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科
摘要:本文針對消防部隊戰斗力模式的生成,在遵循實用性、科學性、可行性的基礎上,對消防現階段正規化建設和科技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部隊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對如何提高消防部隊戰斗力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消防;科技;技術裝備;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的規定,公安消防部隊是一支擔負各項消防保衛和社會搶險救援等任務的主要力量。如何在新形勢下加強部隊正規化建設,提高裝備科技實力,加強部隊作戰的綜合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當今滅火救援戰斗需要,是國情所然,大勢所趨。
一、新時期消防部隊科技支撐體系的要素及其相互關系
如果將消防部隊戰斗力本身看成是一個大系統,要確保這個系統的正常運行,最基本取決于二個方面的要素:一是物質要素,包括消防人員和消防技術裝備,二是非物質要素,由作戰思想和原則、消防訓練和消防部隊編制體制構成。其中,消防人員是構成或決定消防部隊戰斗力的最基本因素。消防技術裝備有兩個方面的作用。首先,是物質基礎,其次,先進的技術裝備是消防技術的外在表現。先進技術是消防戰斗力的有效保障。另外,消防訓練是促進物質要素與非物質要素完美結合的有效手段。他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缺一不可,共同推動消防部隊戰斗力的發展。
二、新時期我國消防科技支撐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專業人才缺乏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消防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發展機遇和挑戰,不斷沖擊著新形勢下消防實戰對指揮人才戰略、結構和動態需求動蕩和變化,同時也給人才培養體系提出新挑戰。現階段基層中隊的干部由于服役時間短、基層經歷淺、實戰經驗少、滅火救援組織指揮能力薄弱。機關層面懂指揮、會打仗的指揮員缺乏,總隊層面缺乏滅火救援高級技術專業人才,支隊層面缺乏滅火救援中級技術專業人才,致使對處置類型災害事故的研究不夠深、方法不夠多,技戰術不夠精。
(二)高精尖現代化技術裝備略顯不足
近年來,消防部隊雖然整體更新了一大批用于有效應對高層、地下、軌道交通、石油化工、地震等各類災害事故的現代化裝備,使部隊的綜合作戰能力顯著提升。但是在處置超高層建筑火災、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高架路段、航空器具災害事故方面還略顯不足,特種裝備更新慢,特殊應急裝備缺,一些高、精、尖的現代化的裝備更是嚴重不足。
(三)實戰訓練的科學性,滯后于現場處置需要
近年來,消防部隊建設了許多科技化含量較高、功能完善的訓練基地,組織開展了攻堅組的集中訓練,對提高部隊作戰訓練水平,提升部隊作戰攻堅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全國地區性發展的不平衡,在部分地區尚未建成能夠滿足本區域科技化、常態化、實戰化、合成化的訓練基地,致使基層一線的訓練依然處于以體能、技能訓練為主的低水平循環狀態,與科技練兵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預案編制不科學、人裝結合不科學、專業分訓不科學等問題比較普遍,制約了部隊戰斗力的全面提升。
三、新時期我國消防科技支撐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及措施
(一)科學轉變作戰指揮模式和戰斗準備機制
目前,消防部隊可能面對的新滅火與應急救援工作,在現階段表現出突發性強與危害性大兩大主要特點。因此,科學轉變作戰指揮模式和戰斗準備機制是目前消防部隊提供戰斗力的一個主要建設內容。
1.科學完善作戰指揮模式
第一,在重特大滅火與應急救援行動中,要按照“屬地管理、屬地指揮”的原則,在由地方黨委政府、消防部隊和其他相關部門組成的應急救援指揮部中,明確消防部隊擔任現場組織指揮的關系。第二,科學完善消防聯勤制度。以消防部門為例,在滅火與應急救援行動中,首先形成公安消防隊、專職消防隊、義務消防隊或微型消防站之間的消防聯勤制度。在此基礎上,根據重特大事故的特點,拓展到以消防部隊為主、以醫療、交通、氣象、環保、供水供電等其他部分的救援力量或裝備為輔的聯勤制度,形成立體化滅火或應急救援體系。
2.科學完善戰斗準備機制
戰斗準備機制屬于非物質要素的范疇。消防滅火與應急戰斗力的提高,需要從應急預案、專業化訓練以及實戰化演練三個方面進行完善。首先,進一步科學完善應急預案。例如,對于高層建筑火災,針對滅火和疏散兩個不同的應急響應內容,應制定高層建筑火災滅火應急預案、高層建筑火災人員疏散應急預案,或者針對辦公和住宅不同功能的高層建筑,制定高層建筑辦公室火災應急預案、高層建筑住宅火災應急預案等,進一步提高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與操作性。其次,逐步完善科學的專業訓練。科學的專業訓練改革,要明確各級訓練重點與訓練內容的區別。以高層建筑火災為例,在訓練內容上,普通中隊重點進行高層建筑滅火與應急救援相關的常規項目訓練。例如,把高空救助、內部消防設施應用、登高行動、高層水帶鋪設和固定作為主要訓練內容。各高層建筑滅火專業隊突出專業訓練,進一步提升實戰戰斗力。最后,科學完善應急演練機制。總隊每年組織兩次跨區域大型演練,支隊每季度組織一次聯動演練,大中隊每月組織一次轄區演練。
(二)科學轉變專業隊伍建設
根據目前消防滅火與應急救援的新形勢,結合新《消防法》的規定,消防部隊的職責與任務有了新的內容和要求。根據消防隊伍建設呈現出新的特點,建立了以消防部隊為依托的各類專業救援隊伍。例如,北京市結合本市各類災害的特點,建立了以消防部隊為依托的地震(建筑倒塌)、公路隧道、高層建筑、大型商業綜合體、地下工程、石油化工、危化品等各類災害事故救援專業隊。這些專業型隊伍的建立,改變了隊伍建設的統一模式,有效提升了應對特種災害事故的救援能力。
(三)科學實施滅火救援業務訓練
新頒發的《消防部隊執勤業務訓練和考核大綱》提出了訓練面向實戰的指導思想,將裝備訓練、合成訓練、實戰演練、基地化模擬訓練納入訓練和考核范圍。例如,針對各類災害事故的特殊性,開展針對各類搶險救援項目的特種訓練。例如,針對高層建筑,開展了超高層大型商業綜合體安全疏散演練、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實踐化演練或高層建筑燃氣泄漏事故滅火救援演練等實戰化演練。針對不同性質的生產單位,開展了人員密集場所應急救援訓練、化學危險品場所滅火救援訓練等不同性質單位的救援業務訓練。
(四)提升滅火救援裝備科技化含量
裝備的現代化,能促進、改革、更新綜合滅火救援戰術體系,主導滅火救援戰術發展,改變滅火救援進攻模式。一是在滅火救援裝備配備上,要立足于現代城市滅火救援特點的需求。突出配備高端性能的舉高車、特種救援車輛、各類救援機器人等先進裝備;二是要結合城市規劃和全市的區域定位,在全力保障政治中心區的基礎上,結合城市各區特點,優先保障某類事故發生概率大的地區,例如,易燃易爆化學品集中的地區,應優先配備特種滅火救援防護裝備。高層建筑密集的轄區,在裝備配備上主要是加強舉高消防車、救生氣墊、高強度、長距離的供水水帶等專勤器材配備。
(五)科學加強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
強化消防專業人才培養是部隊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保證。指戰員的綜合素質能力是生成部隊戰斗力的核心要素,消防工作的本質和任務決定了各級指戰員除應具備做好消防工作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一般工作常識,還必須具備與形勢任務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知識技能,做到知識結構跟著形勢發展走,素質能力圍著任務需要轉,加快推進指戰員素質能力由經驗型向智慧型的轉變,為部隊生成新的戰斗力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一是依托總隊人才工程建設平臺,按崗位需求和梯次結構,采取機關專業人才到基層掛職,基層培養對象到機關見習的方式,為基層培養一批專業人才,在戰訓崗位形成總隊有專家、高級工程師,支隊有骨干、中級工程師,中隊有能手、標兵的戰訓專業人才格局。二是完善戰訓崗位人才培養、使用、保留機制,從制度層面上使戰訓崗位人員看到崗位優勢和發展前景,從而激發戰訓崗位人員的工作熱情。同時,為那些會打仗、懂指揮的優秀指揮員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保持戰訓崗位人才的相對穩定和連續性。三是強化對指戰員的集中培訓。認真總結今年基層指揮員培訓的經驗和做法,以強化智能指揮為重點,大力開展信息化條件下指揮作戰技能培訓,提升指戰員信息化指揮水平,實現由經驗型指揮向智能型指揮的轉變。四是成立類型事故處置科研團隊。針對不同類型災害事故的處置組建科研團隊,在處置程序、處置方法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形成一套科學高效的類型災害事故處置體系,為部隊滅火救援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撐。
(六)科學練兵,夯實官兵滅火救援基礎
1.科學施教,因材施教
針對官兵鉆研業務的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部分戰士的文化素質不高等特點,將消防執勤滅火、搶險救援基本常識、常見危化品的理化性質、危害特點和處置措施、個人防護知識等進行專題教育,避免業務理論授課只是“抄筆記”走形式。
2.科學訓練,強化體能
體能是戰斗力的基礎,再尖端的科技都代替不了人的作用,必須依靠高素質人員的操作,作為直接與火災事故作斗爭的一線消防官兵,必須有強健的體魄,確保官兵在滅火救援中能“跑得快、拿得動、上得去、戰得久”,方能應對日益復雜的現代火災事故。
3.掌握技術,熟練技能
積極面向實戰,設置實戰訓練科目,根據轄區地理、建筑、災害事故特點,廣泛開展各種攀登、救生、破拆、排煙、堵漏、防化、洗消等救人、滅火和搶險救援基本功的訓練,以及一線官兵個人防護項目的訓練,切實解決部隊技術裝備更新與使用技能脫節的問題。廣泛深入抓好裝備器材訓練,重點訓練裝備器材的使用以及維護,促使人與裝備的有機結合,發揮出最大的效能。
四、結語
在新時期下消防部隊只有不斷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提高部隊科技化實力,才能切實增強消防部隊的戰斗力,為實現“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竭誠奉獻”的任務要求而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公安部消防局印發:《公安部消防部隊執勤戰斗條例》[Z],2010,(02).
商靠定.消防戰斗力構成要素分析.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
李建華,楊軍.搶險救援社會化進程中加減乘除法則探析[N].武警學院報,2006.
商靠定.消防部隊戰斗力動態評估系統設計構想[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6.
朱力平.動態立體滅火救援圈,北京:群眾出版社,2004.
夏登友,程曉紅.滅火救援戰斗力綜合評估指標體系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6.
辛晶,洪航.層次分析法在消防部隊滅火救援戰斗力評估中的應用[Z].安全與環境工程,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