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偉
在美國,每年1月1日至4月15日是報稅季節。期間,每個公民都需要向一個部門提交自己的收入證明及納稅表格,包括合法收入,以及非法收入——這個部門就是美國國稅局(IRS)。
不要妄想逃稅。一旦逃稅,IRS完全有能力查到。畢竟,這里僅稽查人員就有4萬人,占其職員總數的35%左右。IRS被稱為“美國最令人聞風喪膽的政府部門”,其能量甚至超過國防部、中情局。美國人私下里講,“惹誰也別惹國稅局”,從中可以窺見其“強大威力”之一斑。美國著名政治家富蘭克林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有兩件事是不可避免的,一是死亡,一是納稅。”IRS幾乎無孔不入,因為它掌握著所有美國公民的社會安全號和銀行賬號。面對IRS的調查,一貫注重人權的美國人民幾乎毫無隱私可言。
“美國國稅局”(InternalRevenueService,簡稱IRS),也譯為“美國國內收入署”,隸屬于財政部,負責聯邦政府的稅務征收等工作。1862年,林肯總統及當時的國會為支付戰爭費用,創立了國內稅務局和所得稅。1913年美聯儲建立后,IRS開始正式運作,直到今天。
IRS可以說是美國最大的政府機構,雇傭11.5萬人。IRS在全美建立了404個“國內收入署納稅人援助中心”作為其在各地的辦稅服務機構,并稱之為“國內收入署本地辦公室”。美國實行聯邦(Federal)、州(State)和市縣(City&County)三級稅務管理體制。全美51個州(含哥倫比亞特區)地方稅務機關中,有28個州設置了“收入部”,有4個州設置“稅務部”,有3個州設置“稅務委員會”,有2個州(華盛頓州和哥倫比亞特區)設置“首席財務官辦公室”,其余州設置稅務和收入部等。美國市縣一級,設置了“司庫辦公室”和“不動產評估辦公室”分別負責收集、處理、存放、保管收入資金和負責對不動產進行評估、對價值進行跟蹤管理等事項。
美國被稱為“萬稅國”。聯邦稅以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稅、公司所得稅為主,此外還有遺產稅與贈與稅、消費稅(包括一般消費稅及專項用途消費稅)、暴利稅、印花稅等。理論上,在美國所有收入都要繳納聯邦收入稅。個人所得稅按照收入分級收取,最低聯邦稅率是收入的10%,最高可達到35%至39.6%。
去年年底,特朗普政府推出31年以來最為重大的減稅改革,將聯邦個人收入所得稅率由之前的10%、15%、25%、28%、33%、35%、39.6%共7個檔次減至4個檔次,分別為12%、25%、35%和39.6%。以如今的稅率來看,假如一位好萊塢明星年收入為1000萬美元,按繳稅基礎為10,000,000,粗略算起來大概如下:(45000-12000)x12%+(200000-45000)x25%+(500000-200000)x35%+(10000000-500000)x39.6%=345710。顯然,這不是一筆小費用。
美國人說,在外國,避稅可以,偷稅萬萬不可!在美國,避稅、偷稅皆行不通。2012年,曾出演《大鼻子情圣》的法國國寶級演員杰拉爾·德帕迪約宣布退出法國籍,輿論猜測此舉是因逃避高額征稅。根據法國稅法,收入超過100萬歐元,即要征收75%的個人所得稅。而在美國,杰拉爾·德帕迪約之舉或許就行不通了。
“作為一個美國公民,我必須申報在全球的收入,并進行納稅。”的確,美國是經合組織(OECD)中唯一對其公民在全球任何其他地方獲得的收入都進行征稅的國家。2014年,《美國海外賬戶納稅法》(FATCA)正式生效,授權IRS向國外金融機構要求提供美國人的賬戶資料。也就是說,所有簽約國家與地區合作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投資投顧等),必須每年向IRS提供在該機構底下的“美國納稅人”的帳戶與個人資料,包含名字、稅號、住址及交易紀錄等。這意味著,無論是美國公民、永久居民或者美國企業,還是與美國毫無關聯的外國金融機構,都將與IRS打交道。
在美國,偷稅漏稅是大忌。在美國電影里,警察經常會對嫌犯說:“你有權保持沉默”,但在納稅的問題上,如果你逃稅,是沒有沉默權的。根據美國法律,一旦發現公民有逃稅行為,IRS有權不經法庭審判凍結其賬戶或者相關資產,甚至直接將其送往監獄。無論是什么來源的收入,即使是非法收入,也必須報稅。
村田先生是個在二次大戰后從日本移民來到美國的牙醫,他的醫術不錯,深受當地人歡迎。不過,每年只報收入40多萬美元,而多數美國牙醫的年收入都超過100萬美元。在美國,牙醫是個高收入的群體,比如一棵牙壞掉了,拔牙要260美元,補一棵假牙花了我900美元,而每年一次的正常洗牙也要花1600美元。這引起了美國國稅局的懷疑,于是他們展開調查。
國稅局派了探員到村田的診所來調查,觀察了一個多月,初步一算,村田每月的收入應該在15萬美元左右,這與他申報的數字相差懸殊。隨后,國稅局探員通過記錄來此看牙病人的汽車牌號,逐一找到病人,并復制他們的收費發票。國稅局探員發現,很多人只支付現金。為什么病人付現金呢?如果支付現金,他們可以少交大約10%的診費。當然,他們也拿不到發票。
得到相關證據后,大批警察和國稅局稽查人員來到了村田價值200多萬美元的豪宅,對村田宣布了逮捕令和搜查令。警察對村田的家進行了仔細搜查,但沒有什么發現。國稅局馬上調來了自己的專業搜查人員。這些搜查人員裝備的比警察更好,他們手持類偵測器在整個豪宅中搜查。很快,他們在墻壁中找到了一個暗室,在里面搜出了近百萬美元的現金。3個月后,村田因犯偷稅罪、逃稅罪、欺詐罪等9種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判罰偷逃稅金2400萬美元,補交稅款500萬美元,且不得保釋。
據了解,IRS具備“武裝討稅”的權利:他們擁有自己的武裝組織,從輕武器到重武器一應俱全。逃稅罪被認為是美國傳統稅收犯罪體系的“壓頂石”,也就是說,一旦被查出觸犯逃稅罪,有可能受到稅收犯罪中最嚴厲的處罰:5年以下監禁,或高額罰金,或者二者并處。然而,刑事處罰只是個開始,逃稅記錄將會被收錄進信用報告中,直接影響個人信用等級。在其后的生活中,其屋主、保險公司、公用事業部門和雇主都將查看信用報告,逃稅者的租住、貸款、求學、工作無一例外都會受到影響。
IRS聲名鵲起的一個案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當時美國最著名的黑幫頭子是阿爾·卡馮,干掉了自己的兩位老大,成為黑幫教父。卡馮的惡行天天上媒體,但政府、聯邦調查局和警察局都拿他沒轍——因為拿不到證據。后來,應聯邦調查局之邀,一幫貌似文弱的IRS會計出馬,案情陡然峰回路轉。IRS一幫子人通過“不報稅”作為突破口,迅速查到阿爾·卡馮的逃稅證據。最后,他們讓這位將殺入不眨眼的黑幫教父坐了11年牢,他的犯罪集團也隨之灰飛煙滅。

9月28日,武漢市江岸區稅務局的領導帶領相關科室的同志到武漢市人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廳進行過渡期的個人所得稅的政策宣傳,市人大相關處室的領導參加了座談,稅務人員現場回答了代扣代繳單位提出的相關稅收政策等問題,暢通了政府部門間溝通的渠道。(圖/文:廖小英)
在美國,沒有人會害怕政府或警察,但提起IRS,就會有很多人怕得要死,恨得咬牙切齒。20世紀80年代,IRS調查歌手尼爾森,引發了涉及1670萬美元的稅收案。1990年,IRS突擊搜查尼爾森的住所,并查封了他的幾乎所有的財產。韋斯利·斯奈普斯由于1999年至2001年間沒有申報1380萬美元個人收入,提交虛假稅務文件欺騙IRS,于2008年2月被美國佛羅里達州高級法院判處3年有期徒刑。尼古拉斯·凱奇自2007年起拖欠近630萬美元個人所得稅,被IRS追討,以致不得不將豪宅扣押以抵稅。
如今,在美國,提起這群“佩戴武器并且具有逮捕權的稅務官”,無不誠惶誠恐,每逢每年的4月15日這一“大限”之日來臨之時,每個人都要準時或者提前向國稅局提交一份材料,拿出自己的收入證明,連帶自己填的表格讓國稅局審核。因為他們知道,“偷稅漏稅可能會讓你一夜之間傾家蕩產”。那么,這是否意味著,美國社會不存在逃稅避稅現象呢?事實上,逃稅和“合理避稅”已成為一個美國的普遍現象,美國人每年逃稅金額高達2070億美元。就美國個人和家庭而言,他們有自己的一套“合理”的避稅方式和手段。譬如比爾·蓋茨,如果他想將自己的資產留給子女,那么遺產稅將是個天文數字。
10年前,在接受一家媒體訪問時,蓋茨表示將把自己580億美元財產全數捐給名下慈善基金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一分一毫也不會留給自己子女”,并說:“我和妻子希望以最能夠產生正面影響的方法回饋社會。”對此,美國《財富》雜志發表文章稱:“這是一種避稅手段”。“如果蓋茨真的要把遺產給子女,按照美國的法律,聯邦政府會從中抽掉過半的遺產稅。”
據了解,美國遺產稅起征點為60萬美元。上世紀末以來,起征點不斷提高,1998年為62.5萬美元,2006年達到200萬美元。美國采用統一的累進稅制,遺產數額越大,稅率越高。“試問蓋茨的子女能交得起580億美元的遺產稅嗎?”有媒體發表評論指出,“倘若不能,在法律上蓋茨死后,這580億美元就不能繼承,其子女一美分也不能繼承。”
對于中產人家,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合理利用每年的贈與豁免額。在美國,贈與稅對個人生前發生的個人財產轉移征稅。按照稅法,以2015年為例,每個人每年可向任何人贈與14000美元,在這個額度以內,任何的財產贈與都無需繳納贈與稅。如果一對夫妻有2個未成年孩子,每一個孩子夫妻兩人一年可以贈與28000美元,2個孩子就可以贈與56000美元而不必繳稅。這樣算下來,10年的時間,父母轉讓給孩子的財產便可以達到560,000美元。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美國最簡單和最有效的轉讓財產的方式,是為自己,為配偶,為子女購買人壽保險,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財產順利延續下去。比如很多人一生中能留給子女的財產可能不會超過百萬美元,如果買下一份保額為百萬美元理賠的人壽保險,這就等于是實實在在為子女留下了百萬現金。而且人壽保險的理賠受益人不用繳納所得稅,也不用繳納遺產稅。
美國的大型公司,也有自己的“合理避稅”方法。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美國對沖基金文藝復興科技有限公司涉嫌在長達15年的時間里,通過與巴克萊和德意志銀行“合作”,避稅金額高達68億美元。而面對不斷增長的巨額稅收,漢堡王等美國大公司正在采取一種叫稅務倒置的方式避稅。2014年,漢堡王宣布以110億美元溢價收購市值84億美元的加拿大餐飲連鎖企業提姆·霍頓公司,合并后公司把總部從稅率高達35%的美國遷往稅率只有15%的加拿大,實現“合理避稅”,并同時繼續享受美國公司的各種福利待遇。2017年2月10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由于波多黎各實行的稅制不同于美國50個州,微軟公司通過在美屬波多黎各開設分公司等“合法手段”,微軟公司每年因此可以“節省”大約15億美元的稅款。
“微軟的做法是典型的,不少擁有較高品牌價值、專利和版權的硅谷企業,往往會把分公司設在低稅制的地區,例如歐洲、亞洲或加勒比海地區,然后盡可能把業務轉移給分公司,從而減少應納稅款。”《華盛頓郵報》發表評論指出。
開設分公司、稅務倒置只是美國大公司眾多避稅手段的一種。由于美國政府允許跨國公司延遲交稅,蘋果、通用電氣、谷歌或微軟這樣的跨國巨頭,只要在賬面上做一些技術處理,跨國公司即可實施延遲交稅避稅,通過將利潤匯往海外的分支機構,從而隱藏了大部分的利潤收入。這很像是把左口袋的錢放入右口袋。對此,IRS一點辦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