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連軍
甲:最近,我發現語言這個東西,真是博大精深!我花了些時間研究了一下,真是體會頗深啊!
乙:哦?給我念叨念叨,我洗耳恭聽!
甲:(津津有味地講起)你看啊,我們試著把一些話反過來說,比如“我爸的二弟是我二叔”,反過來說就是“我二叔是我爸的二弟”。
乙:(打斷)得得得,你甭說了,我明白了!你是說把話反過來說意思不變。
甲:那可不一定,你試試反過來說“李波的哥哥是初中生”。
乙:反過來說就是“初中生是李波的哥哥”。哇!不行啊,這樣李波得有多少哥哥呀!看來話不能隨便反過來說。
甲:其實,我們學習數學時,有時為了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常常也需要變“正向敘述”為“逆向敘述”。
乙:聽起來有點意思,你舉個例!
甲:“0是最小的自然數”,反過來說,“最小的自然數是0”。
乙:嗯,沒錯。
甲:不過,對于一些描述數學現象和規律的話,反過來說就不一定正確了。
乙:(想了想)的確如此。
甲:那你試著舉個例子吧!
乙:“0是整數”,反過來說,“整數是0”,這就不對了!我想不通,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甲:(娓娓道來)這你可得學著點了,許多語句中含有條件和結論兩部分,但是這兩部分所指的內容、范圍常常是不一致的。
乙:哦,我懂了!拿上面的例子來說,0的范圍很小,僅限于它自身,而整數的范圍很大,0只是眾多整數中的一個,所以反過來說整數是0,就把整數的范圍給縮小了,當然就不對了!
甲:說得真好,看來你也開竅啦!你還能運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多舉幾個例子嗎?
乙:(得意地笑)沒問題,就拿我最近正學著的幾何知識來說吧!“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的面積一定相等”,反過來說,“面積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一定等底、等高”,這明顯就不對了。應該是“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的面積一定相等,面積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等底、等高”。
甲:不錯!現學現賣得很好嘛!
乙:那是當然!我還知道,“兩個質數一定互質”,但反過來說,“互質的兩個數一定是質數”,就不對了!
甲:厲害!
親愛的小讀者,看完有意思的相聲,你能試著來一次數學里的“正話反說”嗎?反過來說后,你能判斷那句話是對還是錯嗎?趕快掃二維碼,把你的小發現告訴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