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魯平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今后五年,工會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圍繞新疆工作總目標,聚焦兵團職責使命,堅持以理論武裝新境界維護核心,以建功立業新貢獻服務中心,以維權服務新成效凝聚人心,以深化改革新突破提振信心,努力克服工會組織存在的“行政化、機關化、貴族化、娛樂化”等脫離群眾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為履行“三大功能”、發揮“四大作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是各級工會要進一步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各級工會要進一步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增強“四個自信”。要堅持原原本本學,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背景、科學體系、精神實質、實踐要求,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堅持聯系實際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疆和兵團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治疆方略和對兵團的定位要求,自覺把工會工作放在十四師昆玉市工作大局中謀劃、部署和推進,堅決貫徹落實兵團、師黨委決策部署。
一是認真履行維穩戍邊職責。緊緊圍繞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實現長治久安的總目標,聚焦發揮兵團大熔爐作用,要扎實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引導各族職工群眾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增強“五個認同”意識,推動各族職工群眾在共同生產生活和工作學習中加深了解、增進感情,筑牢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鋼鐵長城。二是深入開展“去極端化”活動。大力推進民族團結教育實踐活動進團場入連隊、進企業入班組、進機關入部門,引導各族職工與地方群眾交流交往交融。深入實施“去極端化”工程,勇于履職擔責,引導和組織動員各族職工群眾開展大宣講、大揭批、大聲討,敢于發聲亮劍,決不做“兩面人”。開辟互聯網等新媒體陣地,掌握網絡輿論主動權,教育引導各族職工堅決同“三股勢力”作斗爭。
一是各級工會要認真貫徹中央關于兵團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學習吃透中發〔2017〕3號文件精神,準確把握改革任務要求,緊跟師市深化改革特別是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國資國企改革等關鍵領域的改革步伐,履行好工會組織的參與、維護作用,及時掌握職工思想動態,預防化解各種矛盾,凝聚廣大職工擁護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的思想共識和智慧力量。二是要創新勞動競賽組織形式。廣泛組織職工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能大賽等活動。同時,深化以落實全員安全責任為主題的“安康杯”競賽活動,夯實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基礎,深入開展群眾性安全生產檢查活動,保障職工群眾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權益。三是要扎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積極爭取兵團工會、北京市總工會的資金和項目,引領激發各族職工積極參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健全職工自主創業示范項目建設長效機制,組織實施好團場職工多元增收。進一步在服務各族職工群眾職業培訓、扶貧幫困、國語教育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改善職工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升各族職工綜合素質,在保障改善民生、凝聚民心民力中發揮積極作用。
一是各級工會要堅持以會員為中心。切實保障好職工就業安置、職業培訓、工資報酬、勞動保護、社會保障等權益,提升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緊緊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構建以精準幫扶為重點的服務職工體系,深入開展“春送崗位、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四季幫扶活動,推動送溫暖活動常態化、經常化、日常化,加大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幫扶力度。推動把工會開展的救助、就業服務、職業培訓、貼息貸款、法律援助等服務項目納入公共服務體系。
二是要繼續堅持和完善行政與工會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完善行政、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高度關注改革中職工權益維護問題,全力維護職工隊伍和諧穩定。探索連隊工會職能定位,加強與連隊“兩委”溝通協商,推動落實“一事一議”和“四議兩公開”制度。健全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要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深入實施女職工素質提升工程;推動健全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機制。
一是各級工會要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要關心愛護勞模,影響和帶動更多職工崇尚勞動、愛崗敬業,努力建設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十四師昆玉市職工隊伍。廣泛開展“五好職工”“和諧小康家庭”評選表彰活動,全面提高廣大職工政治、軍事、科學文化等素質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二是要深化“中國夢·勞動美·兵團好”主題教育。要引導廣大職工弘揚勞模精神和勞動精神,增強主人翁意識。廣泛開展兵團光榮歷史、革命傳統等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弘揚兵團精神和四十七團老兵精神,保持紅色基因,傳承紅色血脈,增強“軍”的本領。充分發揮兵團先進文化引領示范作用,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和兵團紅色文化。打造健康向上的職工文化和企業文化,開展豐富多彩具有兵團特色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活躍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各級工會要認真貫徹落實《兵團群團改革實施方案》和《兵團工會改革實施方案》。以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為目標,著眼于解決制約工會組織全面履行職能的突出問題,積極穩妥推進師市工會改革。要搶抓機遇,敢于擔當,奮發有為,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落實好改革方案。二是要加強和改進基層工會組織建設。要做好國有企業改革中的工會工作。推進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探索開展會員實名制管理和普惠服務有機融合,使基層工會組織真正成為職工群眾信賴的“職工之家”。圍繞聚集更多人口,把新職工、農民工、分散就業人員等各類群體組織到工會中來,不斷壯大全師市職工隊伍。三是要加強工會工作法治化建設。做到依法建會、依法管會、依法履職、依法維權,切實把工會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健全完善工會源頭參與制度機制,積極參與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的調研、論證、制定。要對基層工會履行維權職責時遇到的困難,上級工會應及時提供支持幫助,維護工會干部合法權益。改進工會考核評價體系,增加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中職工群眾和基層工會滿意度測評結果的比重,確保基層工會和工會主席認真履行職責、自覺接受評議監督。四是要加強工會自身建設。今年是“干部作風年”,要認真抓好各級工會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工會干部隊伍。要加強工會作風建設,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落實執行力,強化服務力。要進一步加大經費的收、管、用力度,夯實工會工作的物質基礎。做好工會資產產權登記,增強產權意識,強化工會資產監督管理。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和經費審查工作,收好、管好、用好工會經費,確保工會經費的合理使用,更好地為基層服務、為職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