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升,易理輝,莫志平
(湖南長工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湖南 長沙 410003)
2017年4月湖南普照科技資產轉讓項目拆除工程需一次爆破拆除2棟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廠房;3座鋼筋混凝土結構池爐煙囪;1座水塔。待拆除水塔為一座異型結構鋼筋混凝土水塔,兼做工廠的標志性構筑物。水塔全貌見圖1。

圖1 水塔全貌
水塔北側為廠區道路及待拆除的一期生產廠房,距北側廠房19.5 m。西側為露天變電站和綜合動力站,已停止使用,暫時不拆除,水塔距西側最近變壓器16.30 m。東側為綜合水站和廢水處理站,在水塔爆破前采用機械拆除。水塔至廢水處理站最東側距離 98.50 m,拆除后的場地可以滿足水塔定向倒塌的要求。南側距道路邊緣40.2 m,距二期廠房62 m。廠區占地面積大,水塔基本位于廠區中心,距離廠外周邊道路距離均在400 m以上,環境良好。
水塔為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立面為矩形切角,平面為開口圓筒形、中間井字形隔墻加強。南北向為進出通道,寬1.95 m;東西向為凹槽封閉口形狀,寬0.95 m,凹形深度1.0 m。
水塔高62.35 m,加避雷針總高度71.35 m,直徑8.90 m,上下等直徑,底部周長27.95 m。水塔共6層,每層高10 m,水柜位于第5層,標高40.00~50.00 m,水箱容積500 m3。樓梯間位于水塔東南側結構內,樓梯為鋼質爬梯。水塔剪力墻厚0.25 m,混凝土標號C35,剪力墻主筋Φ16×150雙層布置,橫筋 Φ14×150,對拉筋 Φ8×600。
常規的水塔多數為圓形支筒結構或是方形框架結構。待拆除水塔為開口圓筒形,且中間設置井字形隔墻,支筒外壁和筒內隔墻為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水塔結構堅固、承載力大、橫向剛度大。經檢索,尚未見到類似結構的水塔爆破拆除案例。
采用定向倒塌爆破拆除常規的水塔、煙囪,僅爆破框架柱或支筒筒壁。如此,本水塔爆破切口部分的內部隔墻則要全部預處理拆除。從結構看,中間縱橫隔墻為整個水塔的主要承重結構,如果預先將爆破切口部分的(底部)內部隔墻全部預拆除,上部未拆除結構的重力彎矩會對筒壁產生嚴重的影響,在無法驗算預拆除后結構的穩定值,又沒有類似結構成功拆除經驗的情況下,全部預拆除中間縱橫隔墻后,無法保證水塔結構的穩定,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不宜選用。
相對于框架、框剪結構建筑物,水塔的結構尺寸又相對較小。如果采用常規的框架結構爆破方法,因為水塔為圓形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為薄壁結構,需要鉆鑿大量的炮孔,工作量大,使用的炸藥雷管數量大。為減少鉆孔工作量需要進行大量的預處理,費時費工。水塔爆破拆除與框架結構和框剪結構爆破拆除的后支撐不同,一般框架結構的后支撐鉸點為各軸線的后排立柱,為直線點支撐。而水塔的后支撐為爆破切口外剩余的筒壁,為圓弧形線支撐,且東西兩側有凹形隔墻,結構剛度更大,抗彎性能更好。

圖2 水塔周圍環境

圖3 水塔底層平面
根據拆除爆破理論,建構筑物倒塌必須滿足的力學條件是:破壞結構(構件)的強度;破壞結構物(構件)的剛度;使結構失穩,進而使結構倒塌。
結合周邊環境,業主工期、質量、安全等要求,對結構進行分析,借鑒煙囪、水塔常規爆破方法和框架剪力墻爆破方法,結合二者優點,利用控制爆破拆除高聳構筑物失穩倒塌原理,采取措施破壞結構的強度、剛度,從而滿足建構筑物倒塌的力學條件,利用重力矩使高聳構筑物傾覆。確定采用定向倒塌方式爆破拆除水塔,倒塌方向為正東。爆破切口范圍確定為扇形,保留后支撐,但需對后支撐采取措施進行削弱。爆破切口高度、形式按框剪結構爆破切口確定方式確定。采用延期起爆技術,與其它廠房、煙囪等一次性點火起爆,完成爆破拆除。
3.1.1 爆破切口形式的選擇確定
按常規煙囪水塔爆破拆除切口確定的原則,爆破切口平面圓心角確定為216°。
爆破切口采用矩形切口+三角形定向窗切口,自地面以上50 cm布置爆破切口。水塔外壁下切口長度:L=0.6πD=16.76 m。
經驗算,保留后支撐部分的抗壓強度滿足混凝土強度要求。
3.1.2 爆破切口參數設計
爆破切口高度:按薄壁圓形支筒結構H=(5~7)δ=1.25~1.75 m。經計算,當切口傾角為9°時,水塔重心即可偏出外邊線,相對應切口高度1.45 m。
按框剪結構建筑物定向倒塌爆破傾倒角25°~30°考慮,按 30°計算,H=tan30°×4.45 =2.57 m。根據確定的定向倒塌爆破方案,考慮水塔結構特殊,內部設置井字形剪力墻,結構剛度大,為確保結構失穩,爆破切口按剪力墻結構建筑考慮,結合孔網參數設計確定爆破切口高度取2.75 m。
(1)厚25 cm水塔東側筒壁、內隔墻剪力墻(見圖4)。

圖4 東側筒壁爆破切口展開圖及炮孔布置
最小抵抗線:W=1/2δ=0.125 m,孔深:L=2/3δ=0.17 m,孔距:a=2*W=0.25 m,排距:b=(0.9-1.0)a=0.25 m,排數:N=12排,炸藥單耗:q=3000g/m3,單孔藥量:Q=qabδ=46.87 g,實際取50 g。
(2)水塔東側凹槽隔墻(見圖 5)。拐角加腋處斜炮孔,孔數24個,孔深0.24 m,藥量66.67 g。其余炮孔參數同筒壁。
(3)水塔東側井字形橫向隔墻(見圖 6)。沿隔墻短邊鉆孔24個,孔深L=0.82 m,孔距a=0.25 m,炸藥單耗 q=3000 g/m3,Q=qaS=178.12 g,實際取200 g。

圖5 東側凹槽隔墻爆破切口展開圖及炮孔布置

圖6 東側井字形橫向隔墻爆破切口及炮孔布置
孔內3段裝藥,底部、口部50 g,中間100 g。拐角加腋處傾斜炮孔加深,孔深 0.24 m,單孔藥量66.67 g。
(4)水塔西側井字形橫向隔墻(含定向窗)(見圖7)。爆破參數同東側隔墻。定向窗結合試驗爆破預先用爆破法開設。切口末端炮孔不裝藥,試爆后人工修整成形。確保切口長度和后支撐長度符合設計要求。
(5)為確保水塔順利倒塌,水塔西側凹槽后支撐縱橫隔墻鉆2排水平炮孔,對后支撐進行削弱,破壞隔墻剛度。最小抵抗線W=0.125 m,孔深 0.17 m,孔距0.25 m,排距0.20 m。炸藥單耗q=2800 g/m3,單孔藥量Q=35 g。
水塔爆破拆除炮孔總數:1391個,總裝藥量:52.26 kg。

圖7 西側井字形橫向隔墻(含定向窗)爆破切口及炮孔布置
裝藥使用Φ32乳化炸藥。根據炮孔布置,每孔1個藥包。每孔用1發非電導爆管雷管起爆。內部“井”字形隔墻短邊鉆孔采用分段裝藥結構,用導爆索串聯起爆。炮孔口部用炮泥填塞,填塞緊密,裝藥結構見圖8。

圖8 連續裝藥結構和短邊鉆孔分段裝藥結構示意
水塔內部縱橫隔墻炮孔內采用MS-3導爆管雷管,水塔外壁及后支撐爆破孔內采用MS-7段導爆管雷管,內部隔墻先起爆,外壁延時150 ms起爆。過橋(傳爆)導爆管雷管全部采用MS-1導爆管雷管,每節點2發。水塔起爆網路連接好后接入主起爆網路。
由于剪力墻為薄壁結構,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能進行水平孔,孔網密集,導致鉆孔數量巨大。常規剪力墻結構爆破拆除需要進行大量的預處理工作,以減少鉆孔工作量,提高勞動效率,降低炸藥使用量,提高安全系數。常用的預處理方法有人工、機械破碎鑿除,爆破破碎,機械切割。本工程預處理部位為:爆破切口范圍內部分水塔支筒外壁;內部部分井字形隔墻;水塔內上下水管道。
外壁直接用液壓破碎錘按設計確定的區域范圍進行破碎鑿除,機械破碎完成后人工進行修整。內部“井”字形隔墻由于大型破碎錘無法進入,結合試驗爆破進行預處理。既檢驗爆破設計參數的合理性,又檢驗爆破器材的性能和可靠度。
水塔外壁24孔、水塔內部25 cm厚水塔外壁縱橫隔墻220孔,單孔藥量Q=50 g,底部一排炮孔單孔藥量Q=66.67 g;水塔外壁定向窗19孔,單孔藥量Q=35 g;水塔3區縱向剪力墻分段裝藥4孔,裝藥孔Q=200 g,分3段,底部50+100+50 g。合計試炮孔數277孔。總裝藥量14.35 kg。采用2草簾加2層鋼絲網進行包裹防護。
試驗爆破效果:所有試驗爆破部位按設計預想全部貫通,混凝土脫離鋼筋籠,鋼筋籠散離原位。分段裝藥的隔墻也全部貫通,混凝土脫離鋼筋籠,鋼筋籠散離原位。爆破個別飛散物飛散距離約 30 m。試爆證明參數合理。
點火起爆后,水塔順利倒塌,倒塌方向與原設計倒塌方向一致。倒塌后的水塔大部分結構完好,破碎解體不完全。
針對這種特殊結構構筑物的爆破拆除,爆破切口形式和切口高度的確定可以借鑒、參考常規煙囪、水塔、框架、框剪結構爆破切口參數的確定方法進行確定。
對于結構剛度很大的建構筑物,后支撐要進行適當的削弱和預處理。處理方法可以采用爆破法,也可以采用人工、機械預處理。
利用起爆時間差,先起爆水塔內部隔墻,后起爆外部筒壁,將特殊復雜結構變為常規簡單結構。
對復雜異型構筑物進行預拆除時,在沒有成熟可靠的安全驗算結果,沒有大量的成功案例支撐,無法確保結構安全的情況下,對水塔內部縱橫隔墻不完全預拆除,更加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