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華
百貨公司的飾物部有缸水,養著幾只蚌,舉行“開蚌尋珍珠”的交易?!f是交易,而非游戲或抽獎,是你必須付出代價去換取一個機會。
得付出九十九元買一只未開的蚌,它體內的珍珠歸你。也許是金、銀白、粉紅、灰藍……各色,也許是大,也許是小。
保證得到珍珠,但不保證質素。這種撞彩,一如盲婚啞嫁。貨銀兩訖,不退。
普通貨色的珍珠不貴,多付少許,已經可以自己話事了。
但店員說:“蚌開后,如果珍珠不好,或者太小,可以另挑一個重開。”
如此一來,連“撞彩”的驚喜也沒有。只求愿者來,有幫襯。不知道是否有人樂于一試,只是已經不大相信未揭曉的東西。愛珍珠的人不會如此兒戲,不愛珍珠,何必買一個謎?而這個謎又可以不算數?為甚么他們不去買六合彩?
有閑情,人們才裝飾自己。有馀錢,才去賭博。有興致,何妨尋寶。
只是珍珠非必需,到手還有工序,得再花費去鑲指環、吊墜,一顆珍珠再好,難以獨立取悅我們;它太普通,變了我們去侍候它,不甘心。
所以,蚌很寂寞。
(史鴻飛摘自中國文聯出版公司《誰需要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