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龍
摘 要:伴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高層建筑的推廣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目前情況來看,土建施工工程對高層建筑施工中的影響十分重要,在土建施工工程技術的幫助下,高層建筑的推廣工作進展十分迅速,它是現代建筑行業發展的技術基石、是國家城市化發展的中流砥柱。目前在高層建筑土建施工工程技術關鍵技術的研究已經是眾多研究人員手中一門專業研究課題。國內外的研究室都在對土建施工工程技術進行開發研究與完善。
關鍵詞:高層建筑;土建施工技術;應用
1 引言
現在進入了信息化時代,與此同時,各行各業應用的技術都有所更新和改變,為了實行時代的發展,建筑業應用的技術也有了很大程度的變革,高層建筑是現代化社會的產物,所以,為了適應高層建筑的土建施工,先進技術的應用不可避免,而新變革的施工技術不僅要吸收原有技術的優點,還要融入信息化的產物,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大大提高高層建筑土建施工時的質量,更可以保證施工的進度。
2 高層建筑的施工特點
2.1 高層建筑需要穩定的根基
高層建筑在高度上不同于一般的傳統建筑和低層建筑,一般來說高度在 27m 以上的建筑都被我們稱作是高層建筑,在我國,傳統的建筑都在七層或者是八層左右,而超過這一標準的建筑就隸屬于高層建筑的行列了,所以說,高層建筑區分于其他的建筑的基本特征就是其高度,然而,為了使如此高聳的建筑長久佇立,首先需要的就是足夠穩定的地基,在傳統建筑的地基建設基礎上,再進行地基深入,并夯實上層的土層,高層建筑的地基一般都是在地面下層的5~10m之間,但是高層建筑中的超過一定層數的建筑地基要更深入才能保證它的穩定,甚至地基要打入地下的20m甚至更深,所以,選擇高層建筑土建施工時的關鍵技術時,首先要考慮地基的建設方面。沒有穩定的地基,高層建筑也無法持久。
2.2 高層建筑的長時間施工
高層建筑在施工時需要注意的問題較一般性的普通建筑要多的多,這與它內部的高層結構體系有著很大的關系,據統計,在我國,高層建筑的平均施工期限都在二年到三年,而傳統的低層建筑施工期限一般都在一年到一年半左右,所以,高層建筑土建施工關鍵技術在具體應用時,不應該忽視高層建筑施工時間長的特點,高層建筑需要考慮地基的填埋,更要針對每一個樓層進行安全性的質量檢查,這些結合到一起,形成了高層建筑過長的施工時間,但是,這也與高層建筑施工時選用的技術更新不到位有關系,所以,為了縮短高層建筑土建施工的時間,應該做到技術上的逐步更新。
3 高層建筑土建施工關鍵技術的概述
3.1 測量放線中技術
在土建施工中 ,測量放線工作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負責測量工作的相關部門要對測量點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而且要保證控制點的充足。如果控制點出現問題,則導致土建施工現場坐標和設計圖紙不符,無法繪制出正確的比例圖,這些都會對測量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影響。 除此以外,在有足夠的控制點的情況下,進行測量的工作人員要盡可能地保證控制點和設計坐標保持最大程度的一致,保證控制點的密度和范圍滿足工程的施工要求。
3.2 基坑支護技術
高層建筑的基坑相比于普通建筑要深的多,所以施工難度增加了很多,必須使用基坑支護技術來避免基坑的塌陷。高層建筑的基坑支護技術集擋土、支護、防水、監測于一體,系統化程度高。目前拱墻和土釘墻兩種方法的使用比較廣泛,與此相關的還有混凝土支撐技術和鋼結構支撐技術。這兩種技術,混凝土支撐一般在基坑深度較小時采用,鋼支撐在基坑深度較大時采用。應用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控制水泥的強度和水灰比以保證混凝土的抗壓性能。因為混凝土的抗壓性能是確保建筑質量的基礎和關鍵。鋼結構具有強度高、重量小、施工方便等特點,對于鋼結構支撐的施工難度小,已作為基礎性技術,在高層建筑施工中應用廣泛,缺點是成本較高。在做好基坑支護工作的同時,還要做好排樁、降水工作。根據深淺層土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降水方式,淺層土一般采用輕型井點降水,深層土一般采用深井泵長期降水。
3.3 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術
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相比較與一般的建筑來說,工程量更大,技術要求更高,施工過程更加繁瑣,其中的混凝土的使用和澆筑工程更是巨大中的巨大工程量,他的輸送速度直接影響著施工工程的進度,一般來說,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中,都會使用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方式,這種技術的好處在于輸送量大、輸送效率高、施工文明等,在現在的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手段之一,在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往往傳統的塔吊施工法不能達到施工的要求,但是用泵送混凝土的方法則會花費大量資金,而且實施過程比較復雜,所以,泵送混凝土技術一般情況下只是使用一次,再者,混凝土有條件的,需要可泵性、流動性等,還要有配套的相關設備對混凝土攪拌,才能保障混凝土的正常使用。
3.4 高支模安裝技術要點
第一,在進行相關安裝操作的時候,要是沒有及時做好回填土的分層處理工作,就容易發生下沉現象,會威脅到施工現場的安全穩定條件,所以,必須在對施工現場做好全方位的勘察和嚴格的審查工作之后,才可以搭設腳手架;第二,搭設腳手架環節使用的鋼管,一定要符合建設項目的標準環節要求,保證質量過關,一旦發現質量不合格的情況,要做好相應的處理工作,不能因為鋼材的質量問題影響工程的整體質量和進度;第三,完善支撐部位的銜接工作。在進行具體的相關施工操作環節,一旦發現支撐體系的銜接處發生松動,一定要及時進行加固,避免在施工中由于負荷過重導致出現一系列問題,影響建筑整體結構的安全穩定性;第四,定期展開對操作人員技能方面的培訓工作。現在有許多施工人員來自農村,不具備過高的專業技能的綜合素質,很多操作方法與標準要求相距甚遠,進行相關的搭設工作之前沒能做到精準定位,導致支架位置出現偏離,如此也就無法判斷支頂的準確位置,這些因素會嚴重影響支架的承載能力,需要我們進行合理的處置,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第五,正式進行搭設前期,應該再一次核查一遍所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儀器設備,因為這些器械的質量會影響到高支模支架的整體操作水平,只有所需設備全部合格,才能保證工程的順利開展。
3.5 支護施工技術
由于高層建筑樓層高,荷載重,因此地基要很深,才能保證整個建筑的穩定性。在基坑施工中具有很大的難度,就必須要運用支護施工技術。對于高層建筑來說,其支護技術的運用主要是為了防水、擋土、檢測等,系統化程度非常高。主要的支護施工技術可以分為三種,即基坑支護、土釘墻支護、作拱墻支護。基坑支護能夠確保地下結構施工的穩定性,通常情況下,對基坑側壁和附近區域都使用支擋以及加固保護。支護的根據要求是:第一,保證支護較高可以起到良好的擋土效果,使基坑邊坡具有穩定性;第二,保證附近的建筑物、地下管道等的安全,使其不受土體形態的變化而遭受破壞。
4 結語
目前,高層建筑行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新氣象,但是技術落伍已經引起了行業的極大關注,各個部門要集中精力進行解決,加大資金和人力的投入去攻克,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為我所用,另外,加強對于現場的管理和監管,及時發現施工進程。
參考文獻:
[1] 張一凡.淺談高層建筑土建施工關鍵技術的具體應用[J].施工技術,2015(6):66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