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
李哲翔 2005年12月28日出生于安徽省蕪湖市。自幼隨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黃萍博士學習鋼琴。2014年11月師從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學科主任、著名鋼琴家、鋼琴教育家張欣寧教授學習至今。2016 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四年級。先后在合肥大劇院、寧波大劇院、廈門鼓浪嶼音樂廳、國家大劇院、洛杉機華特·迪士尼音樂廳登臺表演,獲多位國際著名鋼琴家的悉心指導和高度評價。2017年5月與9月在CCTV音樂頻道錄制《音樂公開課》節目。2017年榮獲第一屆“樊建勤紀念獎學金”。
曾多次在鋼琴比賽中獲獎,如:2015年第5屆"卡丹薩杯"全國青少年中國鋼琴作品演奏比賽業余兒童A組一等獎;2016年第16屆“星海杯”全國少年兒童鋼琴比賽業余二組一等獎,并獲業余組特等獎;2017年第12屆北京國際藝術節協奏曲比賽一等獎(24歲以下組);2017年第5屆英國曼徹斯特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第3名(無上限年齡);2017年第二屆莫扎特國際青少年音樂周鋼琴A組第二名,2017年第8屆施坦威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總決賽專業A組第二名。
李哲翔出生于音樂世家,爸爸和叔叔都是音樂教育工作者。特別是爸爸,從小非常喜歡音樂,大學時期所學習的專業是竹笛演奏。之后,他經營樂器銷售、音樂培訓中心。因此,哲翔從出生時,就能在良好的音樂環境中成長。耳聞目染間,使他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為他提供了一個極佳的學習平臺。
遇恩師,開心學琴
哲翔音樂天賦極佳。媽媽回憶:“曾經有一位教聲樂的老師教唱《一抹夕陽》,聽課的學生沒有學會,反而在一旁的哲翔卻學會了。這位聲樂老師當場就表揚他對音樂有不可多得的天分,并且告訴我們一定要讓他學習音樂。”
當哲翔4歲的時候,開始隨父母的好友黃萍博士學習鋼琴。黃萍是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曾留學俄羅斯。她對音樂的素養要求非常高。每次回課,小小年紀的哲翔就被要求按照譜面的速度背譜演奏,這樣才能完成作業。在老師耐心的教導和家長的配合下,哲翔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打下了扎實的基本功。兩年后,他就參加了蕪湖電視臺舉辦的才藝器樂大賽,獲得所有組別的總決賽第二名。這次獲獎,使得他對鋼琴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2012年,他又參加了招商銀行在深圳舉辦的“金葵花杯”全國少年兒童鋼琴比賽。這次競爭非常激烈,每個省份就一個名額進入全國總決賽,并且只有前6名才能獲得獎項。初生牛犢不怕虎,雖然哲翔是眾多選手中年齡最小的,但他十分自信。最終,他獲得了兒童A組第5名的好成績。
然而,當比賽結束回到蕪湖后,哲翔出現了所有琴童都會出現的問題。他遇到了“瓶頸期”,好幾次回課都不能達到老師的要求。在練琴的時候,他也有一些逆反的心理。經過老師和父母的耐心教導,兩個月后哲翔才逐漸調整到良好的學琴狀態。這段小小插曲后,他不斷地參加省市以及全國的鋼琴比賽,來提高自己的演奏能力。對學琴始終抱有熱情的他,也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14年,在“星海杯”全國比賽和“CCTV鋼琴大賽”,李哲翔都獲得了優秀獎。
備考音樂學院附小
上小學后,哲翔的父母和黃萍博士討論過多次,商量李哲翔是否走鋼琴專業。當時讓他們最糾結的是,備考上海音樂學院附小還是中央音樂學院附小。拋開專業,單就路程來說,上海音樂學院離他們家才兩個小時的車程,而北京是5個小時。黃老師的建議是中央音樂學院附小。經過鄭重思考和綜合對比,他們決定報考中央音樂學院附小。下定決心后,2014年11月,李哲翔正式師從于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學科主任張欣寧教授。然而,當張教授為哲翔上第一次課時,她就指出哲翔還有很多薄弱的環節。值得慶幸的是,哲翔擁有扎實的基本功,因此張教授也欣然地接收了他。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在張教授的辛勤付出和悉心教導下,哲翔開始突飛猛進,紛紛在比賽中嶄露頭角。2015年暑期時,他在第6屆“卡丹薩杯”全國青少年中國作品比賽中榮獲兒童A組一等獎。2016年參加第16屆“星海杯”全國鋼琴比賽獲得兒童B組第一名和業余組的特等獎,并且成為星海鋼琴集團簽約的“星海小藝術家”。同年4月,哲翔參加了中央音樂學院附小的招生考試。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考出了優異的成績,順利被錄取。
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后,張欣寧教授給哲翔重新規劃了學習方法和教學內容。哲翔按照張教授的要求,認真完成主科筆記,消化學習內容,堅持每天至少4~5個小時的鋼琴練習。在老師的科學引導下,他不僅將功課完成得十分出色,而且學會分析節奏、和聲、句法、指法、演奏方式手法甚至聽音能力和踏板等,從而事半功倍,學琴效率變得非常高。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每一次練習都十分投入,從不浪費時間。對比很多專業琴童來說,他的練習時間相對較少,但每次效果都很不錯。只要是張老師布置的作業,不到3天的時間,他就能完整地背奏一個樂章或整首協奏曲。
備戰國內外大賽
為了進一步開拓哲翔的視野,給他更多的鍛煉機會,提高自信心,在學習的過程中,張教授還安排他參加了一些國際比賽、音樂節,并借此機會,讓他獲得了很多大師悉心教導的機會。不負老師的教導、父母的陪伴,2017年暑假,他在北京國際音樂節協奏曲比賽中榮獲第一名。2017英國曼徹斯特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無上限年齡)中,他同英國曼徹斯特交響樂團合作,得到了指揮、交響樂團以及鋼琴演奏家們的一致認可,以最小的年齡取得了第3名的好成績。2017年,第二屆莫扎特國際音樂周在珠海舉行。在比賽期間,張欣寧教授不辭勞苦,從北京飛赴珠海,精心細致地為哲翔指導每一首作品,為他這次出色的發揮奠定了基礎。哲翔還在決賽中受薩爾茨堡獨奏家室內樂團首席指揮的邀請,不僅第一次參與指揮,而且還與薩爾茨堡獨奏家室內樂團精彩地演繹了莫扎特《C大調第十三鋼琴協奏曲K.415》,最終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近日,在參加“霍洛維茲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中,李哲翔以最小的年齡,獲得了“最佳肖邦演奏獎”,并受組委會的邀請,參加法國巴黎、烏克蘭基輔的演出。
每次比賽來臨之際,老師和父母在哲翔面前,始終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不給他任何壓力。對此,哲翔媽媽說:“我們總是告訴他,不管是否取得好成績,都要完美地演奏好作品,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觀眾和評委。比賽更注重過程,通過鍛煉得到成長,也是孩子學習鋼琴中必須經歷的。比賽中,孩子能夠和世界各地選手進行角逐,同時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和交流機會。重在參與,每一次的付出都是收獲頗豐。”
不忘師恩
談及近幾年在國內國外比賽中所取得的成績和榮譽,哲翔表示,十分感謝張教授辛勤的付出和教導。每一次比賽,張教授會悉心為哲翔安排好比賽作品。平時上課時,張教授會根據他的性格,安排適合他演奏的作品。每學期李哲翔至少要完成一首協奏曲和多首樂曲、奏鳴曲、練習曲。每一次音樂會的演奏作品,也是經過張教授精心、合理地安排與指導。對哲翔來說,每一次音樂會、比賽都是一次極佳的鍛煉機會,演奏的能力也不斷地通過舞臺實踐,才能夠逐漸地提高。同時,每次登臺表演,媽媽都會告訴哲翔,要時刻想著自己演奏的作品,放輕松,按照老師上課的要求去彈。這么多次,哲翔都做到了。每次他表演,都是面帶微笑,十分自信,讓聽的人也感受到他對音樂的熱愛與對舞臺的享受。
現在的大部分琴童除了學習鋼琴,還有很多文化課和基礎理論課,那怎樣才能合理安排時間呢?為了保證每天4~5個小時的練琴時間,哲翔上文化課和基礎理論課時,十分認真。為了節省時間,他所有的作業幾乎都是在學校完成的。除了這些以外,哲翔每天在家還要聽大量的交響樂作品。因為張教授一直要求他多接觸大師的作品,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培養更好的樂感。無心插柳柳成蔭,聽多了交響樂,哲翔便開始喜歡上了指揮。參加比賽時,他成功地指揮了奧地利薩爾茨堡獨奏家室內樂團和寧波交響樂團,還得到了中央音樂學院院長、著名指揮家俞峰教授的肯定和鼓勵。通過指揮的學習,哲翔對作品的理解更加透徹。每次和交響樂團的合奏,他都有進步,而且比之前能夠更好地表現作品。
學琴13年了,能堅持這么久的琴童,也許都抱著一個成為一名鋼琴演奏家的夢想,哲翔的確如此,但他的父母并不給他壓力。媽媽表示,哲翔首先要做好自己,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學習計劃,完成每一次課程,循環漸進地進步,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成長。
在外人看來,哲翔一路走來,似乎也沒多少低谷期,卻能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能斬獲國內外大獎,能向郎朗學習,多么順利,多么優秀。其實,看似幸運的背后,有著父母多年的付出,為了陪伴,從蕪湖到北京,離開熟悉的地方;有哲翔自己的努力,從小到大,每天堅持長時間的練習;有老師的教導,無論是黃萍還張欣寧,無論是學業還是比賽,都悉心為哲翔考慮。這些保駕護航,為哲翔的夢想插上了飛翔的翅膀,助他勇往直前,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