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通常貌似強壯的男性壽命卻不及身體柔弱的女性?事實上,在美國排名前15的致死因素(80%死亡事件都歸結于這些因素)中,男性暴露的死亡風險明顯高于女性。美國耶魯大學人類學教授理查德·布里畢斯卡斯指出,男女壽命差異與睪酮激素指數密切相關。
睪酮激素常被描述為一種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促進合成代謝,或者增強肌肉、加速新陳代謝。
睪酮激素不僅會影響代謝變化,還會對男性生命歷程中的免疫反應造成重要影響。按照耶魯大學進化生物學家史蒂芬·斯蒂夫斯登斯的觀點——“男子漢氣概使男性壽命不及女性。”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苦于思索某個難題的時候,即使沒進行什么體力活動,也會感到疲勞。那么,坐著不動苦思冥想會消耗體力嗎?答案是肯定的。
其實人腦是一臺24小時工作的機器,當一個人思考的時候,大腦內的數百萬個神經元會相互傳遞信息,并把指令傳遞到身體的各個部位。這些神經元工作的時候當然需要“燃料”,據測算,它們每天消耗掉肝臟儲存的血糖的75%,而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神經元消耗能量有它獨特的方式,首先大腦毛細血管壁附近的星形膠質細胞從血液中吸收能量豐富的葡萄糖,并將這些葡萄糖轉換成神經元可以吸收的形式。神經元利用這些能量生產神經傳遞素,并最終形成“思想”。
除此之外,大腦為了生存,每分鐘需要0.1卡路里的熱量。當你集中精力進行填字游戲的時候,你的大腦每分鐘消耗的能量則是1.5卡路里。相比之下,人在行走的時候每分鐘大約消耗4卡路里熱量,而像跆拳道這樣的激烈運動則每分鐘消耗10卡路里。
這項工作由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合作進行。他們綜合數百項研究的數據,對全球生物量進行了迄今最全面的普查。
生物量指活生物體內剔除水分之后有機物的重量,是反應生態系統狀況的重要指標,通常用地球生命的核心元素——碳的重量來衡量。
對數百項研究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后,研究人員估算出,目前地球全部生物量相當于5500億噸碳,其中植物占了大頭,約為4500億噸;其次是細菌和古細菌,分別為700億噸和70億噸;蘑菇之類的真菌為120億噸;海藻、變形蟲等原生生物為40億噸;包括人類在內的全部動物不足20億噸,而且大部分來自昆蟲、蝦蟹等節肢動物以及魚類。出人意料的是,占地球表面積71%的海洋,在全球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僅略高于1%。目前人類栽種的農作物約相當于100億噸碳,占植物總量的2%。

不管是在建筑工地還是工廠的車間里,工人們都戴著黃色的安全帽。黃色的可視性高,可以喚起人們的危險意識,因而特別適合建筑工地和工廠車間等危險性高的工作場所。然而,這并不是安全帽使用黃色的唯一理由。黃色可以很好地反射光線,能有效保證物體表面溫度不會太高。因而,在烈日炎炎的建筑工地上,黃色安全帽可以使工人的頭部免受陽光暴曬,使頭部溫度不至于太高,從而可以防止中暑和其他疾病的發生。
涮羊肉被普遍認為是蒙古人發明的,有人說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但更多人認為是忽必烈。傳說七百多年前,忽必烈率蒙古鐵騎南下,常年征戰讓忽必烈很想念家鄉的美食:清燉羊肉。但就在廚師們殺羊取肉,準備開燉時,卻有軍士來報:發現敵情,需立即集合迎戰。將士們為了等燉羊肉出鍋,全都空著肚子,這馬上要上陣殺敵,饑腸轆轆怎么能行?如果等羊肉燉熟那必定要延誤戰機。于是廚師們急中生智,將羊肉切成薄片,扔進已經煮開的沸水中。無需等待,羊肉立馬就熟了,蘸上醬料即刻就能吃了。而且將士們品嘗后發現,這種吃法不但方便而且還很美味。所以,這種吃法自此在蒙古軍隊中流行開來,被忽必烈賜名為“涮羊肉”。

螞蟻這種把窩造在地下的生物,長久的生存進化使它們對空氣濕度變化的感覺非常靈敏,當濕度加大時,螞蟻就會產生在低處危險的感覺,就要往高處搬!我們人類也是很聰明的,經過多次驗證就得出結論,螞蟻搬家就要下雨!如果說螞蟻能夠憑借其本能準確地感覺出即將下雨,甚至能準確地感覺出下雨量的大小,都是完全有可能的,畢竟那些劈頭蓋臉的雨點打在身上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如果在下暴雨前螞蟻不能及時地回到窩內,就有可能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沖走,以至于回不了家,甚至送命。
魚的腹部脂肪多,比較肥厚,腹中還有中空的魚漂,其體密度較小。魚骨主要集中在背部,該部分的體密度就比腹部大,它活著時擺動魚鰭使身體平衡,魚一死,魚鰭就不會動了,于是重的上半部就沉到下面,輕的下半部就浮到上面了。不過剛死亡的魚都是沉在水下的,當過了一般時間,魚的死尸開始發酵時,其尸體發生漲大,體密度就小于水,魚尸就會浮到水面,而且大部分肚子向上。
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盤點”了槍械史上最差的槍械。二戰中表現最差的槍支中,日本“南部”手槍可能是公認的第一。
“南部”十四年式手槍,常稱之為“王八盒子”“雞腿擼子”,是日本南部大佐對德國魯格P08手槍的仿制品,同時也是一個拼湊西方手槍設計思想很不成功的“大雜燴”產品。
該槍從1925年正式列裝日軍,共生產了28萬支,是二戰期間日軍的標志性裝備。由于沒有學到精髓,“南部”手槍的撞針設計有嚴重缺陷,實戰中頻繁出現撞針擊發無力或撞針折斷現象。這也難怪美軍曾嘲笑“南部”手槍“連自殺時都會出故障”。同時,該槍的子彈穿透力很弱,用5層棉被就能擋住。由于退出彈夾后槍膛里仍留有一發子彈,“南部”手槍的走火問題也令日軍十分頭疼。此外,“南部”手槍還存在彈夾易脫落、稍遠距離射擊準確度差等諸多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