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摘 要:項目工程實施整個過程是項目全壽命周期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節點,項目組織者以公開招投標的形式發包給相關專業的承包方進行實施,承包方通過組織籌備資金、人、機、料來建立項目的組成。承包方按照發標的施工圖紙及招標文件、相關的法律法規、國家規范等進行項目實施,其項目工程經濟指標及成本指標通過成本控制得以體現。在當今市場經濟社會中,成本控制不僅僅是在項目管理中,而是在整個企業管理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項目工程實施成本控制顯得尤為重要。能否有效的控制項目成本是決定企業能否在現今競爭的市場經濟中立足的根本,是企業長期良性運營模式的關鍵。
關鍵詞: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3(c)-0134-02
1 施工成本管理的發展現狀
我國經濟體制不斷改革不斷深化,市場內的建筑企業也跟著不斷實施全面改制,企業將面對著激烈的市場競爭,這樣就不得不迫使企業自主、靈活,另一方面企業也將承擔更大的風險。施工企業只能獲取更多的工程才能得以生存及發展,通過對項目實施呈現,才能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企業在實施項目過程中,保證進度、質量、成本、安全的前提下,只有節約成本開支,才能創造出優越的經濟效益,并爭取使其項目利益最大化,是企業建設完項目的關鍵,也是企業能否生存的根本,同時也能在企業在激烈市場經濟社會中占有更廣闊的市場的有利條件。簡單的說,項目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顯得尤為重要,成本控制也是施工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成本控制滲透到質量管控、進度管控、資源管理、安全管理等重要環節中,若不節制、控制各項工作中,直接與管理的結果產生直接影響。
1.1 成本管理在經營管理中的地位
能否有效的控制項目成本是決定企業能否在現今競爭的市場經濟中立足的根本,是企業長期良性運營模式的關鍵。
1.2 企業及項目對經營管理理論的應用
成本控制的關鍵是實現成本目標的過程管理控制。項目成本控制必須圍繞著成本變化的各個關鍵環節展開,以單一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控制向成本的對比、分析、預測、糾偏、總結改進。成本控制除生產成本外,還應逐漸擴張至成本預測、施組方案及質量成本、安全成本、措施成本等,將成本控制管理方法開展至項目整個過程中,由生產經營決定成本的方式,逐步轉變成成本干預生產經營的模式發展,以適應當今市場經濟。
2 施工過程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成管理認識上的誤區、缺乏可操作性的工程成本控制及管理依據、低價中標、人工費、材料費漲價所產生的虧損、甲指分包、利潤分割等。
2.1 低價中標下的隱患
為了占有市場份額,爭取拿到更多的項目,以保證企業的生存,項目往往在“設計圖紙不全、無報建手續”的條件下開工。圖紙不全,導致招標過程成本缺項、項目施工難度考慮不周全、為了與開發商長期合作占有市場份額,承包單位往往需要讓利才能取得項目,承包單位一般都會給予很多的優惠,甚至虧損才能取得項目。終究“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的結果都是“虧進,盈出”。項目施工過程中以變更、洽商等形式平衡成本目標。
2.2 人工費、材料費產生虧損,業主甲指分包,利潤分割
鋼材是項目建設主要材料之一,近年來我國鋼材價格不段高攀。經過初步的成本目標測算分析,在考慮投標時的漏項,以及業主將利潤較高的項目指定分包等因素,項目基本處于虧損狀態。是進,還是退?如何保證公司的信譽和利益?一個棘手的現實擺在企業決策者的面前。“抓住施工過程中的經營管理,有的放矢,群策群力,爭取較好的結算結果,努力實現‘扭虧為盈”——這是企業對項目制訂的管理目標。
2.3 協調好工程質量、進度、成本三大目標的關系
為了使項目進度能按照總進度計劃執行,按時達成各個節點,就要加大投入,在合同中承諾質量目標是優良,這樣就使得成本資金本就不夠的的情況下更是雪上加霜,通過反復調整各工序之間的施工順序,保證關鍵線路上的總工期不變,合理調配機械及人員的數量,做到質量、進度和成本之間的最和諧的匹配。
3 施工過程中提高成本控制的對策
3.1 項目成本數據對比
在確定項目之前,收集類似項目成本造價進行對標。數據比較按照某種確定的方式,將成本費用計劃值和實際發生值進行比較,根據對比值的多少,確定成本費用是否超出計劃范圍,超出或節約多少。對比時,應分段進行比較。分段,就是按建筑項目分項進行比較,劃分成簡單、直觀、便于成本對比的段落,由最小的劃分段進行對比,得出一個偏差值,稱為“局部偏差”。
3.2 成本數據分析
比較完成后,對比較結果進行分析,確定偏差的程度和產生偏差的原因,以考慮采取的針對性措施,避免重復出現相同的問題原因。數據比較分析,將導致并可能導致偏差的原因,逐文分析。
3.3 過程中成本糾偏
施工過程中,實際費用出現溢出現象,在糾偏分析的基礎上針對具體的偏差原因確定采取具有針對性、行之有效的措施糾正偏差,得以達到控制成本費用的目的。
4 結論
4.1 投標技巧
編制商務標和技術標時,其最終目的與實施階段有所區別。前者是為了中標,后者是為了盈利,單投標時不能“饑不折食”,在不影響中標的情況下,采用“技術措施”,為今后的成本管理創造良好的條件,以達到理想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技術標的編制涵蓋著施工中的方方面面,但是要注意重點突出和留有變更洽商的余地。由于編制的時間短和技術資料不全面,投標編制不同與項目實施階段的施工組織總設計,不可避免存在著不確定因素。為了避免中標后的被動局勢,在制定方案時,適當運用“文字游戲”,為后續施工措施和增加費用增加鋪墊。
4.2 工程成本合理預估
成本預估是項目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克服了傳統意義上成本管理依靠財務決算報表所帶來的及時性滯后的弊端,避免了反映在財務賬面的成本失控,即成事實的現象。項目實施中前,應以定額為依據,分項核算單位,做好施工圖預算,測算出按專業,按部位的人、料、機耗用的指標;對技術方案、技術措施可能產生的經濟效果進行測評,摸索降低成本的各種方法,從而鎖定成本目標。
4.3 關注索賠點
索賠管理是增加工程成本最普遍的方法之一。施工過程中采集過程中的各種與合同有關的資料、照片、來往函等,為后續索賠提供祥有利的證據。施工過程中若有變更圖紙,增減工程量等變動時,進行簽證洽商,必要時進行費用、工期索賠,以得經濟利益空間。
綜上所述,要在施工過程中,將項目成本目標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依據成本管理的條件、內容及采用相適應的成本控制方式方法,認真嚴格并克服流于形式、管理表面化,按成本控制的程序做好項目的成本預測、計劃、實施、核算、分析、檢查及整理文件資料和編制成本工作報告,才能真正保證有效控制好成本目標,并使成本投入最低化,贏得利潤最大化,達到企業預期目標,為企業爭取更多的發展空間及市場份額。
參考文獻
[1] 尹貽林.工程造價計價與控制[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2003.
[2] 朱江俐,祁迎枝.淺談如何在工程監理中有效控制工程造價[J].建設監理,2004(3):39-40.
[3] 戴陽春.建筑工程施工過程成本控制[J].中華建設,2017(1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