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磊,林大能
(湖南科技大學 資源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 湖南 湘潭市 411201)
煙囪為鋼砼結構,高度 58 m;底部外直徑6.0 m,外壁厚38 cm,頂部外直徑為2.0 m,外壁厚12 cm,外壁為鋼筋砼;內襯為耐火磚,24 cm厚,內襯一直到煙囪頂部。內襯和外壁之間有5 cm左右縫隙,縫隙中充填有隔熱泡沫材料。正南方向有一門洞,離地面約4.0 m以上有一平臺,東、西兩側有煙道和出灰口,出灰口和煙道的寬度為2.8 m,高度3 m。煙囪東南側70 m有一未拆遷需保護的民房,西南方向200 m為海關大樓。西北側20 m為需要保留的工業塔。正南方向到圍墻懸崖距離約54 m。
根據煙囪結構,離地面約4.0 m以上的平臺處,東側有煙道,西側有出灰口,可優先選擇待拆煙囪向正南或正北方向倒塌,由于煙囪正南方向到圍墻懸崖距離約54 m,且中間無要保護的結構物,故缺口設置在平臺上,采取向南定向爆破。
長方形、梯形、倒梯形、斜形、反斜形和人字形是煙囪定向爆破常用的幾種缺口形式,其中效果較好的是梯形和長方形[1]。
根據煙囪結構,東側有煙道,西側有出灰口,綜合考慮煙囪傾倒方向和便于現場施工,選擇煙道和出灰口作為定向窗,采用長方形缺口,并利用風鎬和人工手段使定向窗處于同一高度。
考慮到煙囪直徑較小,兩側既有定向窗寬度較寬,為確保安全,在傾倒中心線處不開導向窗。
定向爆破過程中,切口處豎向鋼筋有較大的支撐力,不利于煙囪的順利傾倒。為防止煙囪炸而不倒,切口高度應滿足使鋼筋穩定性破壞的條件[2]:

式中,H′為爆破切口高度,mm;d為鋼筋直徑,mm;[]λ為鋼結構設計的長細比,一般取[]λ=150;μ為軸心壓桿計算長度系數,剛度固定時μ=0.5。
計算結果為:H ≥1.35 m。綜合考慮計算結果及相關工程經驗,為保證煙囪順利倒塌,取缺口高度H=2.1 m。
以往的工程案例發現:煙囪缺口長度一般取底部周長的62%~66%。而通過數值模擬發現:缺口長度取得偏大,傾覆力矩較大,易出現受拉性后坐;而缺口長度取得偏小,傾覆力矩較小,易出現受壓性后坐。通常情況下,以缺口傾覆力矩(PM )稍大于支撐區截面極限抗拉彎矩(RM )來設計缺口長度,并驗算支撐區截面的承壓能力。參照類似的工程案例,本煙囪缺口圓心角取2300(底部周長的64%),缺口長度取12.04 m。
煙囪結構與爆破缺口如圖1所示。
2.4.1 支撐區截面的承壓能力驗算
支撐區截面面積:

式中,S為支撐區截面面積;H為煙囪的高度;h為缺口上底面到地面的高度;R1為煙囪頂部外半徑;R2為煙囪底部外半徑;a為煙囪頂部厚度;b為煙囪底部厚度;θ為缺口圓心角角度。
支撐筒體的重量:

式中,P為支撐筒體的重量;γ為鋼筋混凝土重度,一般取γ=25 kN/m3。
支撐區所受壓應力:

通過計算得:支撐區截面積為0.89 m2,支撐筒體的重量為 606.50 kN,支撐區所受壓力為0.68 MPa,而混凝土的抗壓極限為cσ=51 MPa,因此支撐區截面滿足承壓能力。
2.4.2 缺口傾覆力矩和極限抗拉彎矩支撐區中性軸位置:

式中,l為0.2倍支撐區所對弧長;t為支撐區中性軸y=-t的值。
缺口傾覆力矩:

支撐區截面極限抗拉強度:

式中,MR為支撐區截面極限抗拉強度;A為支撐區中性軸背離缺口側受拉鋼筋截面積,含筋率取0.025,及A=0.025S;f為鋼筋的極限抗拉強度,取f=460 MPa。
通過計算得:缺口傾覆力矩MP為2.5×103kN·m,支撐區截面極限抗拉強度MR為2.25×103kN·m, 滿足MP>MR的要求。
為使煙囪順利倒塌,爆破前需對煙囪內襯、支撐區鋼筋等作如下預處理。
(1)在平臺上將定向窗朝向爆破傾倒方向一側的內襯盡量打掉,實際打掉約各50 cm。在第二排炮孔和第三排炮孔之間,隔1 m鉆穿1個孔,用于炸毀內襯,共布置5個孔。每孔用300 g一支的乳化炸藥。為可靠的炸毀內襯,在平臺上,煙囪內部,靠近內襯的地面用2支藥捆綁,靠地面貼緊內襯,用沙袋壓緊,共布置了3個藥包。用腳線長8 m的10段毫秒延期導爆管雷管起爆。
(2)在支撐區中心線兩側各1.2 m處開鑿縫隙,暴露出外層鋼筋即可,在裝藥前,割斷外層鋼筋。
(3)切斷煙囪鋼制爬梯和避雷針,拆除煙囪的煙道分割墻和衡梁,確保爆破切口內部無妨礙物。
最小抵抗線W=0.5δ;炮眼深度LP=2/3δ;炮孔間距a=1.5W;炮孔排距b=a;裝藥排數 n = H ′ / b +1;單孔裝藥量 Q0用體積公式計算,單耗根據以往的經驗取2.5 kg/m3,下面5排每孔100 g,上面3排每孔75 g,兩側靠近既有定向窗處的炮孔裝藥量降低為25 g。設計的炮孔參數見表1。炮孔布置如圖

表1 煙囪爆破參數

圖2 炮孔布置
采用簇聯再簇聯網路。接力雷管3個一組,176個孔共抓4把,炸內襯的單獨抓一把,最后5把抓到一起用一組接力雷管起爆,采用雙回路起爆,備用1套網路,共布置了3套網路。采用激發針激發。
采用棉被+鐵絲網+地毯+鐵絲網+地毯+鐵絲網+彩條布進行防護。除彩條布外,其余防護將爆破板塊包裹,用鐵絲從兩側定向窗中穿過固定,門洞單獨懸掛防護。地面堆筑了防護土堤,土堤上用地毯覆蓋以防止二次飛濺。倒塌方向兩側用架管和竹夾板構筑防二次飛濺的構筑物。
煙囪順利倒下,在傾倒過程中,爆破部位的彩條布等防護仍留在煙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