析:在護理過程中首先應該注意的是環境因素,包括患者床位的穩固性、周邊物品擺放的合理性,室內光線的強弱,地面是否濕滑造成跌倒等;其次是藥物因素,在使用藥物之前首先應該了解患者是否具有不良反應或者過敏癥狀,而對于鎮靜劑、心血管擴張劑及強心劑的使用應該嚴格遵守相關的規范和標準且對患者進行宣傳教育,避免造成不良傷害;最后是由于患者自身的協調功能差導致跌倒、墜床或燙傷等,此外由于心肺功能較差或者情緒低落導致的自殘、自殺等心理不安全因素也是應該重點注意的方面。
3 心血管內科安全管理的策略
3.1 入院評估的安全管理:入院評估是對患者進行安全護理管理的首要環節,在這個環節中不僅要求護理人員對于重癥或者緊急的病人應該安排在靠近護士站的房間以方便搶救和病情觀察,同時還應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合理的安排護理病房的類型及位置遠近等。此外對于需要住院治療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使用床頭卡、腕帶等等級標示制度,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還可以考慮留院陪伴以最大限度的確保患者的安全。
3.2 重點患者和重點環節的安全管理:所謂的重點患者是指在治療過程中表現出病情較重或需要特殊照顧的患者,如急性心衰竭、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患者均應安置在重癥監護室進行密切的心理、生活或療效觀察,在保證護理工作預見性和準確性的同時做到全面、準確和及時的掌握患者的情況。此外對于一些年老、行動不便和患病種類較多的患者也屬于重點看護的對象,由于老年患者屬于心血管內科疾病的多發人群及重點看護人群,所以對于這類患者的安全管理也應該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還有就是對于患有血壓病的老年患者極易出現飯后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和藥物性低血壓,所以在進行安全護理時應該盡量安排患者進行臥床休息,在改變體位或者下床行動時應保證動作緩慢或有專人進行幫助,此外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還應建議家人陪護,如果家人不能陪護的應該簽訂說明病情的協議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醫患糾紛。另外采取簡單易懂的語言向老年人進行護理安全措施的講解,及時進行溝通也是減少和降低安全隱患的重要措施。
重點環節的安全管理可以分為對于醫院感染防控的重點管理和針對重點區域和時段進行重點管理等兩個方面,其中第一點是指由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為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或老年人,很容易感染流行病毒延誤治療或者加重病癥,所以護理人員應該做好病房環境及個人的衛生工作,采用無菌技術進行操作以降低發生感染的可能性。而第二點是指對于廁所、門窗、用水房等容易發生意外的區域應該安排專人進行管理,保證隱患的及時發現和排除。此外重點時段是指在患者就餐或起床的時段應該增加護理人員的數量進行相關的協助工作,而對于患者因起夜時易發生意外的時間應該采取雙板或者倒班的制度。
3.3 患者出院前的心理康復指導: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反復性和難治愈性等特點,多數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會經歷長時間的恢復和反復治療階段,在這一過程中極易產生沮喪、不安和情緒激動等影響治愈效果或配合程度的不安全心理因素,所以安全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及時發現和消除其不良情緒,幫助正確的認識和了解患病的本質和特征,在保證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的同時加強患者心理康復的指導。此外還應該向患者或其家屬耐心、詳細的講解相關的日常飲食注意事項或者需要進行進補或調養的環節,這樣不僅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壓力,同時還有助于患者身體和心情狀態的同時恢復。
4 結語
通過上文對于心血管護理安全概念和相關影響因素的簡單介紹,加深了對安全護理管理的認識以及相關安全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雖然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安全還存在較多需要改進和分析的方面,但隨著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的不斷提高,一定能夠使心血管內科護理的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牟振玲.心血管內科護理安全管理的方法與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8):382-382
[2]張潔、邊春玲、王改云.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23):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