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日常口語中,我們習慣用“五花八門”來比喻事物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那么,“五花八門”最早出自哪里?“五花”“八門”又分別指什么呢?
《虞初新志·孫嘉淦〈南游記〉》:“伏龍以西,群峰亂峙,四布羅列,如平沙萬幕,八門五花。”“五花八門”一詞最早就出自這里。可不要把它與《西游記》或《東游記》混淆了喲!
傳統文化中,“五花八門”的釋義為“五行陣”和“八門陣”,也就是古代的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
“五行陣”,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又代表紅、黃、藍、白、黑五種色素,它們混合在一起還可變成多種顏色,能夠使人眼花繚亂。
“八門陣”,也稱八卦陣,按照八卦的次第列為陣勢,八八可變成六十四卦,常使對方軍隊陷入迷離莫測之中。
除了陣法之外,在古代,“五花八門”也具體為幾種特定的行業:
其中“五花”為:
金菊花——比喻賣茶的女人;
木棉花——比喻上街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比喻酒樓上的歌女;
火棘花——比喻玩雜耍的人;
土牛花——比喻一些挑夫。
而所謂“八門”是指在市場擺地攤,靠一口巧舌來掙錢吃飯的生意人,即:巾、皮、彩、掛、評、團、調、聊,具體為:
一門巾,算占卦的人;
二門皮,搭賣草藥的人;
三門彩,變戲法的人;
四門掛,江湖賣藝的人;
五門評,說書評彈的人;
六門團,街頭賣唱的人;
七門調,搭篷扎紙的人;
八門聊,指高臺唱戲的人。
“五花”“八門”一度被用來代指“士農工商”等主流職業外的市井底層職業從業者,這些職業從事者多被社會所輕視,所以“五花八門”也就有了貶義。
如今,它已成為常用的中性詞。
趣味鏈接:與數字有關的成語
五大三粗:
“五大”是指雙手、雙腳大再加上頭大;“三粗”指腿粗,腰粗,脖子粗。
五毒俱全:

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種動物為五毒,人的五毒是吃、喝、嫖、賭、抽。
五光十色:
五光:紅、黃、藍、白、黑。十色:赤、橙、黃、綠、青、藍、紫、黑、白、外加一個透明。
形容色澤絢麗,種類繁多。語出南朝梁江淹《麗色賦》:“五光徘徊,十色陸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全都穿著細狐、洋灰鼠之類,那面子更是五光十色。”
五谷不分:
五谷:一說是黍、稷、麥、菽、稻;一說是黍、稷、麥、菽、麻。
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
六神無主: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的心、肺、肝、腎、脾、膽的神靈。無主:沒有主意。形容心慌意亂,拿不定主意不知所措。
六根不凈:
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不凈,比喻心緒不寧,出事偏私。
六親不認:
當今“六親”泛指親屬。其實歷史上“六親”有特定的內容,其代表性的說法有三種:一、據《左傳》,六親指父子、兄弟、姑姐(父親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屬)及姻亞(夫的家屬)。二、據《老子》說,以父子、兄弟、夫婦為六親。三、據《漢書》說,以父、母、兄、弟、妻、子為六親。后人比較贊同第三種說法,因為此說在血緣和婚姻關系中是最親近的。
七竅生煙:
七竅:指兩耳、兩眼、兩鼻孔和口。形容氣憤至極;好像眼耳口鼻都要冒出火來。
七情六欲:
一般地說,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懼、愛、惡、欲;在中醫看來,七情指的是喜、怒、憂、思、悲、驚、恐;六欲一般指的是生、死、耳、目、口、鼻;在佛家六欲指的是色欲、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華欲、人想欲。
胡說八道:

原指胡人到內地講解佛經。胡,中國古代對西、北部少數民族的稱呼。胡說∶胡人說講。八道:不信佛的人認為,胡人講解佛經是說荒誕之言。胡人講解佛經八圣道簡作“胡說八道”。故后世以胡說、胡說八道、一派胡言等詞語喻不可信。今泛指一切沒有根據的說法。
十惡不赦:
“十惡不赦”自于《齊律》的“重罪十條”。它的主要內容有:1.謀反,這歷來都被視為十惡之首;2.謀大逆。指毀壞皇家的宗廟、陵寢、宮殿的行為;3.謀叛,指叛逃到其它敵對國家;4.惡逆,指打殺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長輩和尊親;5.不道,無道; 6.大不敬。偷盜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偽造御用藥品以誤犯食禁;7.不孝,指咒罵、控告以及不贍養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輩死后亡匿不舉哀,喪期嫁娶作樂;8.不睦;9.不義,指毆打、殺死長官(一般指州縣長官),丈夫死后不舉哀并作樂改嫁等,10、內亂,指與祖父、父親的妾通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