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昇
【關鍵詞】 寧夏;碩士研究生考試;考務
【中圖分類號】 G6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19—0049—01
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旨在為國選才,是目前我國所舉辦的最高層次的國家教育考試,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由教育部統籌領導、命制試題,各省級教育考試管理部門組織實施。
從2016年開始,隨著教育部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碩士招生考試,寧夏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進入了新紀元。2016年,寧夏報名參加考試人數為6800余人, 2017年報考人數為9800余人,2018年全區報名人數到達了13000余人,確認參加考試11000余人,近三年幾乎增長了一倍。考試人數的急速增長為考務組織工作帶來新要求,因此考務組織工作必須不斷調整變化,更好地為廣大考生服務。
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與普通高考在考務組織方面存在很大差異,碩士研究生考試科目分為統考科目和招生單位自命題即業務課科目。其中,統考科目分為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數學等23門,招生單位自命題科目則根據考生報考的院校及專業不同,幾乎涵蓋所有專業基礎課程。
碩士研究生考試的自命題科目因門類眾多,無法準備相應的備用試卷,因此要求在考務組織環節上要實行精細化管理,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將招生單位寄送至考點的試卷按要求整理分發至每個考場的考生手中,并確保每個考生都能準確無誤地拿到自己的試卷。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研究生考試的考務工作均由各省級招生考試管理部門直接組織實施,寧夏也不例外。這種組考方式的優點是考生數量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尤其是在轄區的高校尚不具備相關組考經驗的階段,可以有效保證考試的實施;缺點是當考生數量不斷增長時,就會暴露出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任何考點都存在一個所能承受的管理組織考生的極限,當考生人數突破這個極限時,單個考點都無法保證考務工作的有效組織。另一個問題是考試地點單一,考生無法選擇,有大量考生跨區甚至跨市參加考試,為了準時參加考試,大部分考生需要提前一天在考點附近住宿,面臨交通難、住宿難等問題。因此,研究生考試的考務組織工作必須化整為零,將考生劃分為若干部分并由多個考點共同組織實施考務工作。
伴隨著考試人數的不斷增長,單一考點無法應對不斷上漲的考生人數,部分考點甚至依靠設置允許報考的考生人數上限來保證考務工作的正常實施,致使出現了考生跨省考試的情況。考生、家長乃至整個社會都不斷呼吁,希望讓考生能在家門口參加考試。深化研究生招生考試組織工作改革、細化機構建設、完善考試流程,就成為研究生考試考務組織的頭等大事。
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由誰來承擔考點的工作?目前,較為成功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由市(州)、區(縣)的考試中心或招生工作辦公室承擔,這種方式能保證參與考務組織及實施的工作人員都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對考務組織的各個環節均能有效把握;缺點是受報考人數、當地考試中心監考人員選聘等客觀條件制約,具體的考試地點無法固定。另一種是由轄區高校及招生單位承擔考點工作,這種方式能保證考點的場地、監考員及考務工作人員相對固定,同時還能最大限度地方便本校考生參加考試,缺點是成為正式考點之前,需要對相關人員進行大量細致的培訓工作。
寧夏雖然是人口小省,但隨著研究生考試工作的不斷變化,原有的由省級教育考試管理部門獨立組織的考試方式已經不能適應近年來報考人數的增長。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設“雙一流”大學的重大戰略決策,寧夏區內高校各項綜合建設穩步推進,本科在校生規模不斷增長,教學水平穩步提升,在校生報考碩士研究生的熱情越來越高,考生人數增長迅速。各高校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逐步成熟,由最初的功能簡單、人員流動性大,逐步發展為組織機構完善、人員配備合理、專業技能優秀的管理隊伍。客觀上已具備承擔考點的必要條件,因此,寧夏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點下設工作條件已經成熟。
寧夏省級教育考試管理部門將逐步退出研究生考試的考務具體實施工作,有序將此環節下設至各高校,在高校設立考點,讓高校成為組織研究生考試考務工作的主角。對各高校考點的考務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培訓,協助高校考點制定并完善機構職能、提高管理水平,有序組織各高校考點實施具體考務工作,將寧夏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組織工作由“一棵樹”變成“一片林”。同時充分發揮省級考試管理部門的協調組織作用,協同國家教育招生考試廳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通力配合,在研究生考試的外圍構筑牢固防線,確保寧夏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工作平穩、有序開展,讓廣大考生可以最大限度地選擇就近考點參加考試,而不用再將一部分精力放在找住宿、去考點等問題上,讓考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生考試,讓考生在家門口考研逐步變為現實。
編輯:陳富祥