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威

何女士有近10年過敏性鼻炎病史,一到換季就打噴嚏、流清涕、鼻塞。從4年前起,她堅持進行冬病夏治貼敷治療。現在過敏性鼻炎癥狀比以前明顯減輕,發作次數也大為減少。
得了過敏性鼻炎,許多患者的第一反應就是抵抗力太差了,需要加強鍛煉,專家卻表示:沒那么簡單!
從癥狀上看,過敏性鼻炎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對過敏原反應過度的一種表現,所以并非是抵抗力差這么簡單。中醫認為,引起過敏性鼻炎的原因有內外之分。內因主要是患者體內正氣不足,臟腑功能失調,導致肺、脾、腎等臟器出現虛損;在此基礎上,如果再加上感受風寒、邪氣侵襲等外在因素就容易發病。
從臨床上來看,過敏性鼻炎患者多屬于肺氣虛寒、脾氣虛弱、腎陽虧虛三種類型。
患者往往表現為一遇涼風就打噴嚏、流清涕、鼻塞不通、嗅覺減退?;颊咂綍r惡風怕冷、倦怠懶言、有自汗。治療采用溫肺祛風法,可用玉屏風散或桂枝湯。
這類患者不僅經常鼻塞、鼻涕清稀,還常有腹瀉、頭暈頭重等問題。中醫認為肺開竅于鼻,肺氣虛引發鼻炎容易理解,但是脾跟鼻炎有什么關系呢?這涉及中醫五行理論,五行相生相克,肺屬金,脾屬土,土生金,金不固,則會反侮土,影響脾臟功能。治療可選用補中益氣湯、參苓白術散或四君子湯加補肺斂氣的藥物。
臨床主要表現為陣發性鼻癢、噴嚏連連、流清鼻涕,這類人還會怕冷、手腳冰冷、腰腿酸軟、夜尿頻。治療采用溫陽補腎法,常用方劑如附桂八味丸、右歸飲等。
中醫治病,通常將人體看作一個整體。因而,中醫治療過敏性鼻炎講究辨證施治,根據患者的不同體質、臨床癥狀,通過個性化的方法幫助其調節自身的陰陽平衡,以減少和減輕鼻炎的發作。
目前,過敏性鼻炎的中醫治療方法很多,如中藥、針刺、穴位貼敷(含三伏灸、三九灸等)、熏蒸等。一般在發作期治療的主要目標是控制癥狀,可選擇中藥、針刺等治療方法,若病情嚴重者可適當加用西藥治療。
緩解期治療主要是調理、改善體質,從而減少發作或減輕發作程度,可口服中成藥或中藥膏方,或采用一些外治療法,逐漸減少藥物的使用次數甚至不用藥物。
如果你通過診療確定了自己的鼻炎類型,除了遵醫囑認真治療外,平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在飲食上多花點心思。
如果是肺脾氣虛型的過敏性鼻炎,平時可以首選黃芪或黨參煲些雞湯或菌湯喝。黃芪、黨參都是補氣的良藥。黃芪還可以代茶飲,每天沖泡五六克。還可以在煮粥時加些茯苓、陳皮、百合、薏苡仁。如果是腎陽虧虛型的鼻炎患者,做飯時加點有溫陽作用的干姜。
專家建議,想要更好地預防過敏性鼻炎,也可以經常按壓迎香穴。
具體方法是沿鼻唇溝來回擦動,感覺局部發熱,然后用手指按在迎香穴上揉動。有明顯的酸、麻、脹、痛的感覺,保持數秒后可放松輕揉。如此反復操作,每次按壓3~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