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寶華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澆帶技術的應用能夠使房屋的不均勻沉降得到有效解決,使溫度的收縮造成的裂縫大幅減少,如果有問題存在于后澆帶的施工中,則會導致房屋漏水和鋼筋銹蝕等情況的出現。施工管理、施工設計以及施工環境等因素均對后澆帶施工的質量造成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質量會因任意環節出現的問題而受到影響,從而導致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出現。本文將深入研究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某工程實例中的應用。
關鍵詞: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
1 前言
在現代的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后澆帶施工技術十分重要,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的防止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出現的裂縫,從而確保施工工程的質量。但是,它也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它的施工與設計方面在實際的建筑工程中必須有所提高,所以,要不斷的加強后澆帶施工技術合理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技術要求,使后澆帶施工技術在現代的房屋建設中起到切實的作用。
2 建筑后澆帶施工安全性
眾所周知,混凝土結構溫度比較低的季節進行施工時,如果溫度一旦升高,混凝土的內部結構就會產生比較大的變化使得混凝土結構內部產生一定的預應力,對建筑形成外向的擠壓力。如果超過建筑結構所夠承受的限度,就會導致裂縫的出現,對混凝土結構造成許多不良的影響。但是如果在混凝建成之前對溫度的應力進行充分考慮,事先對裂縫進行預留,在一定的時期內就可以進行后筑帶的澆筑,減少裂縫對建筑結構的不利影響[1]。
3 后澆帶的類型
3.1 平直縫
平直縫的設置可以便于安裝、拆卸模板,主要適用于事故及厚度較薄的工程施工中。這種后澆帶施工縫的缺點在于只有較短的滲水線路,對后澆帶界面的結合質量不能做到有效保障。
3.2 企口縫
企口縫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混凝土結合面能夠垂直于水壓方向,界面結合效果十分明顯及極大增強其抗滲性等。企口縫的缺點在于在進行后澆帶形式支模施工時將會增加其施工難度,在澆注施工中不能對所有位置進行澆注作業,會形成死角,這樣就不能有效達到施工所需的密實度,同時增加了模板拆除及清理過程的難度。施工企業在成型后必須重視邊角保護工作,如邊角存在質量問題將直接影響到施工后期接縫的質量。
3.3 階梯縫
階梯縫具有支模便捷,便于折除,有較長的滲水線路等。混凝土結合面在施工過程中要垂直于水壓方向,只有這樣才能對界面結合的質量進行準確確定,同時增加其抗滲效果,在后期施工中,能為清理工作提供方便[2]。
4 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某工程實例中的應用
某建筑工程,由1棟15層和1棟12層的塔樓及時連接兩棟塔樓的3層~6層裙房組成,建筑總面積為42955m2。結構形式均為框架結構。基底標高-16.5m,基槽開挖較深。
4.1 凝土材料的選擇
選擇后澆帶材料時切勿選擇有彈性或者能夠收縮的材料,這種材影響施工縫的強度,削減后澆帶技術的作用。為了提高混凝土的強度,我們往在料里加上減水劑,然后把混凝土均勻配置,振搗攪拌即可。混凝土的配置比有嚴的標準限值,選擇合適的比例至關重要。后填筑的縫隙和原來的混凝土之不能形縫隙,注意銜接。
4.2 后澆帶的設置
后澆帶的設置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程序,有著嚴格的技術規定斷形式和澆筑位置的選擇、后澆帶間距的設置都需要進行考慮。首先是選擇斷面式在選擇時要考慮斷面能夠和混凝土的斷面相契合。還有一種最不可取的方式就縫,采用直縫時,往往會由于受到壓力的作用而變形。施工時要用較大壓力水把縫清洗干凈,保證鋼絲網的清潔,沖洗直到出現骨架位置。然后是澆筑位置選擇。選擇澆筑位置時,要避開剪力墻的中間位置,因為這個位置是手里最大地方,而們在進行澆筑時,要選擇的往往是受力最小的位置,可以保證工程的量防止出現縫。而最好的澆筑位置往往是在梁和板反壓點的周圍,這個位置受其力的影響較小構建本身能夠承擔較大的壓力[3]。
4.3 把握澆筑時間
一般而言,若果是用的是后澆收縮技術,那么60天之后基本可合后澆帶,因為經過這60天的時間,混凝土結構的收縮情況已經達到我們所的水平了,一般其收縮水平可以達到60%或者更多。高層建筑往往采用的是后澆帶,在使用這種技術時要把高層和它的裙樓進行分離,一定要等高層的地基沉結束才能進行澆筑工作。同時也要考慮到澆筑的最佳時間問題,不能單方面考主體沉全,還要把施工難度、施工時間、施工成本考慮進去。另外一種情況后澆溫度帶,種后澆帶技術的保留時間規定為60天,實際施工時也往往參照個標準。值得注的是,在澆筑時因季節不同,澆筑的溫度也就不同,要避免在溫或者低溫的環境進行澆筑,因為這種惡劣的環境會影響混凝土的強度,降低程質量。
4.4 選擇設置配筋
為了確保施工過程中個部分結構之間能相互聯系,在設置配筋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受力方向、受力大小等。切割鋼筋時一定要保證結構之間的體性、完整性。基礎的鋼筋起到承重的作用,所受到的力也是最大的,所以不能基礎的鋼筋進行切割。還有就是樓板的鋼筋,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承重的作用,切割時也要盡量避開。在保證了這些要求的前提下,我們才能保證整個建筑的整性確保工程質量。是在需要切割時,要及時把切割的鋼筋進行焊接,重新連接起來保證鋼筋原來的承重能力不受影響。
5 后澆帶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5.1 材料質量問題
務必保證混凝土的澆筑過程嚴格,不跑漿,不允許留直搓。留直搓會使梁的后澆帶出的木模縫隙過大導致混凝土漏料,造成鹼體密度不夠.應該留成斜坡搓。這些原因造成不能按照施工規定進度施工的工程,造成下半部分工程完工,上半部分停工。這時候如果在后澆帶必須澆筑混凝土的話,引起的沉降裂縫破壞了結構,造成新的結構裂縫將更難解決。因此,一般在后澆帶進行加強處理,要用高強度混凝土和內置高強度鋼筋的方法來承擔上半部分工程繼續施工的時候形成的結構內應力。
5.2 配筋問題值得關注
因為后澆帶的作用就是要將大部分約束應力釋放掉,解決普通混凝土容易開裂的問題,在后澆帶留設的位置上,必須對施工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化的分析,從沉降的原因出發進行留設。實踐經驗表明,大多數選在結構受力較小的部位,具體的在位置的安排上,最好避免豎向上錯開,自上而下對齊的布置最佳.如果后澆帶要設置在高層建筑與裙房之間,工程中大多數情況將其設置于裙房的一側,要結合具體的結構要求和便于施工的角度來設置后澆帶的寬度。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設里后澆帶時,應視工程具體情況而定,留設的位皿應經設計單位認可。除設計另有要求外,后澆帶處的梁板受力鋼筋宜盡里斷開。鋼筋接頭按有關規定留設,在補齊混凝土前焊接好。施工后澆帶的位且宜選在結構受力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彎點附近,此位里彎矩不大,剪力也不大。
6 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高大型建筑物越來越多,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后澆帶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后澆帶的設置使用,既能有效解決主樓與群樓沉降差異的問題,更能有效避免混凝土在施工中收縮產生裂縫的問題,還能防止溫度應力變形等問題。
參考文獻:
[1] 高峰.淺析房屋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J].綠色環保建材,2018(2):146.
[2] 朱炳芳.高層建筑鋼筋混凝土的后澆帶設置與施工技術[J].工程技術研究,2018(2):87~88.
[3] 薛鑫.探討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及施工注意事項[J].四川水泥,2018(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