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摘 要:水資源的需求與社會的發展以及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是成正比的,水環境監測需要通過先進的監測設備、信息化數據庫、規范化水域管理、標準化水資源分析,從而逐步的提升我國水環境監測體系的綜合水平和實踐意義,完善水環境監測對我國在水資源環境治理、決策、保護,提供了重要信息來源和技術保障。
關鍵詞:遙感技術 水環境監測與管理 應用
1遙感技術的基本定義
作為現代社會的科技產物,遙感技術逐漸走進了我國各行各業的大門,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遙感技術的基本定義就是各種類型的傳感器,例如:雷達、掃描儀等,在外層空間以及高空空間等空間平臺上通過數據采集、處理傳輸,對于地面物體的位置信息、體積信息、環境信息、物體性質等多方面信息進行研究分析的一種應用技術。遙感技術的工作原理主要依靠于能夠識別處理電磁波的傳感器,通過對于遠距離和非接觸目標的探測分析,獲取物體的相關電磁波信息,對其進行相關的提取匯聚、處理傳輸,從而達到“遙遠的感知”的效果,在現今的許許多多的行業中都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2水環境監測質量把控現狀分析
2.1質量監測現狀
目前,水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利用的技術,主要為水質移動監測系統。利用配置了便捷式水質實驗室的移動監測車,開展水質現場檢測工作。接著,采用GPS技術、GPRS/GSM無線數據通訊裝置,開展水環境質量監測。最終,獲得監測結果。除此之外,在水環境監測工作中,還采用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利用水質自動分析裝置以及傳感器,實現在線多參數水環境自動監測。
2.2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問題
從當前水環境監測實際情況來說,存在著以下問題:(1)缺少完善的水環境監測法律法規。具體實踐工作中,水環境監測機構履職情況不樂觀,存在著人員缺位的情況、職責劃分不明確問題等。(2)未能夠實現水環境監測網的有效管理。從監測網建設現狀來說,存在著重復建設的情況,使得水環境監測工作權責不明,工作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問題嚴重。
3遙感技術在水環境監測中的優勢
3.1監測范圍廣
傳統的水環境監測主要是通過地上布點,收集水樣以及實驗室剖析來點評環境質量,這樣就可能會導致空間布點距離大,采樣剖析時間跨度長,水環境在時空上的改變缺少精確性以及接連性。遙感技術監測規模廣,可以對整個區域環境改變實施接連監測。此外遙感印象供給的是接連的以及立體的圖畫,這樣就解決了傳統監測布點少,測驗剖析時刻跨度大等問題,使大規模接連監測成為可能,在環境大區域改變研討中、微觀生態要素聯系中非常具有優越性。
3.2處理信息多、效率高
遙感技術使用衛星,現代飛行工具,這使得它能快速獲取數據材料,獲得信息多,大大提高了生態監測的功率,此外遙感技術運用現代計算機處理數據材料,功率高,使得生態監測區域聯動成為可能,而且因為獲取數據多,處理材料功率高,為環境建模供給了可能。
3.3能進行非常規監測
傳統的環境監測受限于地理和環境的影響。如人跡罕至的高寒山區、冰川凍土阻礙了人們的監測腳步。利用遙感技術可以監測到人類不能到達的區域,獲取慣例監測手法無法獲取的環境信息。遙感技術可獲得一定深度的環境資源信息,如水污染區域下部的基巖裂隙信息,對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維護規劃有重要的意義。
3.4能實現動態監測
遙感數據更新快,能對一個區域實施動態監測。如沙漠的遷移路徑分析、人類森林損壞形成的水土流失、地震對自然環境的危害、礦山的挖掘形成的地上塌陷以及草原受放牧影響變化等。遙感技術在環境動態監測中的應用是傳統監測無法比擬的。
4應對水環境監測中存在問題的有效措施
4.1不斷完善相應的監測系統
完善水環境監測系統對于控制水環境的監測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構建科學合理的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體系則是充分實現水環境監測系統完善的基礎保障。通過不斷的完善水環境質量監測系統,通過實踐不斷地累積經驗,構建起相對完善的質量監督體系,通過采取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來不斷更新完善水環境的質量監測網,明確各個部門所應盡的任務,保障各個部門可以各司其職。
4.2加強對于相關人員的素質培養
當前我國各個行業的競爭歸根究底就是人才的競爭,人員的素質水平直接關系到工作進行的質量和效率,在水環境監測工作當中也是如此。員工的個人素質水平與監測質量控制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對于相關人員進行相應的業務培訓是十分必要的。
除此之外有關部門還應當不斷完善相應的員工考核制度,對于員工的資質水平進行控制,對于沒有通過員工考核的人員,堅決不予采用。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要對員工進行崗前培訓,還要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素質培訓,保障工作人員可以高質高效的完成工作。
4.3重視提升基礎部分的操作水平
首先,我們應當不斷地加強對于實驗室環境的控制,實驗室的環境必須滿足相應的技術規范要求,同時也必須保障相應工作人員的安全。實驗室方面采取科學合理的控制方法,確保實驗室在基礎設施、采光通風等各個方面都可以充分滿足具體的水環境質量監測需求,避免由于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檢測結果誤差問題。對于一些無法移除的因素應當進行隔離處理,同時應當充分保障實驗室環境的清潔度。其次,我們應當確保檢測分析儀器的運行正常。水環境質量監測不能采取人為操作來進行,儀器設備的重要性也就此凸顯出來。具體在工作實施之前,相關人員應當充分保障監測儀器和設備處于待工狀態,并定期對于儀器進行維修和保養。
總之,遙感技術可以用于水環境的監測與管理,但遙感技術與其他方法相結合可能更利于對水環境的解讀。如遙感技術與傳統監測技術的結合,如何建立不同水域水環境的反演模型;遙感技術與GPS、GIS的結合來提高遙感監測的精度等。通過研制高性能傳感器性能來提高遙感分辨率也是很有必要的,另外遙感信息傳遞要經過大氣氣溶膠、水汽,建立大氣校正模型,對大氣進行校正也是提高遙感技術精確度的關鍵。遙感技術的特點在水環境管理中也大有作為。
參考文獻:
[1] 蔣樹艷.實驗室水質監測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0(7):112.
[2] 韋秀麗.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J].四川環境,2005(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