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宏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快,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在農村生活的人們認為污水排放無關緊要,也正是由于這種長期的固化思維,導致農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差。本文主要以農村的生活污水為例,簡要概括農村生活污水的概念及特點,分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現狀,并且根據已有的經驗,提出一些治理的措施,希望對以后的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治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X79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32-0347-02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后,新農村建設取得不小的成果,農村的經濟也得到迅猛發展,雖然經濟得到了發展,但是從根本上來說,農村的經濟發展模式仍然是粗放型的,這使得農村環境保護和發展經濟產生了巨大的矛盾。農村水資源的污染、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安全,也對農村的經濟發展造成不良影響。依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自然村與行政村的農村人口總計7.36億人,在這些人口中,僅有很少一部分人處理了生活污水。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對農村的生活污水進行治理已成為建設農村的一個重要工作。盡可能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對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以及促進農村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
1 農村生活污水
1.1 農村生活污水概念
農村生活污水是指人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過的水,包括廁所排放水、廚房洗滌用水、浴室以及洗衣房排出的水以及其他污水。農村生活污水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河流系統,具體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復雜,含有許多蛋白質、有機物、動物脂肪等,這些成分中氮和磷的含量又很高;另一方面,由于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太陽能、洗衣機、馬桶等高科技機器進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中,使得排放污水的速度加快,甚至大過了河流的自凈能力。正是由于這兩方面的原因,使農村的污水處理問題不容忽視。
1.2 農村生活污水的特點
1.2.1 生活污水排放量小而分散
農村地區供水比較困難,相對于城市來說,農村居民用水量較低,所以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較小,又因為農村的生活范圍較大,居民分散,所以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很分散,正是由于農村生活污水的這種排放量小并且分散的特點,使得它對環境的破壞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也給治理生活污水方面造成很大的不便。
1.2.2 生活污水排放的差異性和粗放性
不同地區農村居民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排放的污水在水質等方面有差異;一年中不同的季節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有所差異;受農村生活一天作息規律的影響,排放的污水水量也存在差異。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存在粗放性的特點,這是由于處理污水的體系沒有在農村生活中普及,居民仍然將生活污水隨意排放在附近的地溝或者其他可以處理的地方中。
2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
2.1 治理工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一方面,由于農村生活污水存在排放量小而分散、差異性粗放性的特點,使得對它的處理不容易引起重視,相關部門也只建設外部環境,當處理難度較大時,建設者更加不加以重視。另一方面,雖然我國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面有不少的理論研究,但是還處于發展階段,在實際的處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保持原有的固化思維不轉變、沒有信心甚至懷疑處理成果等。
2.2 污水治理投入資金缺乏
由于政府部門對生活污水的處理在思想上不重視,導致行動上有所欠缺,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就是缺乏資金投入。究其原因,一方面,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屬于政府管理的范疇,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在面對高昂的費用以及一系列復雜的程序時,相關部門會有所退縮,政策不鼓勵,導致有很少的企業進行投資。另一方面,由于治理生活污水的過程中,需要投入的資金大但是看到成效的時間長,甚至得不到相應的回報,所以個人企業家等資本家不愿意投入資金,導致資金缺乏、渠道單一的問題。
2.3 生活污水管理體制混亂
對任何問題進行處理時,都要有一套完整的處理機制,并且要長期執行。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處理時,要將管理機制落在實處,采取有序的處理措施,在對相關機制進行維護管理的過程中,存在管混亂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設施無人管理,另一部分雖然有人管理,但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存在很大的問題,在遇到特殊情況時不能隨機應變,使出現的問題沒能及時解決,有些地區甚至出現設施常年無人使用的現象,出現二次污染的問題。
3 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對策
現如今,如何加強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成為發展農村中最大的問題,下面本人根據已有的經驗,提出一些治理的對策,供大家參考。
3.1 全民動員,強化治理意識
要做到全民參與,需要社會各個階層的共同努力:①在政府層面上,政府要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明確自己的本職工作,盡可能調動各鄉鎮領導干部的積極性,完善污水治理的管理機制,使農村污水治理有標準可以參照。②從社會各個層面來說,社會各階層人員是參與治理的主體,要盡可能進行宣傳,提高群眾的治污意識,使公眾能夠形成良好的排水習慣,為環境保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③從村民方面來說,要有改善自己生活環境的意識,村民在治理污水的過程中處于主人翁位置,提高村民的參與度應該靠政府鼓勵,政府要讓村民意識到治理污水、保護環境對農村的重要意義,從而提高治理力度。只有政府、社會各階層以及村民這三個方面的積極配合,農村污水治理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
3.2 優化資金投入,實現投入主體多元化
相對于城市來說,農村經濟發展較慢,經濟效益比較低下,農村財力也有限,由于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所需要的費用較高,再加上政策的不支持,所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難度較大,要想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得到上級的政策支持,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對此,政府要明確自己的主體地位,可以設立治理污水的專項資金,用籌集的資金對治理條件相對較弱的農村進行污水處理。另外,政府要加大農村環保力度,出臺相應的鼓勵政策,鼓勵社會多種力量為農村污水治理提供資金并且參與進來,形成一個以政府為主,以社會為輔的良性循環,最大程度上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現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3.3 健全管理機制,實現管理長效化
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是一張復雜的工作,從開端到結束都需要各部門的默契配合。相關環保部門要建立一套科學嚴謹的管理機制,各個環節都要清楚自己的本職工作:①政府要做好統籌工作,將處理工作分配到各鄉鎮;②各鄉鎮的領導人員要做好配合工作,通過討論提出處理污水的建議,并且在確保可行性的基礎上落實到農村;③積極組織村民,通過宣傳將管理機制落實在每個農戶,提高農村污水處理水平。
3.4 因地制宜,引入先進技術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農村處理污水的技術種類多樣,多達52種,并且與城市處理污水的技術相仿,技術性較強。因此,農村在選擇處理技術的過程中,要進行綜合的考慮,根據所處地區的經濟條件、地形地質等,選擇最適合的技術,確保處理農村污水處理達到最優的效果。
4 結束語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進一步發展,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人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用犧牲環境而換來的,在過去,我們沒有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提出,我們應該把保護環境放在重要的位置,并且加強對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給子孫后代留下真正寶貴的財富。
參考文獻
[1]李關羽.淺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及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4).
[2]馬北琳,魯珊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及對策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6(6).
[3]史志勇,李 莎,王立峰,吉 琳.農村生活污水污染及防治技術[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5).
收稿日期:2018-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